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视域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以三明市为例

2020-09-03 07:51罗兰芳廖萍艺
科技和产业 2020年8期
关键词:三明市传统产业升级

叶 宁, 罗兰芳, 廖萍艺

(三明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福建 三明 365004)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党的十九大对中国经济发展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1]。从经济学角度看,产业发展质量属于中观层面。据工信部数据显示,传统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0%[2],作为工业经济的主体与根基,传统产业的质量是推动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传统产业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向结构升级的转型期,深耕传统产业,加大改造与提升力度,实现新旧动能有效转换符合新时代发展理念的要求。三明市作为传统的工业城市,经过6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冶金、林产、机械制造和纺织为支柱的四大传统产业。四大传统产业在经济构成中占比高,创造了大部分的产值、利税和就业机会,是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近年来,随着人口红利减少、投资增速减缓、各类生产要素成本上涨、资源环境要素趋紧、消费升级、有效需求不足和国际竞争日趋复杂等因素影响,三明市四大传统产业能否实现高质量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对制造业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因此,研究如何推动三明市传统产业高质量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1 三明市传统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三明市四大传统产业已具备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扎实的工业基础,是三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2013—2018年,三明市四大传统产业的企业单位数、工业销售产值、利润总额和平均用工人数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平均比重分别为45.86%、49.47%、46.58%和48.86%。三明市四大传统产业总体呈现出高污染、高能耗,资源利用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等特点,近年来其发展存在增速下降的隐忧(如图1所示)。冶金压延和汽车及机械装备产业受益于供给侧改革实施,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初见成效,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从2015年的最低点-1.83%和1.36%分别上升至2018年的18.97%和3.08%,冶金压延产业升幅最大。林产加工和纺织业供给侧改革成效不显著,林产加工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一直呈现缓慢下滑的态势;纺织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一直下滑至2017年的最低点0.96后,2018实现大幅反弹攀升至6年的最高点2.34%(如图2所示)。总体来看,三明市四大传统产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风险与挑战并存,亟需进一步转型升级。

图1 2009—2018年三明市四大传统产业增速

图2 2013—2018年三明市四大传统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

2 三明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瓶颈

2.1 产品结构单一,高附加值产品少

统计数据表明:三明市资源加工型产业占全市工业总量近60%左右,工业品中75%以上属于中低端产品[3]。三明市四大传统产业大多数产品主要集中于初级与劳动密集型产品,总体呈现出资源消耗型产品多,资源节约型产品少;低端和低附加值产品多,高端和高科技含量产品少;中间产品多,终端产品少;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等特点。在过去以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等为主导的投资与消费高速增长模式下,为三明市传统产业提供了稳定的市场空间,企业生产中低端产品也可在市场中立足,缺乏技术改造升级和研发高端产品的创新动力。但在经济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下,三明市传统产业与其它地区相比,竞争优势薄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低,容易被取代。

2.2 研发投入低,创新能力弱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标准,企业R&D投入强度超过4%,表示企业创新能力较强;强度在1%~4%之间,表示创新能力中等;强度小于1%,则表示创新能力较低[4]。根据第三次和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13年和2018年,三明市四大传统产业R&D投入强度分别为0.79%和0.81%,R&D投入强度均小于1%,整体创新能力较弱。具体来看,冶金压延产业R&D研发投入强度大于2%,创新能力中等,汽车及机械装备产业、林产加工和纺织业的R&D投入强度均小于1%,创新能力弱,特别是林产加工和纺织业的创新能力尤其薄弱(如表1所示)。总体来看,三明市四大传统产业较多企业仍专注于生产初级加工产品或作为其它厂家的配套生产企业,创新意识与积累薄弱,研发投入意愿不高,企业在科研经费、研发人员以及科研基础设施等方面投入比重低,创新能力弱。

表1 2013、2018年三明市四大传统产业R&D研发投入强度情况

2.3 数字化转型较为迟缓

据调查显示:未来3年间,预计全球至少50%的GDP将以数字化的方式实现,数字技术将全面渗透至各个行业,实现跨界融合和倍增创新[5]。党的十九大也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大数据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6],数字经济已成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在这一背景下,三明市制定并颁布了《十三五数字三明专项规划》,提倡建立以数据科学为驱动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模式,推进传统产业与信息和制造技术深度整合,提升产业层次。但三明市四大传统产业数字化基础仍较为薄弱,与数字化融合程度总体较低。多数企业在数字化方面投入少,缺乏向数字化转型所需的技术、资金和人才等资源,数字化转型较为缓慢。未能较好实现生产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协同化、专业化与精确化,关键数字化设备、核心工业软件、重要工业控制系统等均存在短板。

