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还是“不迷茫”

2020-09-06 13:20唐珍珍
参花(上) 2020年10期
关键词:背景图形

摘要: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海明威的《白象似的群山》的“迷茫”主题。但是,小说的主题并非一直都是“迷茫”。本文借用认知诗学中图形—背景理论,对《白象似的群山》中图形与背景的动态转换进行分析,推出小说主题并非一直是“迷茫”的,而是由“迷茫”转为“不迷茫”,也展现了女性在理想和现实挣扎中的自我成长的过程。

关键词:图形—背景 迷茫 不迷茫

海明威的《白象似的群山》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其主题一直是文学评论界的焦点。国内学者从零度结尾的写作手法、冰山一角的叙事风格、认知隐喻、概念整合、语用策略,以及伦理困境等角度分析了这部作品“迷茫”的主题。然而,真的“迷茫”吗?笔者借助认知诗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对该小说进行分析,试图通过动态的图形—背景转换来分析小说的图形化,重新探索小说主题的意义。

一、《白象似的群山》中图形—背景的刻画

该小说围绕着一个美国男人和女孩而展开,讲述了他们在火车站候车的一段经历。他们悠闲地喝着酒,聊到了“白象”,还因为“手术”而情绪失控。小说最后戛然而止,无声的结尾却蕴含了有声的态度。

(一)小说对话的图形化

图形—背景理论源自心理学,由丹麦心理学家Edgar Rubin提出,并被格式塔心理学家们进一步发展形成。该理论提出:我们看到的东西都是由背景和图形共同构成,容易辨认、引人注目的事物被当作图形,不容易辨认、不引人注目的事物则被当成背景。熊沐清认为图形的突显和背景的弱化实现了积极而动态的文本阅读过程。米卫文也认为:阅读文学作品是读者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注意焦点,在图形与背景之间做出选择并紧跟图形的认知过程。这种认知有选择性,会随着故事的发展、叙事的方式和关注点的变化而变化。读者就是通过不断地构建图形来实现对信息的感知和对小说的理解。

小说《白象似的群山》构建了男女主人公、白象、酒、手术和周边环境等图形和背景交替的画面。纵观整个小说,小而具体的男人和女孩之间在火车站的对话充当了小说的图形,大而泛的周围环境则成了小说的背景。那么,男人和女孩的对话是如何实现图形化的呢?

首先,笔者以海明威的英文小说为研究文本,采用文体统计的方法对小说篇幅进行了统计。该小说总共1576字,而对话内容(直接引语)却占到了1000字。那么,对话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整篇小说的图形,达到了引起读者注意的目的。对话是动态的,那么小说的图形也就随着对话内容而变化着。

其次,“河谷”“山岗”“车站”“房屋”等是大而泛的周围环境,形成了图形—背景理论中的背景,突显了美国男人和女孩聊天的相对小而具体的动态完整特征图形。

(二)“白象”和“手术”的图形化

男人和女孩谈论了天气、山、酒、白象、手术等,但提到最多的是“白象”和“手术”。那么“白象”和“手术”也就依次突显出来,作为对话中的图形,其他则隐为背景。为什么提“白象”?什么“手术”呢?

起初,女孩心情不错:她远眺白雪延绵的山,说群山看上去像一群白象。女孩的动作和话语作为图形聚焦了读者的注意力,图像化了女孩的美好希望。男人和女孩第一次提到“白象”时,男人漫不经心的回答在女孩心中种下了不满的种子。他们第一次因意见不合而起了争执。女孩选择忍让和退步,她转移话题停止了争论。可是,他们很快又因品酒而不悦,女孩第二次提到了“白象”。男人只是简要地认可了女孩,而女孩却自我否定起来。女孩想得到男人肯定的回答便第三次提到了“白象”。从女孩的自信,到疑惑,到自我否定,体现了女孩从抱有希望,到不确定,到逐渐屈服。“白象”到底代表了什么呢?为什么让男人如此抗拒,让女孩如此不知所措?

