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管制、油价下跌与中国产业部门价格水平变动研究
——基于改进的投入产出价格影响模型

2020-09-03 09:12张郑秋赵云佳龙妃凤
科技和产业 2020年8期
关键词:石油价格投入产出价格指数

张郑秋, 赵云佳, 龙妃凤

(西南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10)

石油作为现代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能源以及化学原料,石油价格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国或地区的物价水平。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对石油的需求量日益增长,石油价格也因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根据近20年来我国油价和物价数据发现,我国油价飞速增长的同时,物价也在飞速增长;油价回落的同时,物价也稍有回落。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特殊的价格管制体制,石油价格变动对物价指数产生的影响程度,对于稳定物价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意义。因此,本文根据中国2015年投入产出表,使用投入产出价格影响模型,考虑存在政府管制的情况下,分析石油价格变动对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批发物价指数、物价总水平的影响,以及石油价格变动对化学产品等41行业部门的商品价格指数的影响程度。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多数是从时间序列的VAR模型、投入产出价格模型以及均衡模型(CGE)来分析油价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在VAR模型的运用上,Rahman和Serletis[1];李卓,李林强[2];刘宗明,吴正倩[3]等采用LSTVAR模型、VEC模型探讨油价冲击的作用效果。 另外一些学者则从投入产出关联的角度进行的分析。代表性的研究有任泽平等运用投入产出价格影响模型,发现了石油价格上涨10%会促使物价总水平达到0.39%的涨幅[4];林伯强等基于投入产出价格影响模型,对能源价格和物价水平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模拟,研究发现政府价格管制可以控制能源价格对物价水平的传导效果。并且利用递归的SVAR模型,得出能源价格在短期内对PPI的影响较小,到第6个月影响最大,能源加个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时滞性[5];Wu等模拟了中国和美国的价格管制、市场因素和技术替代在油价震荡期间对价格传导机制的制约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美两国存在较大差异,中国价格管制在短期内可以阻碍油价波动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6];许光建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进行的模拟发现国际原油价格下跌10%,通过成品油价格变动对我国 CPI的影响仅为0.28%,随着中国对石油进口依赖程度的提高,油价变动对CPI的影响逐渐变大[7];此外,还有部分学者基于投入产出表,采用CGE模型进行分析。代表性的研究有林伯强,牟敦国采用CGE模型,对比石油价格和煤炭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能源价格上涨会造成中国经济紧缩,且紧缩程度在各个产业中存在较大差异[8];苏鹏等通过构建静态CGE模型,发现天然气价格上涨主要影响天然气产量及与天然气相关的产品进出口,对居民消费和GDP等影响较小[9];Zhang等利用 CGE模型研究了受政府管制下天然气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天然气价格上涨会导致中国CPI上升和GDP的下降,并且受天然气价格上涨的影响程度最大的部门为化学工业部门[10]。

鉴于已有文献是在传统投入产出价格影响模型的假设基础下做的研究,并没有考虑到中国部分行业的产品价格仍然受到政府管制,这会导致价格的传导机制受到阻滞。因此,本文从产业关联的角度出发,以2015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在考虑政府管制和不考虑政府管制两种条件下,来比较分析石油价格下跌对我国各行业部门产品价格以及对物价总水平和价格指数的影响。

1 研究方法和数据说明

1.1 研究方法

1.1.1 改进的投入产出价格影响模型

传统的投入产出价格模型中存在一个极强的假设,即不考虑政府管制的传导阻滞作用和时滞因素[11-12]。然而,为维持市场经济秩序,政府对某些行业会进行适度的价格管制。根据张红霞[13]和李德山等[14]的思路,假设经济系统中有n个部门,后k个部门的价格由于某种原因发生变动,并且假设第j部门政府管制变量为aj(0≤aj≤1),即在政府部门的价格管制下第j部门产品价格变动的范围。首先假设不考虑政府管制后的价格影响模型:

