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胺酰谷氨酰胺治疗缺血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2020-09-03 14:43李正刚申雪梅冯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0期
关键词:谷氨酰胺结肠炎腹痛

李正刚,申雪梅,冯轶

(播州区人民医院,贵州 遵义)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日趋严重,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故对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特别是中老年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及动脉硬化的患者,为高发人群,多数临床症状不典型,且病死率高,并发症多,易误诊,是临床上严重的急腹症之一。

丙胺酰谷氨酰胺属非必需氨基酸,在机体内存储比较丰富,其合成的成分既可参与细胞增生,又可保护胃肠道黏膜,从而防止细菌移位和肠道毒素进入血液循环,使内毒素水平下降,增加胃肠道和机体免疫功能,减少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它作为一种肠外营养的补充剂,可以调整肝功能,有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加机体营养成分,故对应激状态的患者进行强化治疗,可以维持肠黏膜细胞的正常功能,保护肠黏膜屏障,修复肠黏膜,降低感染发生率,近年来,丙胺酰谷氨酰胺的作用受到广大医疗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但在缺血性结肠炎临床应用上的治疗效果,目前未见相关报道,需进一步大量临床实践证实。本次选取了我院2014年7月至2020年4月收治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研究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疗缺血性结肠炎的效果评价。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20年4月住院治疗的缺血性结肠炎患者132例,其中男48例,女84例;年龄25~89岁,平均年龄:(57.5±8.3)岁,50岁以下30例,占22.73%,50岁以上102例,占77.27%。本组均为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血便,伴便秘,肠梗阻,部分病人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

1.2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两组的性别、年龄及病情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缺血性结肠炎诊断标准[1]

①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和便血,除外感染性腹泻。②镜下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血管网消失,病变黏膜与正常黏膜分界清晰。③病理表现为非特异性改变,急性期黏膜及黏膜下水肿,炎性细胞浸润,黏膜坏死、脱落,甚至小血管内有纤维素血栓形成。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禁食、禁饮,吸氧,抗感染,药物改善循环、抗感染、补液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疗程为2周,如有贫血,及时输血纠正贫血至70g/l以上。注意观察腹痛、便血及生命体征变化,动态监测血糖及电解质,2周后复查结肠镜。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丙胺酰谷氨酰胺注射液10g+复方氨基酸250mL静脉输液,每天一次,疗程为2周,如合并冠心病、糖尿病及高血压,同时给予药物治疗。

1.5 疗效评定标准[2]

通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进行比较,其腹痛、便血及镜下肠黏膜愈合情况,将其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痊愈:腹痛、血便消失,复查肠镜提示病灶处黏膜恢复,无出血、糜烂及坏死灶;有效:腹痛、血便、血性腹泻明显好转,复查肠镜显示病灶有浅小溃疡、但无出血;无效:上述临床症状仍存在,复查肠镜病灶恢复差,甚至无改善。

1.6 统计学处理

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用χ2,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腹痛及止血时间比较(表1)

研究组腹痛及便血停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

2.2 两组治疗后复查肠镜疗效评估(表2)

研究组痊愈率、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表2 两组肠镜下表现比较[n(%)]

3 讨论

缺血性结肠炎是由于结肠的血运障碍致肠壁缺血损伤所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病变。大多由肠系膜上动脉的非闭塞性缺血,如某一段供血不足或血流回流受阻,轻者为一过性缺血,属可逆性病变,重者持续性肠缺血,可引起结肠壁缺氧损伤,发生全肠壁坏死、穿孔可能,是缺血性肠病中最常见的类型[3,4],本病好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和便血。尤其是合并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及脑梗塞,为高发人群,早期予以扩血管、改善循环,促进肠黏膜恢复正常,有利于缓解和消除临床症状。

丙氨酰谷胺酰胺是由谷氨酰胺与丙氨酸结合生成,谷氨酰胺是由谷氨酸和氨化合而成的,它是一种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具有维持机体免疫功能、调节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调节糖代谢及调控细胞因子产生及释放、减轻有害炎症反应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可大量合成而满足机体的需要,胃肠道黏膜的屏障功能可有效阻挡肠道寄生菌及内毒素移位;但在应激状态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如创伤、全身炎症反应、重大手术和危重症患者等特殊病人)情况下,机体处于分解代谢和高分解代谢,以及严重感染所导致胃肠道功能障碍,此类患者因无法进食,或进食量少,且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严重不足,而需求量却明显增加,机体代谢加快,导致体内谷氨酰胺的缺乏,如不及时补充可致肠道屏障功能受损,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引起感染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尤其是长期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容易导致肠黏膜萎缩、肠黏膜渗透性增加以及肠道免疫功能障碍,导致全身性感染加重,故静脉输注谷氨酰胺补充营养,纠正其酸碱的平衡,保证机体的免疫力。具相关研究表明[5]:丙氨酰谷胺酰胺可提高患者血浆谷氨酰胺水平,它能逆转肠黏膜萎缩,增强肠道免疫功能,既可以增高小肠黏膜厚度、绒毛表面积和高度,维护肠黏膜的结构和功能,又可以增加小肠黏膜分泌免疫球蛋白,显著减少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减轻氧自由基对机体的损害,减轻组织损伤,从而减轻肠道的炎症反应,改善肠屏障功能,防止细菌移位和肠道毒素进入血循环,使内毒素水平下降,提高体液免疫及机体细胞功能,具有增强机体营养支持的作用[6,7]。从而维护肠道的免疫屏障,故补充外源性的丙氨酰谷胺酰胺,它能提高血液循环中谷胺酰胺浓度,改善肠黏膜的屏障功能,减轻免疫功能的抑制,有利于患者及时康复。故缺血性结肠炎患者,在常规诊疗的基础上,及时、足量补充丙氨酰谷胺酰胺显著增强机体营养,修复肠道黏膜,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炎症反应,降低感染率[8],可提高治疗效果,尤其能改善胃肠手术后、烧伤及危重症患者的肠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临床实践观察表明,丙氨酰谷胺酰胺应用于缺血性结肠炎患者,效果显著,但本次样本例数有限,得出的结果有一定局限性,需要大量临床病例资料进行长期观察,进一步证明它的优异性。

猜你喜欢
谷氨酰胺结肠炎腹痛
谷氨酰胺代谢与卵巢癌相关研究进展*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蒙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谷氨酰胺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机制的研究进展
谷氨酰胺对肠道损伤药理作用研究
请收下这份腹痛指南!!!
空腹生吃鱼腥草治结肠炎
特发性腹痛一例
谷氨酰胺在消化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慢结汤治疗慢性结肠炎105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