从历史维度思考工会的建设发展

2020-09-02 07:11张伟刘硕
重庆行政 2020年4期
关键词:工会组织工会工作工人

张伟 刘硕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95周年之际,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的新时代,笔者从历史的维度思考百年工人运动史,弘扬工人运动的优良传统,从中感悟一代又一代工运人的初心,接续传承红色基因,探索在新时代如何做好工会工作。

一、回顾光荣历史,波澜壮阔、百年沧桑巨变

我国现代工人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发展壮大起来的。从1925年到现在,95年来,包括重庆市总工会在内的各级工会组织始终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动员广大职工群众围绕党的纲领和不同历史时期确立的中心任务,前赴后继、奋勇拼搏,艰苦奋斗、建功立业,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一)风雨如磐的革命时代,独立登上政治舞台

1921年8月,党成立了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全国各级工会动员和组织工人群众不断掀起工运高潮,为推翻“三座大山”作出了积极贡献;始终坚决拥护和支持党的领导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工人在国统区维护工人权益、保护工人利益,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历史功勋。在重庆,从杨闇公的《工人运动报告》,到“三·三一”惨案重庆工人的英勇斗争,再到解放战争时期重庆工人的“护厂运动”,重庆工会坚持党的领导,为了和平、民主、团结,组织工人群众反对迫害、英勇斗争,为重庆的解放作出了贡献。

(二)如火如荼的建设时期,勇立潮头中流砥柱

1950年6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作为新中国最早实施的法律之一,确定了中国工会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各级工会组织团结带领工人阶级努力恢复和发展生产,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推动“一五”“二五”建设,积极支持抗美援朝,为建立和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作出了突出贡献,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创造了光辉业绩。

(三)激越奋进的改革开放,热情支持积极参与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各级工会组织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各级工会组织围绕党确立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定,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大力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突出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这一基本职责,努力为职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确立“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树立“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企业工会工作原则,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大局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继往开来的新时代,奋勇前行建功立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关心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2015年7月6日召开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对群团改革发出了动员令、提出了改革的思路和办法,要求强“三性”去“四化”。重庆作为中央确定的群团改革试点地方之一,重庆市总工会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投身到群团改革的浪潮之中,以优化工作职责、健全组织体系、加强基层基础、创新方式方法、改进干部管理为抓手,努力强“三性”去“四化”,增强了服务大局、服务职工的能力,增强了工会自我发展的活力。

二、感悟初心使命,艰苦图强、信仰坚定如磐

回望历史,抚今追昔。回顾在党领导下我国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回首中国工会走过的95年光辉岁月,一代又一代工会工作者从无数的成功与挫折中,不断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工会的历史选择和优良传统。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便规定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对于成立工会的条件,也有明确规定“拥有会员二百人以上才能成立工会,同时,至少要派我党的两名党员到该工会去工作”。在中共二大上,提出“中国工人要联合在中国共产党旗帜下,一方面加入民主革命的战线;另一方面做增进自己阶级地位的奋斗”,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力量”。中国近现代历史有力地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工人阶级才能成为国家的主人,工人运动才能取得最终胜利,工会工作才能方向正确、扎实有效。

(二)始终注重宣传引导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以职业道德为重点的“四德”教育。不论从党史、工运史都不难看出,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工会组织的政治责任,各级工会组织也始终发扬优良作风,通过工会组织的载体、手段、平台,履行宣传、引导、教育的职能。

(三)始终注重维护职工权益

1922年党的二大指出:“工会是为什么成立的?工会就是保护工人切身的利益和为工人的利益奋斗的机关。”毛泽东同志指出,“工会是保护工人利益的堡垒。”邓小平同志强调,“工会组织都必须密切联系群众,使广大工人都感到工会确实是工人自己的组织,是工人信得过的、能替工人说话和办事的组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会必须始终高举维护职工权益的旗帜,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上更加有为,推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一部工运史,就是工人阶级争取权利的历史,就是工会组织维护职工经济利益、民主政治、精神文化需求的历史,工会组织自成立以来,就一直注重团结起来共同维权。

三、展望未来征程,忠诚与党、砥砺奋斗笃行

追访历史是为了启迪当下,总结经验教训是为了砥砺奋斗前行。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党对工会工作寄予殷切希望,职工群众对工会充满期待。工会组织、工会工作者必须继承优良传统,结合时代特征,瞄准职工需求,精准做好引导、服务、联系的工作,切实为新时代的工会工作贡献力量。

(一)引导职工跟党走要矢志不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会工作做得好不好、有没有取得明显成效,关键看有没有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要加强政治引领,筑牢信仰之“基”,自觉对表对标,引导广大职工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切实增强“四个意识”。要加强思想引领,把稳思想之“舵”,采取专题宣讲、职工讲坛、主题演讲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宣传活动。要加强精神引领,高扬文化之“帆”,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以职业道德为重点的“四德”建设,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加强社会风尚引领,彰显劳动之“美”,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传播和树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

(二)服务大局立新功要紧扣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当前的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胸怀两个大局,就能更好认清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明确新征程的目标和路径,就能清楚地看到两个大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当前的中心工作,就是党中央明确的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会组织应该紧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找准工会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多做脱贫帮扶的工作,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多做化解矛盾的工作,多做凝聚人心的工作。

(三)联系职能大拓展要强基固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对群团组织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工会要认真贯彻落实,构建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工会工作体系。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应着手深化工会改革创新、拓展联系职能的下篇文章。一是重末端、强覆盖。要把工会组织建成广大职工群众信赖的职工之家,必须将工会组织第一时间建设到新产业新业态,将工会工作和活动按照标准贯彻到每个基层工会、每个工会小组、每名职工甚至是职工家庭。二是重载体,强活动。载体主要有集中活动阵地、分散的职工之家、网上新媒体平台。集中活动阵地,应该打造成功能齐备、要素齐全、稳定集中的工作平台。各职工之家、职工小家应结合单位实际,结合职工需求,开展个性化服務。网络新媒体载体,应优化工会网上平台建设,切实为基层工会、工厂企业和职工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工会服务。三是重队伍,强本领。尤其是要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学习本领、服务本领、改革创新本领、依法办事本领、狠抓落实本领、化解矛盾本领,建设一支专挂兼聘相结合、适应新时代工会工作需要、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

作者单位:张 伟,重庆市总工会研究室

刘 硕,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钟学丽

猜你喜欢
工会组织工会工作工人
为了不吃预制菜,打工人有多努力
打造有温度的工会组织——记北京服装学院工会工作
工会组织要善于“春风化雨”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工会工作
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党对工会工作领导的思考
新形势下做好工会工作的创新实践
调配工人
基层关工人的梦
关于国企工会工作创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