2.4 产业链发展不充分

产业链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相关企业围绕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不断集聚,在生产、销售等环节细化分工、相互配合,通过分工合作提髙生产效率,实现最大的价值增值。三明市四大传统产业关联度总体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链条部分环节缺失,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二是冶金压延、纺织和林产品加工产业链比较短,没有向上、下游产业充分延伸与拓展,产业配套协作的群集效应不明显,也未与新业态、新零售、新电商等产业融合发展,造成产业关联带动作用较弱。

2.5 高质量人才紧缺

三明市四大传统产业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房价的不断推升,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加之三明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地理区位劣势明显,面临着省内沿海城市和国内一、二线城市的人才竞争,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度弱。在支持传统产业集聚、转型升级的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三明市提出“一企一策”的重要发展策略,加大对本市传统产业的人才引进,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仍呈现出人才流出率高和人才吸引困难的局面,技能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的短缺,特别是高技能型人才紧缺,成为制约转型升级的重要制约因素。

3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三明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3.1 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附加值

传统产业升级是制造企业的产品或价值链环节从生产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从低附加值转向高价值生产的过程[7]。三明市四大传统产业的低端产品正逐渐失去竞争优势,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既能提升产业竞争力,又能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也是《中国制造2025》实施与推进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三明市四大传统产业应逐步淘汰低端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结构里中高端产品的比重,使高技术含量、高加工度、高附加值制造成为三明市经济增长的主导产品。加大改造现有设备,加快技术升级,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中高端产品的研发与制造中去,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中高端产品在产品结构中的比重。引导、鼓励企业增强品牌建设意识,结合自身优势打造特色品牌,扩大品牌效应,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竞争力。

3.2 依托开放式创新,提升创新能力

传统产业仅依靠自身内部资源进行封闭式创新活动,创新成本高、风险大,很难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唯有采用开放式创新,才能以较低成本促进新兴技术与传统产业相互渗透融合,快速提升创新能力,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和上下游企业的联动发展。

三明市四大传统产业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要增强企业创新发展意识,培养企业领导者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世界观、战略思维和创新意识。第二,通过有效的顶层设计,加大支持开放式创新的力度,设立产业研发与科技创新发展基金,增强企业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比重,并对获得创新成果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或税收减免。第三,鼓励企业与当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合作设立实验室,成立共享研发中心,依托数字化,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形成全流程、可持续的创新生态链,增强创新能力。第四,建立银企政对接平台,鼓励本市商业银行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提升金融供给质量,保障创新活动顺利开展。定期向金融机构发布产业政策和行业动态,完善企业信用档案与发展质量评估,为本市传统产业的研发和技术升级改造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第五,推动地方保险资金向传统产业迈进的步伐,鼓励保险企业进行产品创新,降低企业技术研发的风险,提高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积极性,有效支持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3.3 激活新动能,加快与数字化融合发展

世界各国的工业发展史证明,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依靠传统产业积累的资金、技术、市场与人力资源,无论是产品的相互替代、技术的正逆向渗透,还是新品牌培育与新市场开拓,产业的协同融合面都非常宽泛[8]。毋庸置疑,数字化将是三明市四大传统产业适应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修课,也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迈向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关键鸿沟。三明市总体上应以推进“两化融合”为抓手,大力推广与加大应用数字化技术,利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制造效率、质量和效益,实现产业深度整合发展,快速形成竞争新优势。充分与地方高校建立校企合作的联姻关系,借助高校人才与技术优势,改变三明市四大传统产业依靠拼速度、扩规模、模仿赶超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产业优化升级中的先导和引领作用,深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5G和云存储等智能技术群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传统产业向高质高技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从具体实施来看,三明市可重点在冶金压延和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大力推广使用智能装备和工业软件,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支持企业将数据中心、业务系统、设备等向云上迁移,推动传统企业入网上云。引导企业加快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业务协同等环节的集成应用,建设一批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全面提升重点传统产业数控化率和智能化水平[9]。力争在数字技术驱动下,显著提升产品增加值,加快汽车制造、冶金、压延和装备制造业通过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升级传统产业,走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之路。林产品加工和纺织行业则可利用“互联网+”等新业态、新模式,鼓励企业运用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大规模定制、知识网络化企业和网络联盟企业等现代制造模式,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劳动和技术密集型的发展方式转变。