式中:aij为直接消耗系数;ΔPj为后k个部门产品价格变化而导致的前n-k个部门中第j部门产品价格变动的变化量。

矩阵形式为:ΔP1=A11TΔP1+A21TΔP2

其中:ΔP1=(ΔP1,ΔP2,….,ΔPn-k)T,ΔP2=(ΔPn-k+1,ΔPn-k+2,…,ΔPn)T,A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从而得到: ΔP1=(I-A11T)-1A21TΔP2

那么,当引入政府管制变量后,后k个部门价格发生变化,前n-k个部门中第j部门价格受到的影响为[11]:

上式中,A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1.1.2 石油价格变动对价格指数影响的计算方法

1)物价总水平变动幅度计算公式为:

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幅度计算公式为:

3)批发价格指数变动幅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Xj为j部门的总产出,Cj为j部门的居民消费量,Mj为j部门的中间使用量。

1.2 数据来源与说明

本文数据来源于2015年中国41个部门投入产出表,采用考虑政府管制后改进的模型分析石油价格下跌11%(1)根据中国能源网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份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下跌了近11%对我国各行业部门产品价格以及价格指数和物价总水平变动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投入产出表的部门分类中,石油开采业和天然气开采业同属一个部门,使得计算结果存在高估的可能,但又由于天然气的生产量相对于石油而言比例很低,总得来说其对结果影响不大。

2 结果与分析

2.1 投入产出价格影响模型测算结果

由表1测算结果可以看出,运用Matlab软件计算出石油价格下跌11%的情况下,受石油价格下跌影响最大的前五个行业部门分别是: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品,燃气生产和供应,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化学产品,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其产品价格分别下降4.8974%、4.0855%、0.7084%、0.7027%、0.6313%。这些部门都是以原油或相关产品为原料的,所以对石油的依赖程度比较大,受石油价格变动的影响程度自然偏高。值得一提的是排名第十的废品废料行业,由于回收的废品废料大多是石油制品,石油价格的变动能够立即反映到废品废料行业里面,因此废品废料行业的排名也相对靠前。同时,受石油价格下跌影响最小的五个行业部门分别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批发和零售金融,教育以及房地产。 其产品价格分别下降:0.1272%,0.1145%,0.0846%,0.0780%,0.0724%。这主要是由于这些行业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或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它们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性相对比较小,所以石油价格的变化不会对这些部门产品价格产生很大的影响。

表1 石油价格下跌对各行业部门产品价格的影响程度(在无政府管制条件下)

石油价格的下跌会引起各部门产品价格下降,我国物价水平也随之降低。表2是根据2015年投入产出表计算的石油价格下跌11%的情况下,物价总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批发物价指数的变化幅度。由表2可知,批发物价指数的跌幅大于物价总水平跌幅,而物价总水平跌幅又大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跌幅。这表明批发物价指数对石油价格的变化最敏感,而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对石油价格的变化的敏感度最低。这是由于石油主要通过被加工成各种产品进入居民生活,并不直接进入消费部门,进而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产生了间接的影响。

表2 石油价格下降11%对价格指数的影响程度(无政府管制)

2.2 考虑政府管制的投入产出价格影响模型测算结果

考虑政府管制后(2)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重新修订《中央定价目录》,新修订的目录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如果该部门是在《中央定价目录》中,那么假设其价格都是受到完全管制的。,根据测算结果可以看出,当石油价格下降11%的情况下,由于受政府管制的行业部门不能在成本降低的情况下立即调整其产品价格,使得整个价格传导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在政府管制下,受石油价格下跌11%影响最大的五个行业部门分别为: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品,燃气生产和供应,化学产品,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以及非金属矿和其他矿采选产品。它们的价格分别下降了4.8251%,1.8233%,0.5824%,0.4801%,0.3432%。不考虑价格受到政府管制的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等6个行业部门,受石油价格变化影响程度位居后五位的行业部门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文化、体育和娱乐,批发和零售,金融,房地产。其价格影响程度分别为:0.0759%,0.0715%,0.0589%,0.0229%,0.0198%(见表3)。

