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优秀男子单杠动作发展趋势及东京奥运会备战策略

2020-09-05 02:41余文禄罗小红
四川体育科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单杠转体世锦赛

余文禄,罗小红

世界优秀男子单杠动作发展趋势及东京奥运会备战策略

余文禄,罗小红

成都大学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610106。

文章以新规则为导向,采用文献资料法、视频观察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分别对里约奥运会体操比赛、第47届、48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单杠项目决赛运动员成套动作进行统计研究。研究得出:单杠比赛呈现两大集团发展格局;动作组别的合并有利于运动员成套动作的流畅完成;特卡切夫类和科瓦科斯类的飞行动作成为比赛的关键;三、四连接动作串成为发展趋势;中穿转体动作成为主流;下法呈现同类型多样化特征;在保证难度的同时注重完成质量的提升。建议:加强训练的科学化,提高优秀运动员的竞技年限;吃透新规则,平衡好难与美的辩证关系。

东京奥运会;单杠;趋势;策略

单杠曾是我国男子竞技体操的优势项目,2008-2011年期间创造出“4连冠”优异成绩,涌现出邹凯、张成龙等世界名将。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我国体操队遭遇了“滑铁卢”,单项比赛无人取得奖牌。如何在东京奥运周期内实现大反转,是目前体操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同时,里约奥运会后国际体联对评分规则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单杠技术发展呈现更难趋势。在47届、48届世锦赛中邓书弟、肖若腾成功进入决赛,名次虽然比较靠后,但显示出我国男子体操开始了复兴之路。文章以新规则为导向,对里约奥运会、47届体操世锦赛、48届体操世锦赛单杠决赛8名运动员动作进行统计分析,探索东京奥运周男子单杠动作发展趋势与竞争格局,希望能为中国男子体操队备战东京奥运会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文章以里约奥运会体操比赛、4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48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单杠项目决赛8名运动员成套动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视频观察法 分别对里约奥运会体操比赛、4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48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单杠项目决赛8名运动员成套动作进行录像回放,统计运动员计入成绩的有效动作。通过慢放视频,详细观察动作统计的准确性,保证统计资料的可靠性。

1.2.2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CNKI、中国体操协会官方网站,检索2012-2019年内对体操单杠动作技术、动作发展趋势、备战策略等方面的文献,了解男子体操单杠项目发展的世界格局和前沿趋势,为文章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1.2.3 专家咨询法 通过电话和网络分别对长期从事竞技体操训练的教练员和研究的专家进行访谈,了解掌握单杠动作发展的特征。

1.2.4 数据统计法 对收集到的运动员动作,根据国际体操联合会颁布的裁判评分规则,分别对运动员的成套动作进行分类统计和描述统计分析,为文章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支撑。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世界单杠竞争格局分析

单杠比赛是体操比赛中最精彩的项目,上下翻飞的动作特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经过对近几届奥运会的男子体操团体比赛视频进行观察后发现,单杠属于中国男子体操队的弱势项目。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周凯获得单杠项目金牌后,我国男子单杠的竞技水平达到了顶峰,此后国际体联对体操评分规则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特别是空中飞行动作以及连接动作的改变对单杠项目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如荷兰的佐德兰德、德国的汉布钦、美国的莱瓦、米库拉克、克罗地亚的瑟比克和日本的内村航平等优秀运动员在单杠项目的优秀越来越明显处于第1集团。佐德兰德以大空翻动作连续包揽多次奥运会世锦赛冠军,被称为“空中飞人”。克罗地亚、瑞士、巴西等国运动员紧随其后形成第2集团。中国队运动员在近几年能够进入决赛的运动员寥寥无几,2018年世锦赛仅有邓书弟、肖若腾进入决赛,男子单杠项目所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

2.2 成套动作选择特征分析

2017-2020版国际体操联合会颁布的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规定,单杠项目必须包含“有或没有的悬垂摆动动作、飞行动作、近杠动作及阿德勒动作和下发动作”等4个动作组别的动作。

2.2.1 悬垂摆动类动作分析 悬垂摆动类动作属于第1动作组别,所有动作由回环摆动及其转体动作组成。据表1所示,3届世界大赛中,使用了8个(类)难度动作。其中,向后大回环360°(C)、540°成扭(D)和邹利敏(C)3个动作位列前3,分别占到39.47%、13.16%、15.79%。从里约奥运会看,这3个有效难度动作的使用频率更加突出。在东京奥运周期内的比赛中运动员还采用了向前大回环转体360度成扭(D)、扭臂大回环(D)、屈体后回环(C)、捷式大回环(D)等几个动作。这类动作的使用本质上还是编排规则的要求,运动员在动作的使用上都比较趋于一致,而且在成套动作的完成中多用于连接过度使用。