3.4 优化升级传统产业链,推动产业集聚

三明市四大传统产业应通过高新技术嫁接,使企业向“微笑曲线”两端高附加值的研发、设计和营销体系进行“补链”和“强链”,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优化升级产业链,努力提高产业完整度、集中度和关联度,形成产业优势,增强地方经济竞争力。可考虑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针对现有传统产业链条的缺失环节进行“补链”;二是对现有传统产业优势产业链,从科技、信息化提升和品牌建设入手进行“强链”。

3.4.1 汽车及装备制造“补链”

汽车及装备制造补链应抓住福建省建设东南沿海汽车基地的机遇,着重加速产品多元化开发,全面推进现有主导产品升级换代,开发汽车用齿轮、轴承、轴瓦、蓄电池以及为汽车、工程机械配套的变速箱等产品,逐步形成产业体系,使三明市建设成为我省汽车零配件主要生产基地。

3.4.2 冶金压延、纺织和林产品加工“强链”

从产业竞争力的角度看,低端产品已逐渐失去竞争优势,而中高端产品逐步表现出了强烈的市场需求,发展中高端产品成为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冶金压延产业可以合理延伸产业链,以产品精品化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产品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改造升级,提髙产品质量和稳定性,开发新产品,研发适用于重大装备制造、重大工程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国防先进武器制造等高端产品,推动冶金压延向装备配套、绿色建筑、消费类产品延伸。

纺织行业则要延伸产业链向服装产业发展,支持设计创新,加强产品形态、产品功能、生产流程及消费体验等各环节创意设计,鼓励支持纺织、服装企业应用互联网技术,由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向个性化定制转变,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向“设计、制造、品牌”三位一体转型升级。

林产加工业则鼓励其进行改造提升,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摆脱“价格剪刀差”。支持骨干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订单农业,向原料生产、加工物流、市场营销等环节融合。鼓励林产品加工企业根据场需求变化,不断开发新产品,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和软实力。对于从事与食品相关的林产加工企业,则需强化食品安全标准,要求企业在农产品的收购、生产、产品分级及运输四个方面建立标准,严把农产品质量关,引导并扶持企业通过“三品一标”认证,提升竞争力。

3.5 优化人才生态环境,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三明市四大传统产业要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关键在于如何引进、留住和使用好各类人才。做强做优传统产业,离不开高素质技能型与管理型人才的支撑,三明市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3.5.1 细化“一企一策”人才解决方案

细化一企一策人才解决方案,注重引进人才的质量,精准施策,尽快实现人才红利。要在职称评定、住房保障、医疗健康和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综合运用政府引导、产业协同、区域内合作、区域外引入,并在具体人才引进方式上进行创新。可以采取网络化技术支撑、候鸟式人才交流、团队共享型技术普及等办法,适应新的人才竞争形势,充分引进和应用外部优秀人才。进一步吸收周边省份,特别是江西、湖南等省份的人才,可以采取特事特办的针对性策略,辅以人才交流会、招聘会,建立更明确的产业人才吸引机制,由企业或多个企业提出需求、政府部门协助、第三方机构支持,更加广泛地搜寻人才资源的来源区域,建立官方合作关系,构建特色人才引入模式,支持三明市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此外,在区位劣势明显的背景下,也应考虑如何留住人才并充分发挥其创造力。

3.5.2 弘扬工匠精神,培育高质量人才

我国供给侧存在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和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而中高端产品品质不仅取决于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等客观条件外,还体现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持续专注、开拓进取、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10]。这不仅表现为在时间、创意,还表现在材料和工具的供应与存放、机器设备的维护、员工合作与协作等方面是否高效。因此,三明市四大传统产业企业应瞄准消费升级,挖掘新的市场需求,迎接高质量发展阶段和品质消费时代,通过弘扬工匠精神,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创新能力,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结构匹配与优化。企业应树立质量为先的经营理念,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企业文化和员工队伍,把追求完美极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到研发、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和部门,实现精细管理和精品制造,促进企业产品和服务由低成本竞争向高品质、高服务、高性能转变。

总之,三明市四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质量与当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只有依托经济增长新引擎、新动能,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创新能力;运用数字经济为传统产业赋能,实现深度融合发展;推动产业集聚;优化人才生态环境;才能跨过高质量发展的门槛,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三明市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猜你喜欢
三明市传统产业升级
三明市海斯福化公有限责任公司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林深水美佳人茶香——三明市妇联推动茶文化活动综述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未来5G:颠覆行业 改变生活
马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提高初三数学复习课的课堂效率之我见
聚焦三明市获得福建省政府质量奖和三明市质量奖企业
第九章 升级!我的宠物
丘区传统产业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