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综艺:纪录形态综艺节目中的道家美学思想

2020-09-03 02:16白云鹏
传媒论坛 2020年17期
关键词:慢综艺受众

摘 要:从2016年年末,“慢综艺”的概念被提出以来,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能够在互联网上看到许多慢综艺的综艺节目。作为纪录形态综艺节目中的一种,这些节目大多深受中日韩等东亚儒家文化圈国家的青睐。这与这些国家曾深受道家美学文化的影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将分析慢综艺节目是如何在纪录形态节目类型中体现道家美学思想的,并将之慢综艺受众的心理结合起来,分析其在蓬勃发展的原因及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道家美学思想;慢综艺;纪录形态;审美观照;受众

中图分类号:G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7-00-02

一、引言

纪录形态的电视节目不同于纪录片,它特指设定一个情境,并在这个情境中去记录嘉宾们生活状态的一种节目形态。2017年年初,以湖南卫视《向往的生活》、腾讯视频《我们十五个》为代表的一种以真实记录,平淡叙事为主的“慢综艺”节目在大陆横空出世,立刻受到了观众的青睐。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是出现了诸如《亲爱的客栈》《青春旅社》《忘不了餐厅》等类似的节目,且热度不减。

慢综艺的口号是“慢下来,去生活”。节目中体现的陶渊明式的生活观,与深刻影响着特别是亚洲观众的道家美学价值观相当的契合。本文将采取文献调查法、概念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将作为纪录形态的“慢综艺”节目与道家美学思想相联系,分析“慢综艺”节目中是如何体现道家美学思想的,道家美学思想对“慢综艺”节目受众具有什么样的影响,从而得出慢综艺在中国蓬勃发展的原因,并推测慢综艺节目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二、道家美学思想的特征及当代意义

老子美学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①故而道家美学思想,即是中国美学思想的起点。

提到道家,我们可能最先想到的是“无为而治”的思想。其实这是不全面的。“无为”也是一种“为”。②在老子看来,“道”是他的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范畴:“道”是原始混沌的,它产生万物,它没有意志,没有目的,它自己运动,是“无”与“有”的统一。老子在《道德经》中已明确地写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第二章)老子的美学,是无与有的统一,而“虛实相生”便成了中国古典美学一条重要的原则。正如宗白华先生所提到的“中国人的最根本的宇宙观是《周易传》上所说的‘一阴一阳谓之道”。

“道”并不是绝对的虚无还体现在它包括了“象” “物” “精”的内涵。南北朝时期的宗炳提出了“澄怀味象”的概念。“澄怀味象”作为一种审美观照,“味象”的本质,在于“观道”。中国古典美学认为,艺术家只有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出“道”和“气”(宇宙的本体和生命),才能使艺术作品富有生命力。“道”若无物,何以为观?

至于“气”,庄子认为,美丑本质上都是一种“气”,没有本质的区别。这一观点,影响了往后人们在审美时,认为无论是自然物或者艺术品,最重要的形式的不在于美丑,而在于要有“生意”表现宇宙的生命力(即“一气运化”),达到精神的自由,做到“万物皆一”。这一观点。同时庄子在“庖丁解牛”等故事中描绘的关于人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实际上已经接触到了创造自由的概念。

除了“无为而治”,道家美学思想还十分重视对“妙”的关照。“妙”这一概念由老子提出,由庄子发扬。“妙”必出于自然,归于自然。庄子由于厌倦世事的生活,使得他十分亲近自然。庄子美学的核心内容,是对于“自由”这一概念的讨论,以及对“自由”和审美的关系的讨论。庄子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在于对“道”的观照。而要实现对“道”的观照,就必须拥有“空虚的心境”(“心斋” “坐忘”),即从心里彻底排除利害观念。如果观照者不能排除对于实用的功利性的考虑,就不能发现审美的自然,就不能够得到审美的愉悦,同时创造者会受到功利的束缚,不能够享受到创造的自由和创造的愉悦感。庄子把高度自由的境界称之为“游”,其实“游”本是游戏之意,它是没有功利性的。可见庄子突出强调审美关照和审美创造的主体必须超脱利害观念,发现审美心胸。

老庄建立起来的道家美学思想,直接影响到了中国(或者说东方)美学思想以后的发展。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受到道家美学思想的影响,人们开始关注自然本身的美,并倾向于突破有限的物象,追求一种玄远、玄妙的境界。如嵇康的“声无哀乐”、顾恺之的“传神写照”、宗炳的“澄怀味象”、谢赫的“气韵生动”等。