表1 第Ⅰ组别动作使用情况统计一览表

2.2.2 飞行及连接动作分析 飞行动作是单杠项目的亮点,其空中飞行、上下翻飞的动作吸引观众的眼球,常成为比赛的高潮,其动作的完成也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标志。从表2统计看,各种形式及转体的特卡切夫类动作,马尔凯洛夫类动作,后空翻类动作是飞行类动作的主流,共包含了15个(类)动作。其中分腿特卡切夫或转体360(C/D),占19.8%、直体特卡切夫或转体360(D/E),占26.73%、马尔凯洛夫或转体180°(D/E),占15.84%、后団两周及转体360°/720°(D/E/H),占20.79%、后直两周及转360°/720°(E/G/I),占12.87%等动作使用频率比较高。各种身体姿态及转体的特卡切夫类、马凯洛夫类、后空翻两周类动作是飞行动作的高频动作,而且该组别是最能体现运动员竞技实力的重要动作,代表着单杠项目发展的趋势。

如佐德兰德、汉布钦、米库拉克、瑟比克、内存航平等优秀运动员在飞行动作的选择上都各有特色,在里约奥运会、47/48届世锦赛中但都首选卡西纳、科瓦科斯转360°等高难动作,而且越来越多的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科瓦科斯类动作,预示着高难动作的发展将成为飞行动作的重点,而且呈现出加难趋势。

表2 第Ⅱ组别动作使用情况统计一览表

按照2017-2020版新周期规则中单杠加分规定,飞行动作+飞行动作将可以获得连接加分。C+C组或以上(反之亦然)=0.1分,D组或以上+D组或以上(反之亦然)=0.2分。而在此之前,杠上+飞行的连接动作也可获得0.1的加分。(据表3)3届大赛的运动员以2连接动作为主,共有9串,3连接动作有3串,4连接动作有1串。里约奥运会中由于规则导向问题,运动员还多采用“杠上+飞行”的连接串,且均采用中穿转体动作接空翻动作,共有10串。里约奥运会后运动员迅速转变成“飞行+飞行”的连接串。47/48届世锦赛共有12人次使用了不同动作的连接串。使用频率最高的为“直体特卡+分腿特卡+分腿特卡转体180度”“卡西纳+团身后空翻两周越杠”“分腿特卡切夫+分腿特卡切夫转体180°成反握”3个连接串。从表3中看出,特卡切夫类动作在连接动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绝大部分的连接串都是“特卡切夫+后空翻、特卡切夫+特卡切夫类、后空翻类+后空翻类”的飞行连接成为京东奥运周期比赛的主流选择。而超高难度的“卡西纳+团身后空翻两周(G+D)”连接动作,在目前的比赛中仅有荷兰的佐德兰德能够在比赛中使用出来,这也是他在他单杠项目中称为“空中飞人”的原因。

表3 连接动作使用情况统计一览表

2.2.3 近杠类动作分析 近杠动作及阿德勒类型动作,在新版规则中有42个动作,3届大赛运动员共使用12个(类)动作。正掏转体540°、中穿转体360°、中穿转体180°、反掏转体360成为该组别动作的核心动作,分别有7/19/22/10人次使用,分别占9.86%、26.76%、30.99%、14.08%。这一类动作多为短半径和反肩动作,对运动员肩关节的柔韧、力量和控制要求较高,在比赛中这类动作也是比较容易被扣分的动作。据表4,中穿类动作3届比赛共使用了43人次,占60.57%。在里约奥运会中中穿动作由于可与空翻动作连接使用获得连接加分,深受运动员青睐。在新周期中这一趋势依然没有改变,使用频率远远高于其他动作。

表4 第Ⅲ组别动作使用情况统计一览表

2.2.4 下发动作分析 下法动作是成套动作的最后1个动作。据表5,3次大赛运动员只用了3个动作,且为直体后空翻两周基础上的不同转体动作。其中,后直两周转体720度旋下(E)均超过60%的使用率;其次是后直两周转体360度旋下(D),占29.17%;而后直两周转体1080度旋下(F)仅有1人采用,占4.17%。在下法动作中使用F组及以上动作的运动员比较少。“站稳夺牌”的规律,要求运动员落地非常稳。因此,绝大多数运动员都不会使用太高难动作,以稳定完成为标准,在东京奥运周期内这一规律也不会有较大的改变。

