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惠济区青少年体力活动、饮食习惯与体重关系研究

2020-09-05 02:40周艳杰樊宗山王明杰郭玉江
四川体育科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饮食习惯体力体质

周艳杰,樊宗山,王明杰,郭玉江

郑州市惠济区青少年体力活动、饮食习惯与体重关系研究

周艳杰1,樊宗山1,王明杰1,郭玉江2

1.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体育教学部,河南 郑州,451450;2.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郑州,450044。

目的了解郑州市惠济区青少年(高中生和大学生)体力活动的现状、饮食习惯,分析影响其体重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体力活动量表、青少年饮食习惯问卷对随机抽取的郑州市惠济区高中3所,大学1所共计:1040人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青少年的超重或肥胖检出率(36.3%)显著性高于女性青少年(17.0%),高中生的超重或者肥胖的检出率(25.4%)低于大学生的超重或肥胖检出率(29.5%);影响高中生和大学生体重的影响因子不同;性别一项对高中生和大学生体重的预测具有贡献,饮用汽水饮料频率、是否讨厌某种食物及低强度的体力活动水平对大学生的体重具有预测贡献。结论郑州市青少年(包括高中生和大学生)肥胖检出率比较高,男性青少年的肥胖情况尤其严重;改变大学生的饮食结构,增加低强度的体力活动频率等是改善大学生体重的有效手段。

青少年;体力活动;生活方式;体重;体质健康

有研究证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逐年下降,体重却稳步上升。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状况关系到国家的昌盛民族的复兴和一个家庭的幸福。为了改善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7年颁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该政策出台之后,青少年的体质状况有所改进,但是效果并不显著[1]。党的十九大之后,为了进一步促进青少年体力活动,体育总局、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共青团中央又联合出台了《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此计划于2017年11月28日印发并实施[2]。为了解这些政策出台之后青少年体质健康现状及青少年的饮食习惯,探究体力活动与饮食习惯及体重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试图通过对高中生和大学生体力活动、饮食习惯的对比研究,揭示体力活动、饮食习惯对体重的影响,进而为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成长和以后有关政策的出台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1 样本与方法

1.1 调查样本

本研究于2019年3月在郑州市惠济区3所高中和1所大学中发放调查问卷1040份,其中高中生488人,大学生482人,男生524人,女生446人。

1.2 方 法

1.2.1 抽样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郑州市惠济区随机抽取3所学校,其中高中3所、大学1所。在调查问卷发放之前,工作人员将本次调查的目的,调查的内容及填写要求对学生一一讲述,在自愿的前提下对被调查者进行调查。根据调查内容的限制,本次调查排除了身体残疾、智力障碍及精神状况异常者。

1.2.2 调查问卷 本研究使用了体力活动量表(IPAQ)(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短卷作为体力活动的调查工具,IPAQ问卷包括长卷和短卷,是由国际体力活动工作组于2001年制定,2004年曲宁宁等人根据我国国情将其修订[1]。此问卷简单的将体力活动分为步行、中等强度和高强度,被调查者要求详细记录这一周的活动频率和每天累计时间。根据MET赋值计算其活动水平等级。

青少年饮食习惯调查问卷采用的是由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所编制的《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高中和大学组),此问卷主要包括人口社会学资料和与饮食、日常生活习惯及身体形态和学业成绩自评等生活方式相关的调查[3]。其中,体重是引用身体质量指数(BMI)来衡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青少年体重评分标准来衡量其身体形态,其中,正常范围为18.5≤BMI≤22.9,BMI<18.5为偏瘦 BMI>22.9超重或肥胖。

1.2.3 质量监控 在调查问卷发放之前,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了严格的培训,介绍了本次调查的目的和流程,讲解了调查问卷填写的注意事项、填写方式及填写要求。现场调查,现场回收。

1.2.4 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了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调查之前,利用互联网和中国知网查找相关资料,整理整个研究的思路和调查内容,制定调查问卷。问卷回收之后,应用数理统计法对其进行处理。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描述性统计用均数±标准差或百分比,组间差异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体力活动和生活方式对体重的影响分析采用的Logistic回归分析,以a=0.05为检验标准。

2 结 果

2.1 不同组别青少年体重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男生超重或者肥胖的检出率为36.3%,女生为17.0%,男生超重或者肥胖率明显高于女生,且两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p<0.001);高中生超重或者肥胖的检出率(25.4%)低于大学生的超重或肥胖检出率(29.5%),差异并不显著;父母受教育程度、自我学业评估的好差及学生是否住校对青少年的体重影响不大;青少年对自身体型的评估相对客观、准确,对自己体型不满意的超重或者肥胖的检出率(47.7%)显著性的高于体型评估良好的检出率(16.9%)。

表1 郑州市不同组别青少年体重情况比较(%)

2.2 青少年体力活动现状

对高中生和大学生体力活动现状进行了对比研究,从表2可以看出,高中男生高强度的体力活动比较多,高中女生参与高、中、低强度的体力活动频率差异不明显;男大学生高强度的体育活动比较多,女大学生参与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比较少;总的来说,在中等强度体力活动的参与度上高中生和大学生存在着差异(p<0.05)。

表2 大学生与高中生总体力活动水平等级

2.3 青少年饮食习惯现状

在过去7天里,详见表3,高中生和大学生在饮用汽水饮料、吃甜点、吃西式快餐、喝酸奶(豆奶)等的频率及是否吃早餐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异。高中生和大学生的饮食习惯良好,经常吃早餐喝酸奶,对汽水饮料的饮用和甜点、西式快餐的食用较少。他们没有明显的偏食和挑食,但是刻意减肥的高中生显著性的高于大学生(p<0.001)。

