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脾补肾疗法对调治妇科月经疾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探析

2020-09-04 08:39
智慧健康 2020年20期
关键词:来潮组间健脾

(鹤山市中医院,广东 鹤山 529700)

0 引言

月经疾病指的是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经色以及经质等产生异常的变化,或者是伴随月经周期、经段前后所产生的一种非常显著的疾病,这种疾病在临床妇科中是非常常见的[1]。月经病主要包括经期延长、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子宫出血、闭经、痛经、围绝经期综合症、代偿性月经、经期前紧张综合症等。肾脏对于月经来说有着主导作用,所以补肾对于月经病的进一步治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西医中通常对患者所进行的治疗是实行保守治疗,虽然不会对患者的生育功能带来不利影响,但是长时间服药对患者的脏器功能造成损伤,进而产生毒副反应,使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大大降低,对于药物治疗效果并不显著,并且持久不愈。而对生育没有要求的患者,通常是实行子宫切除术或者是诊刮术进行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但是中医药治疗可以按照患者的病情状况对其实行辩证治疗,并且不会产生副作用,不会对患者的生育功能带来影响[2]。本文的主要目标就是分析研究中医健脾补肾疗法对调治妇科月经疾病的效果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 年02 月至2019 年10 月期间收治的94 例月经疾病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7 例。其中参照组年龄为20-42 岁,平均(36.14±2.05)岁。观察组年龄为22-43 岁,平均(36.22±2.17)岁。比较两组月经疾病患者的年龄等相关资料的对比并不显著,未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该组实行西医治疗。按照患者的病情状况使用雌激素、孕激素周期疗法、克罗米芬促排卵等方式进行治疗。

1.2.2 观察组

该组实行健脾补肾疗法进行治疗,前两周,主要是养肾健脾补血,使经血保持充足,进而为月经的到来提供充分准备。取党参13 g,白术12 g,云苓l5 g,菟丝子15 g,当归12 g,女贞子l2 g,枸杞15 g,首乌20 g,川断13 g,五味子10 g,白芍15 g,麦冬12 g,山药15 g,每天一剂,连续服用12 天[3]。

第三周,主要是加强补肾的力度,在之前药方的基础上除去女贞子、枸杞等一系列有着滋阴作用的药物,增加淫羊藿10 g、补骨脂12 g,巴戟12 g等有着补肾阳作用的药物,进而促进卵泡的成熟以及顺利排卵,每天一剂,连续服用6 天。

第四周,主要是进行益气、养血、活血,与此同时引血下行,进而促进月经来潮。取党参15 g,牛膝15 g,云苓15 g,当归15 g,白芍15 g,枳壳10 g,川芎10 g,熟地20 g,白术15 g,益母草,15 g,每天一剂,连续服用六天。以上药方一共服用24 天,停药之后,对患者的月经来潮状况进行观察,如果月经来潮的时间准确,则可以在行经的第五天实行下一个周期的治疗,如果在停止用药一周之后月经依旧没有来潮,则要开始实行下一个周期的治疗。在实行治疗的过程中不使用激素类药物,并且每天要对体温进行测量[4]。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治疗两个疗程之后月经如期到来,量、色、质都恢复正常;有效:治疗两个疗程之后患者月经的量、色、质均获得了一定改善;无效:治疗两个疗程之后患者月经的量、色、质没有产生任何变化;并且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状况进行分析对比,主要包括肠胃不适、皮疹、头痛。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P<0.05)时即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并且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n,%)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状况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状况对比(n,%)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肾是冲任的根本所在。古代把月经称之为天葵,而天葵源于肾。当代医学认为,月经周期的调控主要是经过脑垂体、丘脑下部以及卵巢激素进而对子宫产生作用,使子宫内膜产生周期性的变化[5]。并且这一调节通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管控。通过相关理论研究可以知道,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活动和肾的关联是非常紧密的,在月经到来的时候,可以对下丘脑的功能进行调节,所产生的天癸可以使其促性激素作用获得充分展现[6]。所以,天癸的调节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肾的阴阳之间转化是对月经是否可以按时来潮产生影响的重要前提,肾脏所蕴含的脏气叫做肾气,肾气又可以分为肾阳和肾阴。肾的阴阳之间会相互产生作用,而且相互之间还会消长转化,进而对人体阴阳的动态平衡加以保障,使肾气变得更加旺盛,进而促进月经的按时到来[7]。女性月经期所产生的藏泻,是因为肾阴以及肾阳之间的转化所造成的,这是气血盈亏变化的重要体现。临床中通常是按照月经各个阶段所具有的特征,实行不同的治疗方式。月经病的产生因素是多方面的,肾为先天之本,肾虚就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并不是唯一机制[8]。中医认为,人的气血依赖水谷精微化生,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化生之源,是为后天之本。肾所藏之精气,需要得到充足的营养物质才能旺盛。同时,冲任二经也依赖脾胃以充养。脾不仅化生气血还统血,使其能够循经运行。因此,除了肾之外,脾与月经病的关系也是密切的。中医治疗月经病要先后天并重,补肾须兼顾健脾,这样才可以气血调和,精髓充足。其他方面,月经期间注意防寒保暖,主要不要受到凉、寒、生、冷的刺激,避免寒邪的入侵;多休息,强化营养,增强自身体质,并且还应该避免情绪的过度波动,尽量不要受到精神层面的刺激;不要过度劳动,并且月经期间要禁止房事生活。因为女性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压力都相对较大,再加上睡眠质量差、情志不调、经期受寒、节食过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产生一系列月经状况,此外,女性多次实行人工流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诱发月经病[9]。对月经疾病所进行的治疗应该是按照女性各个阶段的生理特征所具有的差异性进行对症治疗,可对患者实行心理疏导、饮食调节、运动管理等,告知患者在月经期间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进而对病情的发展加以控制,降低并且预防各种并发症的产生,进而优化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使用中医健脾补肾疗法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和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在对月经疾病患者所进行的治疗中应用中医健脾补肾疗法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并且安全性较高,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尽快恢复,有着推广价值。

综上所述,中医健脾补肾法在月经疾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其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可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而促进患者的尽快恢复,并且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来潮组间健脾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疗效初探
长相思·江水东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慢速训练法助力体弱人群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来潮前为何鼻腔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