随着故事的发展,读者的注意力渐渐地聚焦在“手术”上。在第二次提到“白象”女孩自我否定后,男人终于表达了真实意图:“那实在是一种非常简便的手术,吉格”“甚至算不上一种手术”。读者的注意力渐渐地聚焦在“手术”上。“手术”作为图形突显出来,其他的东西则隐身为背景,让读者不禁思考:这到底是什么手术呢?图形化的信息让读者在阅读时对故事进行了重新的梳理,为什么他们会在车站,为什么作者会写到白象,为什么他们会产生矛盾,为什么他们要做“手术”。

接下来,女孩没有回应,她只是看地板很长时间地思考该怎么办。男人则喋喋不休地诱劝着女孩做“手术”。越是极力劝说,越是突显焦急情绪。女孩犹豫不决,几经劝说还是没能下定决心,男人因此说: “我以为这是最妥善的方法,但你本人不是真心想做,我绝不勉强。”然而,他却未打消自己的念头,他心中并不迷茫,继续强调“手术”的必要。女孩显然没被说服,她质疑如果她去做了,男人会不会像从前那样爱她。即便男人给出了承诺,女孩还是不确定。接下来,女孩终于打破了沉默,一度想要尖叫,不愿意再继续对话。男人和女孩矛盾的不断升级得到了聚焦。其实女孩心里已有了主意。海明威没有给出明确的故事结局,不知道最后“手术”做了还是没做,他们何去何从,可女孩终究心里面认识清楚了男人和现实,而只有在清楚了的前提下才能做出改变。

二、“迷茫”轉向“不迷茫”的主题探究

结合认知诗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笔者对《白象似的群山》进行了动态的图形化分析。分析表明,小说中所谓的“迷茫”主题并不是贯穿始终的。

首先,从对话的内容来看,图形从女孩隐晦地说着让人费解的“白象”转移到男人明确地提出“手术”上,故事情节由起初的不清晰变得越来越清晰。

其次,女孩从疑惑到自我否定到失望生气,再到最后的坦然,也体现了女性心理成长的过程——变得越来越通透和坚强。最后能够强颜欢笑实属不易。她明白:企图改变别人、寄希望于别人是没有出路的,唯有改变自己和从容对待才是出路。不管结局如何,女孩已经下定决心要坦然面对。与之对比,男人对待“手术”的态度从未迷茫,他一直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想让女孩干什么。

再次,小说开始并未提及男人和女孩的身份信息,而是简单地称他们为“男人”和“女孩”,但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知道了女孩叫“吉格”,这个名字在故事中突显出来,紧紧抓住了读者的眼球,让人猜想这名字代表了什么,为什么开始不提及,既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感,又让读者有了更清晰的画面感。从无名到有名,女孩的身份从背景转化为图形,同样也是体现了从不明朗到明朗的转换。

最后,小说开头提到了等火车,结尾再次提到火车即将到来。火车终是要来,这毫不含糊,从最开始四十分钟的等待到最后只剩下五分钟,从犹犹豫豫到该走就走的决然,都体现了小说的主题由“迷茫”向“不迷茫”的转换。

三、结语

以上探讨是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分析《白象似的群山》的动态图形转换过程,进而得出该小说的主题并不是一直“迷茫”的,而是从“迷茫”向“不迷茫”转变,同时也展示了女性在理想和现实中挣扎成长的过程。

參考文献:

[1]陈洁.解析《白象似的群山》中的“零度写作” [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3): 56-58.

[2]丁丽军.《白象似的群山》与“冰山原则”——海明威小说艺术特色探析[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79-82.

[3]海明威短篇小说集[M].陈良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4]郎晓娟.评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的叙述视角[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1): 84-86.

[5]米卫文.从认知诗学视角看海明威《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的主题[J].外国语文,2010(10): 22-25.

[6]倪丽萍.解读《白象似的群山》中的伦理困境[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3(7):62-65.

[7]唐景春.概念整合理论对《白象似的群山》的解读[J].外国语文,2013(3):51-53.

[8]熊沐清.认知文学研究最新成果荟萃——《牛津认知文学研究指南》述要[C].外文出版社,2018(7):21-46.

[9]熊沐清.语言学与文学研究的新接面[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4):299-305.

[10]熊沐清.从解释到发现的认知诗学分析方法——以The Eagle为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5):448-459.[11]徐婷婷.《白象似的群山》视点差异解读 [J].外国语文,2014(2):39-43.

[12]叶思琪.《白象似的群山》中的荒原式美学主题——以“象”“山”隐喻为载体[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8(3): 8-10.

[13]张婷婷.皑皑冰山,只露一角——谈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的叙事策略[J].牡丹江教育学报,2014(5): 17-18.

[14] Rankin, P. Hemingways 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 Explicator[J].2005(4): 234–237.

[15]Rizkiyani, F., & Lutfiyana, F. Darkness of Love as Portrayed in Hemingways 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 [J]. The Journal of English Language Studies,2017(02) :132–140.

(作者简介:唐珍珍,女,硕士研究生,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应用语言学)(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背景图形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黑洞背景知识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分图形
找图形
背景链接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