表3 石油价格下降对各行业部门产品价格的影响程度(在考虑政府管制条件下)

考虑政府管制后(见表4),石油价格下降11%时,我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下降0.17%、批发物价指数下降0.49%、物价总水平下降0.33%。由此可见,由于政府管制使得部分产业的产品价格存在价格粘性,因此三个指数的测算结果均低于考虑政府管制前传统模型测算的结果。

表4 石油价格下跌11%对价格指数的影响程度(考虑政府管制)

通过对比表2和表4可以看出,政府的价格管制导致产品的价格传导机制受到了阻碍,因此考虑政府管制计算出的价格传导效应要小于在无政府管制条件下计算出的价格传导效应。未考虑政府管制的时候,各部门商品价格受石油价格下跌影响最大的五个部门里面没有非金属矿和其他矿采选产品,而在考虑政府管制的情况下,非金属矿和其他矿采选产品受石油价格下跌的影响程度排名第五。未考虑政府管制的时候,受石油价格下跌影响排名靠后的五个部门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批发和零售、金融、教育以及房地产部门。考虑政府管制的时候,排除完全价格管制的部门,受石油价格下跌影响排名最后五个行业部门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文化、体育和娱乐、批发和零售、金融和房地产行业。因此,从以上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在考虑政府价格管制的情况下,石油价格下跌对其他各行业部门产品价格下降的幅度相对较小。

3 主要结论及启示

本文使用改进的投入产出价格影响模型,对比分析政府价格管制在石油价格变动对我国物价水平和各部门产品价格影响中的作用效果,研究结论如下:

1)无论是否考虑政府管制,受石油价格下跌影响程度较大的部门集中在第二产业。首先,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品业受石油价格下跌的影响程度最大,主要是由于这两个行业与石油行业具有直接的联系;其次,是能源转换行业和化工类行业,其均为以石油为原材料的行业,受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最后,是高耗能行业,如金属矿采选产品、非金属矿和其他矿采选产品行业等,这些部门的产品价格也会因油价下跌而下降。石油价格下跌对第一产业的影响相对有限,无论考虑政府管制还是不考虑政府管制,农林牧渔产品和服务业受影响程度的排名都较为靠后。在第三产业中,未考虑政府管制时,受石油价格的下降影响程度较大的行业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考虑政府管制后,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所受影响最大。

2)无论政府管制是否存在,各消费价格指数和物价总水平受石油价格下跌影响排名均为:批发物价指数>物价总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生产类价格指数相较于消费类价格指数更为敏感。石油作为原材料,并不会直接进入到消费领域,借助油气加工等工艺,可将石油提炼为塑料、沥青等各种产品进入居民生活,进而对物价指数产生间接影响。

3)政府的价格管制导致产品的价格传导机制受到了阻碍,使得考虑政府管制测算出的价格传导效应要小于无政府管制下测算出的价格传导效应。

虽然政府管制短期内可以抑制石油价格下跌带来的通货紧缩的影响,但是如果长期存在价格管制的话,可能会产生价格扭曲、资源错配等问题。因此,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价格调节作用,通过逐步完善我国政府产品定价机制,进一步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进而发挥市场对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准确反映商品的市场价格;与此同时,应大力开发和应用新能源、推广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降低我国各经济环节对石油的依赖程度。

猜你喜欢
石油价格投入产出价格指数
春市营销环比回升 价格指数环比小涨
1月巴西生产者价格指数上涨3.92%
无锡高新区制造业投入产出分析
基于DEA-Tobit模型的我国2012—2013年群众体育投入产出效益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
8月百城价格指数环比连续16个月上涨
基于DEA方法的高校R&D投入产出绩效评价与对策研究——以河北省29所高校为例
7月百城价格指数环比连续15个月上涨
石油价格沉底
经济增长对石油需求及石油价格影响的计量分析
基于极值BMM模型的石油价格极端风险度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