当然,时至今日,道家美学思想仍然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之中。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不再只追求耳目的享受,而开始追求精神上的充实,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崇尚自由的“慢生活”。《2016职场人生活状态调查报告》显示,有近40.4%的人希望远离喧嚣,避开拥挤,向往从城市搬到农村。越来越多的养生会所在街道上建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行瑜伽活动等。这正迎合了庄子那种抛除功利心,通过“心斋” “坐忘”的方式去体味自然,拥抱生活,在生活中寻找乐趣,从生活中的日常压力枷锁中解放出来,实现“道”的审美观照。正是陶渊明所期望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对于归田园居的期许。

这种道家的美学观点,自从魏晋南北朝时期被发扬光大后,就一直深深的流淌在东方人的血液之中。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之后,时至今日,仍然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比如日本讲究“和敬清寂”的茶道文化、中国的太极拳、郎静山的水墨摄影风格、越南的官贺民歌等。

三、慢综艺的特点

“慢综艺”是相对于追求矛盾冲突,亮点不断,笑料频出的,以“撕”为标签的所谓“快综艺”而言的,它的着重点在于表现“生活”,同时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在形式上,“慢综艺”变快为慢,抛除以往“快综艺”紧张的游戏设计、情节反转,整体呈现出一种浓郁的烟火气,如《向往的生活》中,何炅、黄磊等人在蘑菇屋接待客人;《中餐厅》中,赵薇、黄晓明等人在象岛开饭店;《青春旅社》中赵英俊、李静等人经营民宿等。同时,“慢综艺”在拍摄过程中通过采用纪实性拍摄手法,进行长时间观察和记录,在剪辑节奏上避免大量的快剪,保留“冗余的生活过程”与环节的完整性,使情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其次,在叙事上,“慢综艺”一改通过“快消”的形式满足受众的创作理念,把节目重心放在回归生活上,用舒缓的节奏去表现自由的生活环境和纯粹的生活状态。节目的重点在于体现“真”而不是“秀”。节目中没有固定的剧本干涉,不设立任务,就是将嘉宾们安排在一个环境之中,去自由的表现,这使得嘉宾们能呈现出最本真最自然的状态,也使生活本身成为节目索要展示的方面,使“回归本真”成了节目理念的追求。

再次,节目情节大多遵循了一个“体验成长”的过程。嘉宾从零开始经营,到后来“略有小成”,再到最后的“功德圆满”(例如《中餐厅》《向往的生活》《青春旅社》等)。在整个叙事过程中,导演只是给嘉宾们一个情境,剩下的全靠嘉宾们自己去发挥。当然,即使是“慢综艺”,也有综艺节目固有的冲突点、笑点、悬念点。比如《青春旅社》中,导演组通过把嘉宾分成A、B两个小组,自然形成了“组间竞争”,使得节目看上去更有意思。同时,制片组还通过选择一些自带笑点的嘉宾前来参与节目的方式,使得平淡的生活充满了乐趣,引起观众的观赏趣味。

最后,慢综艺在文化上还迎合了属于东方人的“陶渊明式的”归隐情怀。这一点我已在前文论述,这里不再赘述。

由此可见,“慢综艺”已经发展出了独特的叙事策略以及结构特点。我们很难想象在歐美,诸如《幸存者》这样的节目能够像《青春旅社》这样心平气和地进行叙事,那么,为什么在诸如中国、日本、韩国这样的亚洲国家中,“慢综艺”能够遍地开花呢?我想,这和文化土壤有关。接下来我将针对东方的道家美学对“慢综艺”的影响展开论述。

四、道家美学思想对慢综艺的影响

(一)“阴阳”相生

老子曰:“虚实相生”,《周易传》中曾提到“一阴一阳谓之道”。如果我们把热闹的戏剧反转视作“阳”,把安静的富有烟火气的平静视为“阴”的话,那么我们可以看到,以往的“快综艺”十分重视对于“阳”的营造,以至于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浮躁的社会中,显得有点“亢龙有悔”②了。而“慢综艺”节目形态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在这个极度“阳”的社会语境下,带来了一股平淡与柔和的“阴”。同时,基于“慢综艺”自带戏剧性与笑点,使得在这个“阴”之中,又带有一小部分的“阳”,就像太极中的阴阳鱼,阴阳相生,达到“一阴一阳谓之道”的境界,实现一种全新的审美关照。