表3 过去7天青少年日常饮食习惯调查

表4 饮食习惯及对身材管理

2.4 影响青少年体重的线性Logistic回归分析

采用线性逐步回归方法对有可能影响青少年体重的性别、饮食、体力活动等因素进行分析,从表5可以看出影响高中生和大学生体重的影响因子不同。对于高中生,只有性别一项对体重的预测具有贡献,预测值达到了14.5%。性别、饮用汽水饮料的频率、是否讨厌某种食物和低强度的体力活动水平都对大学生的体重具有预测性贡献,低强度体力活动的预测贡献值达到了37.9%,具有非常显著性。

表5 影响大学生体重因素的回归分析

3 讨 论

2005年青少年体质与健康调研显示:“大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提高、营养状况改善,常见病检出率下降的同时,肺活量水平继续呈下降趋势;肥胖检出率继续上升[4]。”2010年青少年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滑趋势得到遏制,但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下滑、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5]。”2014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学生体质健康总体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肥胖检出率仍然较高[4]。有学者指出:我国青少年胸围越来越宽,肺活量却越来越小;身材越来越高,跑得越来越慢;体重越来越重,力量却越来越小[6]。

在本研究中,高中生的超重检出率为25.4%,偏瘦的检出率为18.0%,大学生的超重检出率为29.5%,偏瘦的检出率为15.4%。也就是说,在本样本中,仅仅有50%的青少年(包括高中生和大学生)拥有正常的体型。参照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2011发布的全国青少年超重率,本样本的超重检出率较高。男生的超重检出率显著性的高于女生,可能是因为女生天生爱美,为了身材好而比较注重身材管理。本样本中也检出了15%左右(高中18.0%,大学生15.4%)的偏瘦学生,这也要引起大家的注意,偏瘦也同样会引起身体器官的不正常发育,长此以往会造成脏器的损伤,增加罹患疾病的几率。

在对体重进行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中,性别对体重的预测具有一定的贡献值,这也符合前人的调查结果。近年来男性青少年体重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状态,女性青少年的体重发展比较平稳,但也一直呈上升趋势。由此可以看出,青少年体重增长不是由于身高增高增长带动的结果,而是一个突出的问题[7]。

生活方式是否健康对青少年的体重有一定的影响。在对体重的线性逐步回归中可以看出,低强度的体力活动对大学生的体重具有预测贡献。低强度的体力活动,如走路、慢跑、家务劳动等大都属于有氧运动,只要时间达到了一定的积累,就会引起脂肪的消耗,就能达到减肥效果。饮料汽水的饮用频率及是否讨厌某种食物(偏食)也对大学生的体重具有预测性。饮食的科学性和全面性能够促进人体的健康发展。过多的碳酸饮料摄入影响身体结构的正常发育,不平衡的膳食结构,会增加青少年超重或者偏瘦的几率,这些日常生活方式都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青少年学生还处于身体结构未完全定型阶段,在此阶段,家长、老师应该营造浓厚的体力活动氛围,指导青少年进行合理的体力活动;另外家长和教师有责任给青少年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使其营养平衡;青少年自身要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合理安排休闲时间,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减少视屏时间和坐姿姿态,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好自身体重,从而提升自身体质健康状况。

[1] 张青华.澳门大学时与高中学生体力活动状况的比较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04).

[2] 唐 炎.《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标准》的研制背景、体系架构与现实意义[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8(05).

[3] 史 平,王 丹,等.北京石景山区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教育,2013(01).

[4]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

[5]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

[6]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14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1.

[7] 李金龙,宿继光.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的目标思考[J].搏击(武术科学),2012(06).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Diet Habits and Weight Among Adolescents in Huiji District, Zhengzhou City

ZHOU Yanjie1, FAN Zongshan1, WANG Mingjie1, GUO Yujiang2

1.Physical Education of, He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Zhengzhou Henan, 451450, China;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44, China.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ituation of physical activities and the schedule in everyday eating habits as well as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MI among adolescents, including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students, in Zhengzhou. Methods A total of 1040 students were selected from 3 high schools and 1 university in Huiji District, Zhengzhou with the method of random sampling. Excel was used for data entry and then SPSS was used for data processing. Finall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explore factors affecting body weight. 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 of overweight or obesity in male adolescents(36.3%)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female adolescents(17.0%). The detection rate of overweight or obesity in high school students(25.4%)was lower than that in college students(29.5%). The factors that affected the weight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college students were different. Gender contributed to the prediction of weight in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frequency of consuming soft drinks, whether there was a hatred of certain food, and low levels of physical activity contributed to the prediction of the weight of college students. Conclusion The detection rate of overweight or obesity in adolescents, including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students, was relatively high. Obesity in male adolescents was particularly serious. Changing the diet structure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increasing the frequency of low-intensity physical activity ar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ir weight.

Adolescents; Physical activity; way of living; weight; Physical health

G804

A

1007―6891(2020)05―0061―03

10.13932/j.cnki.sctykx.2020.05.13

2019-10-18

2019-11-18

河南省体育局重点科研项目:全民健康背景下青少年体育与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编号:2018006。

猜你喜欢
饮食习惯体力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七种饮食习惯让大脑老得慢
孩子不良饮食习惯可能和遗传基因有关
远离七种不良饮食习惯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6种“败性”饮食习惯
人类的收留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