表5 第Ⅳ组别动作使用情况一览表

2.3 运动员成套动作及成绩分析

表6 运动员成套动作及成绩情况一览表

一套现代单杠动作应由不同的握法交替完成的连续流畅的近杠和远杠的摆动、转体、飞行动作组成,以展示该项目的全部潜力[1]。据表6,里约奥运会单杠成套难度平均为6.91分,平均连接加分0.2分,平均动作难度为4.21分,7分以上成套动作有3人,德国的汉布钦和美国的莱瓦达到了7.3分,难度位列第1。所有运动员成套动作中,F组以上动作有10个,人均达到1.3个。47、48届世锦赛运动员的平均难度为6.19分,平均连接加分在0.1分左右,平均动作难度为4分。在里约奥运会结束后国际体联对评分规则的修改,使得运动员不敢冒然上难度,两届世锦赛的动作难度均无人上7分,F组以上动作也有10个,人均0.6个。由此看出,东京奥运周期内的两届世锦赛运动员均比较保守。

从完成情况看,里约奥运会平均E分为8.059分,47届世锦赛为7.525分,48届世锦赛为8.041分。奥运会后的世锦赛是各国新规则的首秀,也是锻炼运动员的比赛,因此动作的完成质量普遍不高。从每名运动员的最后得分看,想要在比赛中夺得奖牌其总分应该接近或超过15.00分。从运动员成套动作看,单杠项目能够获得奖牌的,都能够进行大空翻类动作,并且能够连接完成,例如佐德兰德、汉布钦、米库拉克等运动员他们均能完成卡西纳、科瓦科斯及其转体类动作,这类动作在目前的规则导向下是比较受青睐的。

2.4 单杠动作发展趋势分析

2.4.1 高难飞行动作体现竞技实力 从统计的动作来看,里约奥运会8名运动员共完成了34个空翻动作,47届世锦赛共完成35个空翻动作,48届世锦赛共完成38个空翻动作,占据了运动员成套动作的50%。特别是特卡切夫、科瓦科斯两大类飞行动作,成为运动员成套编排的首选。瑟比克(克罗地亚)、邓书弟(中国)、肖若腾(中国)成套动作中使用了4个、古巴的拉迪使用了5个特卡切夫类飞行动作,其动作难度从D组到F组。而佐德兰德(荷兰)使用了4个、宫地秀享(日本)使用了5个科瓦科斯类飞行动作其难度从D组到I组,飞行动作的完成将是单杠项目竞技实力的一种体现。

2.4.2 多数量连接串成为发展趋势 近3届大赛中共完成了13个连接串,其中2连接9串,3连接3串,4连接1串。里约奥运会中有5类杠上接飞行的连接,而到了47、48届世锦赛有8类连飞行接飞行的连接,连接串类型增长了近一倍。里约奥运会共完成12串连接动作,47届世锦赛共完成5串连接动作,48届世锦赛共完成7串连接动作,在新周期内连接串数量在逐步增加,预计到东京奥运会时将会与前一届奥运会完成数量基本持平。连接动作的完成数量、完成质量以及连接动作数量将在东京奥运周期内成为一种趋势。

2.4.3 完成质量决定比赛结果 “难与美”一直是体操比赛的矛盾体,如何辩证的定位两者的关系和比例是各个国家运动员所追求的极致。里约奥运会为8.059分,47届世锦赛为7.525分,48届世锦赛为8.041分,3次世界大赛的完成平均分差距达到了0.5分。而从运动员的D分和E分来看,D分具备6.5以上的运动员具备争夺奖牌的实力。里约奥运会时,运动员整体难度水平在6.9分,而新周期内世锦赛难度水平在6.1分,其分差达到0.8分。但是观察赛次大赛前3名运动员成绩来看,要获得金牌D分是关键,奥运会难度水平至少要达到7分以上。新周期内运动员难度水平并不太高,特别是47届比赛中克罗地亚选手瑟比克其难度分并不是最高的,完成分获得全场第2高分,8.033分。48届世锦赛中的内村航平、米库拉克其完成分达到全场最高,其难度分仅有6.4分、6.1分。由此可以看出,在新周期内成套动作的完成质量才是比赛王道。

在新周期内,评分规则的在修改其实质是对运动员成套动作编排的一种引导,如何使成套动作更加流畅,完成更加稳定,难度更加精彩,给裁判员留下较好的影响至关重要。在东京奥运周期内,比赛的奖牌的争夺更多的是完成质量的较量,努力做到“保难度、提质量”[2]是新周期运动员的重中之重。

2.5 东京奥运会备战策略分析

2.5.1 正确处理好难度和质量的辩证关系 国际体操联合会颁布的2017-2020版竞技体操评分规则,对新周期内体操运动的格局带来了较大的影响[3]。因此,备战东京奥运会中国体操队应该深入理解新规则、吃透新规则,特别是动作难度、组别的变化,在编排上既要突出中国特色,又要符合国际审美趋势。从各个国家看,欧美国家与亚洲国家的动作选择与编排特征区别较大。但是同属亚洲的日本在动作编排、动作难度、风格等模式上已经趋于欧美化,其完成质量比较突出,在新周期世界大赛中占有一席之地。此外如克罗地亚、古巴、瑞士等国家也开始崭露头角,成为单杠项目奖牌的有力争夺者。