(二)“妙”法无穷

一部作品,首先需要由创作者从生活中取材,然后通他的创作、加工,形成作品,最后有观众进行欣赏。而其源自自然生活的特点与道家美学所倡导的亲近自然,在忘我中达到精神的自由是相符的。

《青春旅社》就是这样的一个节目。虽然节目组在刚一开始设计了A、B两间民宿的竞争关系,在丰富节目情节矛盾点的同时,让节目嘉宾在行动上显得有点有功利心,但是在第三期过后,A、B两间民宿逐渐看淡了竞争,双方友好交流,互通有无,通过生活“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暖心的情节。比如,在节目中双方互相邀请对方到自己的民宿去做客,而且在做客的时候还会带上自己做的饭菜等。这体现了道家美学中,庄子突出强调“审美关照和审美创造的主体必须超脱利害观念,发现审美心胸”的道理。

看淡了功利,于是便能接近对于“道”的观照。游戏本来就是没有功利性的,这些没有功利性的游戏,让我们逐渐在平和中得到一种审美愉悦,得到一种区别于“戏剧化”情节反转式的审美体验。而这又是多么的契合到家的美学理念!

(三)慢综艺的发展前景

一部作品,无论有多么的好,多么富有内涵,如果没有接受者进行观照,那么这部作品的价值就像沙滩中的金子,即使好,也无法让人接收、欣赏。特别是以收视率为第一考量的电视节目。必须要得到欣赏者的接受,才能体现出其最最本质的任务——通过提高收视率,得到广告商的投资。

前文中提到,慢综艺迎合了东方“陶渊明式的”归隐情怀,所以在受到中国文化辐射的儒家文化圈内得以遍地开花。也的确是这样。千里马易寻,而伯乐难觅。只有艺术作品中的某些“点”能够迎合观众的一些心理,应与之产生共鸣,才能够说这档节目能够有一个好的收视保障。否则一档节目无论做得再好,在审美接受者看来若无法与之引起共鸣,则仍然无法称得上是一档好节目。

也就是说,慢综艺能够在日本、中国、韩国等亚洲国家遍地开花,其中也有这些国家的人民群众心里有能够与慢综艺相契合的价值点,即道家的美学观念。

五、结语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美学底蕴。由于西方一直以来习惯于戏剧式的情节推动与发展,所以反映到综艺节目上,可能更青睐于有大悬念与强烈戏剧冲突内容的节目。而作为东方本土的美学,则更加追求精神上的充盈——道家美学思想就是其中之一。

当然,不能说中国人就不喜欢富有情节冲突的“快综艺”。只是在除了“快综艺”之外,还有另外一种综艺节目形式可以为我们接受,并且与“快综艺”形成互补。而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电视受众的品位也在逐渐提高,他们对于从综艺节目中获得精神上的丰富的需要也在逐渐增强,而慢综艺可以满足这一点,所以,在未来,我国的“慢综艺”节目定会发展出来更多的新形式。

注释:

①②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8次印刷,19,33.

③《周易》乾卦中“上九”的卦象为“亢龙有悔”,此时会出现“物盛必衰”的情况。

参考文献:

[1]蔡雯婷.以“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慢综艺”节目的有效传播——以《向往的生活》为例[J].新闻传播,2018(15).

[2]崔靖晗,王璞琇.对“慢综艺”真人秀节目的剖析与展望——以《向往的生活》为例[J].中国电视,2018(08).

[3]袁菱歌.大众文化视阈下韩国“慢综艺”的研究——以韩国真人秀节目《尹食堂》为例[J].今传媒,2018(07).

[4]张洪川,王中伟.网络综艺节目的策划及营销策略分析——以《中国有嘻哈》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8(07).

[5]左聪.慢综艺节目中受众期待的现代性研究——以《向往的生活》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8(14).

[6]冯美.网络围观下的权力景观与话语狂欢——评刘震云《吃瓜时代的儿女们》[J].中州大学学报,2018(04).

作者简介:白云鹏,男,汉族,河北文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媒体方向、电视节目分析、纪录片。

猜你喜欢
慢综艺受众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融媒体生态下广播与受众共赢发展的路径思考
新媒体背景下慢综艺节目成功原因及发展建议
“慢综艺”走俏荧屏兴起“民宿热”
“慢综艺”走俏 荧屏兴起“民宿热”
“慢综艺”《见字如面》的文化策略
慢综艺电视节目“不忘初心”的探索
快时代的“慢综艺”节目现况分析与未来发展建议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