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时代广播新闻主播的挑战与策略

2020-09-03 02:16党帅
传媒论坛 2020年17期
关键词:发展脉络挑战新时期

摘 要:新的传播技术的出现及发展让许多新闻主播们束手无策,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他们也在积极地探索,在此过程中也陷入一些误区。有时为了掌握新技术,而忽视了对自身专业的要求,此次论文通过疏解《新闻和报纸摘要》主播们的经历,再结合新时代的背景,谈一谈广播类新闻主播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关键词:《新闻和报纸摘要》;发展脉络;新时期;挑战;策略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7-000-02

一、引言

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建立。由于处在战争年代,其电台地址和名称几次变更,终于在1949年的12月正式更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初创时的披荆斩棘,到现在成为世界上拥有国内听众最多的广播电台,取得如此的成就的背后是无数新闻工作者的默默付出,是他们塑造了出一个又一个经典的“中国好声音”作品。

历经七十年,传播技术和传播媒介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以互联网为典型代表的新兴媒介正在深刻改变着信息的传播方式,也改变了受众接触媒介的方式,传播话语和样式也迫切需要与时代相贴合。随着新媒体的日益壮大,传统媒体也不甘身处绝境,纷纷加快了与新兴媒介和新兴媒体的融合之路。新闻主播作为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简单的信息传递者的角色,更是一个节目的品牌保障和象征,这就需要新闻主播们自觉地树立媒介意识和大局意识,担负起媒介融合、转型变革的任务。本文就以《新闻和报纸摘要》为例,通过这档节目的历任播音员的语言风格以及话筒后的故事,谈一谈新时期对广播类新闻主播的在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上的启示。

二、《新闻和报纸摘要》的播音员们

(一)建国初期

建国初期,由于传播媒介的单一,只能通过报纸、广播来传递信息,因此就要求央广一定要比任何一家媒体发布要快,也就更强调对于基本功的掌握。早期的电台播音员有齐越、夏青、葛兰、铁诚、方明等老一代的前辈。对于《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来说,一代传奇播音大师夏青是一座永驻的丰碑,他被同行誉为“没有读错过一个字的播音员”,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夏青,一字不错地宣读了近一万字的“五四宪法”。他在播送新闻、评论时“吐字清楚、沉稳大气、态度鲜明、感情酣畅”,形成了“宣讲式”的播音风格。他播送的新闻,不仅能满足听众获取信息的需要,还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20世纪70年代

于芳在1971年进入到央广从事播音工作,塑造了很多声音作品。在一系列央广重大节目播报中,听众可以直接感受到她庄重、沉稳、大气、刚柔并济的播音风格。时政新闻铿锵有力,民生新闻深沉动情,展现了传统播音员的专业素养,代表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风格的较高水平。

于芳曾说一天24小时,在岗时是播音的状态,离岗时是准备播音。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期间,于芳下班后和朋友一起逛街,遇到了交通管制而迟到,虽然并没有耽误节目的正常播出,但是老主任还是告诫她“在播音岗位上,休息也是工作的一部分”。多年来,她“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作为座右铭,不断鞭策和严格要求自己,才创造了重大任务零误差的记录。在1994年恰逢国庆50周年阅兵,于芳提前一个月进组,六赴彩排现场,台内模拟演练三次,听研录音三次。

(三)20世纪90年代

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对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话语样式有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把过去太强的宣传性、过高的播音音调、缺乏服务意识、与受众有距离转化为有人情味、同情心、服务性的播报风格,把过去逐字逐句播新闻转化为具有亲切性和贴近性地说新闻。比如像央广著名播音员郑岚,无论是在《全国新闻联播》《民族大家庭》等众多节目中,还是在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都能够听到她熟悉的声音——庄重大气、朴实自然、舒展流畅、节奏多变,每一句話都贴近百姓和他们的生活。

三、新时期广播类新闻主播面临的挑战

伴随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媒介环境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无论是传播方式、传播内容还是传播效果,都是媒体人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当前的媒介环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二是受众数量多,传播范围广;三是受众由之前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选择;四是人人都可以是信息发布者,这是一个人人都有话语权的时代。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新时期下带来的挑战。

(一)受众及其选择的多样性

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网民的规模达到了8.29亿,中国手机网民的规模达到了8.17亿。而在移动网民经常使用的各类APP中,用户使用时间最长的则是即时通信类APP,占比达到了15.6%,而网络新闻则是排到了第七位。可见,移动媒体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因在于人们通过移动媒体可以更加方便、直观地了解新闻的来龙去脉,可以任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面对日益庞大的受众群体,加上各类新媒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传统的广播类节目主持人则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及挑战,受众可选择的媒介增多,如何保持吸引力,可谓是众口难调。

(二)专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多

从《2018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目前全国播音员、主持人从业人数共有3.10万人。面对如此庞大的人群,要想在播音主持行业立于不败之地,需要主持人所在频道、栏目甚至是主持人自己对其进行重新定位和策划。另外从业者的数量之多,势必会产生同行之间的相互借鉴、模仿,导致大量同质化的内容和风格出现,让受众感觉到审美疲劳。

(三)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

在2015年的“两会”,首次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这一提法标志着“互联网+”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种背景下,传统的广播媒体与互联网平台如何进行成功的转型,完成精确的对接是目前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传统媒体新闻从业人员的重大课题。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采、编、发一体化——职能融合趋势加强

与过去播音员只需要做好播报新闻的工作不同。新时期,媒介融合的趋势正在不断加强。媒介融合不是简单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叠加,而是人员和工种之间的深度融合。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新闻主播对新闻稿件的深刻认识,帮助他们更好地从稿件出发,把握基调,突出重点。因此,新闻主播将不再传统意义上的“播音和主持”,更是一个集“采、编、播、评、发、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内容专业化——节目制作更具深度和广度