2.5.2 提高训练的科学化,加强新老队员衔接 单杠项目在北京奥运会时曾是我国的优势项目,邹凯、张成龙等运动员曾以7.9的D分在世界大赛中为国争光。伦敦奥运会后我国队员能进入单杠决赛的寥寥无几,直到2018年的48届世锦赛邓书弟、肖若腾在决赛中获得第6/7名。在这种处境下加强各项目新老队员的衔接,特别是如何提升科学训练的水平,延长优秀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以老带新,挖掘符合新规则需求的新型全能型复合人才,提高体操训练的“经济效益”成为我国体操队突破的重点[4]。

3 结 论

里约奥运会后国际体联对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的对体操项目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动作组别的变化使得运动员成套动作的编排更加流畅。在奖牌的争夺战中德国、荷兰、美国、克罗地亚、日本形成第1集团,古巴、瑞士、巴西、俄罗斯、中国成为第2集团。从动作特征上看,运动员采用F组以上高难动作,发展3、4连接串,加强落地稳定性,注重难与美的辩证关系成为东京奥运周期单杠项目发展的新趋势。

东京奥运周期我国男子体操开始复苏,有邓书弟、肖若腾等优秀选手进入单杠单项决赛,孙炜、林超攀等也参加全能单杠比赛。同时,动作难度不高,完成质量不稳定,新老运动员的衔接等问题也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处理好难与美的辩证关系,提高训练科学化,加强新老队员衔接,延长优秀运动员竞技年限。里约“滑铁卢”所带来的阵痛期已经淡化。在48届世锦赛和青奥会上,我国队员展现出王者风范,在预赛第1轮就全部获得东京奥运会资格,这一切都表明中国体操正蓄势待发。

[1] 国际体操联合会.2017-2020年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S].2017.

[2] 刘敦晓.东京奥运周期世界男子单杠动作发展趋势[J].福建体育科技,2018,37(04):43~45+55.

[3] 左 成,陈礼贤.从近四次规则变化透视男子竞技体育发展方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01):117~119.

[4] 何 俊.里约奥运会中国体操队失利分析及备战东京奥运会对策[J].体育科学,2017,37(04):87~97.

[5] 余文禄.里约奥运会单杠决赛难度动作选择特征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7,31(02):64~68.

[6] 冯德森,余文禄,赵元吉.世界优秀吊环运动员成套动作编排特征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8,37(01):42~47.

[7] 余文禄.里约奥运会体操比赛单杠项目成套动作特征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7,36(04):66~69+116.

[8] 何 俊.里约奥运会男子体操竞争格局分析——兼谈东京周期中国男子体操发展方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05):107~116.

[9] 王文生,王伊佳,赵艺杰.第4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比赛竞技实力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30(04):362~365.

[10] 邱腾飞.世界男子自由体操成套动作选择与编排研究——基于2017-2020年体操规则体系的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7,33(06):89~94.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World Men's Horizontal Bar Movement and the Preparation Strategy of the Tokyo Olympic Games

YU Wenlu, LUO Xiaohong

Physical Education of, Chengdu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106, China.

The article is guided by new rules and uses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video observation, and statistical methods. The statistical research on the athletes' complete sets of men's horizontal bar competitions in the gymnastics competitions of the Rio Olympic Games and the 47th and 48th World Gymnastics Championships was conducted. The study concluded that: The horizontal bar competition 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the two major groups; The combination of action groups is conducive to the smooth completion of the athletes' complete set of actions; The flight elements of Tkatchev and Kovacs became the key to the competition; The third and fourth connection action strings have become the development trend; The adler elements became the mainstream; The dismounts have become the same type of diverse features;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quality while ensuring the difficulty. Suggest: Strengthen the scientificization of training, improve the competitive years of elite athletes; thoroughly understand new rules and balance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ardship and beauty.

Tokyo olympics; Horizontal bar; Trend; Strategy

G832.3

A

1007―6891(2020)05―0081―06

10.13932/j.cnki.sctykx.2020.05.18

2019-10-12

2019-10-30

猜你喜欢
单杠转体世锦赛
爵士啦啦操“跳跃类难度”动作运用分析——以2019年啦啦操世锦赛前六名为例
泡泡耍单杠
星问答
单杠上的大爷们
难固定、易脱落、隐患多 家用单杠不是神器是凶器
我与单杠的“爱恨情仇”
转体桥大直径球面平铰底部混凝土密实度控制
某混合梁转体斜拉桥称重及配重研究
T型刚构桥梁转体系统设计
从近三届世锦赛成绩看我国高尔夫竞技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