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2020-09-04 08:39
智慧健康 2020年20期
关键词:维持性医护家属

(东莞东华医院 肾内科,广东 东莞 523120)

0 引言

血液透析作为终末期肾病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虽然能延长患者寿命,但同时也伴随着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逐渐下降,故如何改善这一现状是医护人员共同探讨的重要话题。目前国内护理模式逐渐由单一的护理模式向医护、患者、家属结合的护理模式转变[1],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研究将PFCC 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中并观察其临床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于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病患者90 例。纳入标准:终末期肾病进行血液透析并伴有高血压患者;透析治疗时间超过3 个月;有自我管理能力。排除标准:有精神疾病患者;半年内行肾移植手术患者;无自我管理能力患者;不愿参与研究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 例,男29 例,女15例,年龄(52.78±7.08)岁,透析时间(4.12±3.56)个月;研究组46 例,男30 例,女16 例,年龄(51.98±6.87)岁,透析时间(4.34±3.67)个月,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已经伦理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均与患者及患者家属沟通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护理方法及随访:进行常规的用药指导、电话随访、宣教、疾病相关知识的普及。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予以PFCC:向患者发放疾病相关宣教手册内容包括饮食、运动、血压监测、基础知识等相关内容的宣教,了解每位患者治疗过程中影响生活质量及情绪的因素,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制定相应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医护人员进行定期免费咨询,对患者饮食、自我管理能力进行实时评估并进行相应指导。每周患者及患者家属需汇报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同时了解家属在护理过程中的困难,为患者及患者家属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帮助患者克服心理困难,为患者提供温馨、和谐的治疗环境。为患者发放药物服用提示小卡片,注明药物使用时间及剂量,并定期监测(每周一次)患者血压变化情况。

1.3 评价标准

SF-36 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情况,量表包含了36 个评分内容和生理功能、躯体角色、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心理健康8 个评分维度。血液透析自我管理评分量表对饮食管理、运动管理、生活方式、血压监测四个项目进行评估,每个项目满分5 分,分值越高表明自我管理能力越好。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均包含了20 个评分项目,每个项目最高分5 分,分值越低均表示患者心理状态越好,反之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 20.0 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予以±s 进行描述,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干预6 个月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估情况

干预6 个月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估状况提示:PFCC 护理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后患者生活质量较常规护理提升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干预6 个月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估情况(分,±s)

表1 干预6 个月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估情况(分,±s)

注:干预前两组比较aP>0.05;干预后两组比较,bP<0.05.

2.2 干预6 个月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PFCC 干预6 个月后研究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分,±s)

注:干预后两组比较,bP<0.05.

2.3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估情况

PFCC 干预6 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明显缓解,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估情况(分,±s)

表3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估情况(分,±s)

注:干预后两组比较,bP<0.05.

3 讨论

终末期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需面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需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高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同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疾病发生概率也逐年升高。PFCC 倡导的高质量护理模式在慢性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对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对提高治疗效果有一定帮助[3-5]。

血液透析虽能帮助肾病患者清除部分水分和毒素,但治疗效果的维持仍需长期服用药物、控制饮食。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将医护、患者、家属紧密结合,不仅仅是重视疾病知识的宣教,更加强了三方的互动[6]。PFCC 护理模式增加了医护与患者之间的联系,医护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能随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为其提供有效的心理疏导,帮助其正确面对疾病[7]。同时PFCC 护理模式增加了医护与家属之间联系,及时了解家属存在的心理困难,帮助其共同克服,更有助于治疗方案的落实,提高患者及患者家属的自我管理能力[8]。

本研究表明:PFCC 干预6 个月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这与彭思萍[3]等学者研究一致。PFCC护理模式将护理延续至患者出院后,让患者获得了更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6 个月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周冬梅[4]等学者提到这一点。PFCC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对患者出院后药物服用、饮食控制、血压监测都进行了定期随访指导,及时给与相应的鼓励,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研究报道个性化护理能有效缓解终末期肾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9],本研究表明PFCC 护理模式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更为明显,医护、家属、患者三方的沟通能帮助患者获得更多的信心,及时解决心理困难,对情绪稳定有帮助[10]。

综上所述,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病患者采用PFCC 护理模式后能有效提升患者生活治疗和自我管理能力,有效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在临床有一定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维持性医护家属
八段锦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有效性的meta分析
医护一体化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护理干预效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抗疫医护共赴樱花之约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人文关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破茧而生 近代中国女西医护的养成之路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