广播作为一种伴随性媒介,拥有着广泛的听众基础。新媒体在信息的生产速度、传递速度、影响范围的优势不言而喻。相较而言,传统媒体因制作周期长,环节复杂而受到新媒体的冲击。因此传统媒体转变的方向之一,就是在内容的深度上多做文章,与自媒体相对粗放、泛化的新闻进行差异化竞争。

3.直播常态化——信息处理更加复杂

新闻直播的优势在于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给受众,确保时效性。其次是告诉受众,新闻工作者就在现场,确保信息来源的权威性。纯粹的“声音+播报”新闻传播方式,已不能满足受众多样化获取信息的需要,另外受众也希望能有人帮助他们解读背后蕴含的内容。直播常态化给新闻主播们带来的挑战是信息处理将更加复杂,新闻主播不是见字出声的念稿人或者是播报机器,而是要将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编辑”,将最精确、最有用的新闻于第一时间传递给听众。

四、新时期广播类新闻主播的应对策略

(一)坚持用语的规范性,提高语言功力

语言是精妙的,作为播音员主持人要清楚的认识语言的功能和价值。现在,播音员主持人更要讲究语言功力、语言能力和语言魅力。作为播音员主持人在广播新闻播报中要掌握好分寸处理好幽默与严肃,亲切与权威的关系。当然,语言的积累不止是在播音时产生的,更是在生活中磨炼出来的。语言的蕴藉与表现要有深度、厚度和力度,在寻求口语化、接地气表达的同时还要坚守底线,避免落入低俗、媚俗、庸俗。

(二)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做好把关人

播音主持是充满人文关怀的工作。一方面要维护好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另外一方面还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并且播音主持是以新闻性为根本属性,以艺术性为核心属性的工作。这就需要播音员主持人牢固树立政治大局意识,加强自身政治修养和道德修养。时刻牢记真实性是第一原则,做好把关人的工作。同时还要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播音员主持人的言行举止不仅会对公众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还代表着国家形象。

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话语权的提高,国内外的目光时刻关注着我们,更需要新闻工作者时刻保持清醒,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姿态向世界展现中国的风貌。

(三)坚持正确的审美价值,积极引导受众

美国学者杰拉尔德·格拉夫把“反智识地赞美兽性生命力和毫无头脑的享乐”作为后现代社会的审美特征,娱乐成为现代媒介中衡量审美价值的一般等价物。比如在文化管理层和大众间就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广播电视的主管部门三令五申的强调反对三俗和糟粕,而大众在将其视为文化的狂欢。播音员主持人的话语权力是党、政府和人民赋予的,应该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坚实的语言功力。作为有声语言的工作者一定要坚持正确的审美品位,发挥媒体的平台优势与资源优势,积极的引导受众,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四)重视受众的个性化需求,适当改变话语样式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的宣讲式、说教式的新闻播报方式会让受众产生抵触情绪,而新媒体的互动性带给受众带来良好的感官体验和心里享受。面对这一困境,播音员主持人必须要坚持平实表达,好好说话。首先是回归到内容本身,突出重点想表达的信息,达到广泛传播的效果。其次是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满足受众个性化的需求。比如早期的播音大师费寄平吸收了苏联的播音风格,形成了自己谈话式的播音风格。再比如央視《共同关注》的节目主持人朱广权通过“说段子”的方式进行新闻播报,说天气、违反交通规则、网恋陷阱等,像“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这些段子由朱广权亲自上阵编写,合辙押韵,朗朗上口,观众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就能满足获取到信息的需求。

(五)重视人文关怀的作用与表达

人工智能的出现极大的挑战了播音员主持人的地位。但是面临“AI”合成主播机械式的表达,播音员主持人也暂且不必恐慌。人类特有的感情活动会帮助播音员、主持人更好地理解稿件,从稿件的内容出发。

另外“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最重视体现时代精神,充满人文关怀”,以“为人民服务”为播音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际的播报工作中,新闻工作者要秉持平等交流的态度,体现语言传播者的社会责任,提高语言传播的时空效率,增添语言传播的积极影响,避免出现受众就是“上帝”,或者受众就是“群氓”的观点。

五、总结

早期老一辈的广播类播音员主持人们呕心沥血、探索出了既适用于当时也适用于现在的经验与教训,值得现在每一位从业者进行回顾与深思。同时还应明白在新时期,既要求新闻主播掌握好“一专”,采用多样化的播音风格;关注受众心理,以群众视角进行播音;突出新闻事件的“新鲜性”。也要扩展“多能”,不断适应新环境新技术的发展。同时还应牢记,播音主持并不是简单地见字出声,需要我们敬畏这个专业、这个职业、这个行业,学会用心吐字,用爱归音,为广大受众提供更多喜闻乐见的作品,也做好党和国家政策上传下达的桥梁。

参考文献:

[1]姚喜双,郎小平.方明谈播音[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2]于芳.振奋的国家之声[J].中国广播,2007.

[3]吕晓红,葛兰,铁城.这里是中国的声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的故事[J].中国广播,2010.

[4]杨兆麟.从夏青的播音成就想到的[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8.

[5]新闻和报纸摘要-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党帅,男,汉族,河北秦皇岛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口语传播实务。

猜你喜欢
发展脉络挑战新时期
舞龙舞狮竞赛规则的发展脉络与现实启示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教育技术学历史研究方法与学科发展的多视角分析
建国初期电影歌曲发展脉络及特征
叽咕乐挑战
明治时期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