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生命教育、探究有效途径、提高生活质量

2020-09-03 04:31赵军林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28期
关键词:生命研究学校

赵军林

据教育部、公安部、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等单位对北京、天津、上海等10个省市的调查显示,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相当于每天消失一个班。针对众多未成年人生命意识的淡漠、生命意义迷失等现象;针对禁毒教育、爱滋病教育、性教育遇到的困境;针对中小学教育面前的生命与生存、生命与尊严、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发展、生命与社会等深层的问题,依据《辽宁省中小学生命教育专项工作方案》,锦州市围绕生命教育的内涵及本质进行了深入实践与研究。

一、实施区域战略,让生命教育成为德育工作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学会生存生活”“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锦州市将生命教育列入素质教育内容,依据《辽宁省中小学生命教育专项工作方案》,建立生命教育指导机构,办公室设在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负责对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危机状况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一)确立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原则

(1)生命教育研究的目标。生命教育研究的目标是通过生命教育的研究,整体规划小学至高中生命教育序列的内容,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培养学生尊重、爱惜生命的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2)生命教育研究的原则:①主体性原则。实验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生命主体的作用。②全面性原则。实验关注、爱护一切有生命的生命体,包括自我的生命,他人的生命,以及其他动植物的生命。③体验性原则。在实验中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融知、情、意、行为一体,使学生获得生命体验,拥有健康人生。

(二)注重研究过程,创新训练方式

进行生命教育研究要以国内外的一些生命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为基础,主抓生命教育的过程与创新两个环节。

(1)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和心理素质状况调查。为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对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并撰写了调查报告。调查对象为初中14所、高中5所、小学30所学校各一个班的学生,总计2 400余人。调查内容分别为:《小(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卡特尔16PF》。

(2)重点抓以下几项研究:①有关生命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了解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与之相关的知识。②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立足本校实际,对已有材料总结筛选,开发生命教育課程资源,并请专家对校本教材的开发进行论证。③结合学校实际进行实验,在实践中检验、修正、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锦州市生命教育途径和方法体系研究成果。

(3)着重开展几项训练:①学校安全疏散预案的制定和演习。我们要求每所学校定期进行紧急疏散演习,提高学生在紧急状态下的逃生能力。②心理调适训练。针对学生出现的群体心理问题,学校开展相应的心理调适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③防御灾害能力与自护、自救训练。针对一些生活灾害,学校开展防御训练,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二、实施生命教育主要成果和产生的影响

(一)生命教育有效途径和方法的探索

(1)规划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在小学低、高年级阶段,分别以“认识生命” “珍惜生命”为重点,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生命现象,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初中阶段,以“尊重生命”为重点,引导学生掌握自我保护、应对灾难的基本技能;学会尊重生命、关怀生命。高中阶段,以“热爱生命”为重点,引导学生学会用法律和合适的方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使生命教育内容在小学至高中阶段循序渐进、全面系统。

(2)学校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实施生命教育。注重发挥显性学科教学的优势,并结合各种专题教育活动以及繁多课外活动,分层次、分阶段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生命教育。

(3)家庭生命教育的兴起,使学校与家庭的优势资源互补。我们倡导在家庭中开展生命教育,指导家长学会培养孩子如何尊重、爱惜、欣赏自己的生命以健全孩子的人格。

(4)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训练。教育的目的就在于生命的不断成长,学校要坚持开展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积极协调社会资源,系统科学地开展生命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

(二)建立关注未成年人生命的教育网络

形成学校、社会、家庭融会贯通的未成年人生命教育网络,搭建学生生命教育的“立交桥”。

(三)生命教育校本教研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实验校开展了各种应急自救教育和训练,并结合生活案例和心理辅导对学生进行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逐步摸索出适合本校特点的生命教育模式,编写成校本教材。

(四)构建有利于生命教育的良好环境

(1)营造互敬互爱的班级环境和关注生命的校园氛围。充分利用各种活动,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内涵、感受生命的可贵,从而在生命化的环境中过生命化的生活。

(2)营造充满亲情的家庭氛围。通过家长会、讲座、致家长一封信、家访、学校热线等形式,使家长和学生在交流中感受爱的崇高与伟大,在互爱中体味家庭的温馨和人生的幸福。

三、今后的设想

继续营造关注生命的氛围,深入探索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方法,并加入“逆境心理承受力的训练”的新方法,对学生生命教育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总之,生命教育有效途径和方法的实践与研究是探索中小学学生发展,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对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操作价值。这项研究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相信此项研究对推动我市学校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猜你喜欢
生命研究学校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学校推介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