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

2020-09-06 13:34徐纪枫
传媒论坛 2020年10期
关键词:新闻传播

徐纪枫

摘 要:在当代新形势、新特点之下,互联网行业有了飞速的发展。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也带动了其他行业,尤其是新媒体时代。现阶段的媒体时代是由媒体与新媒体相互交融,这已经成为了当代媒体行业的一种特点,如何能使媒介融合的时代得到更好的发展,企业和社会要求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人才,因为只有通过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才能促进当代社会的发展。本文重点论述了媒介融合时代对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及培养策略,使其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发展有贡献的人。

关键词: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素养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0-00-02

一、引言

现阶段,计算机技术的深入发展,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的单一媒体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媒介融合成为了當下社会的一个发展特点,这也对整个媒体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要求。基于此,对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也应当采用一定的培养方法,调整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策略,输送合格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这也是国家、社会、企业的迫切和重点希望。

二、媒介融合的特点

媒介融合具有三个重要的要素。第一,要从经营和运营的角度进行出发,要融合传统和新型的媒介平台,为了获得经济利益以及较大的名气,利用不一样的媒介平台和不一样的传播方式对最新时事进行报道。第二,由于时事报道的方式不一样,在媒介融合时代,信息来源的途径也发生了变化,采用不一样报道方式,是为了在符合当代发展下,展现最好的信息传播效果。第三,确立受众和媒介之间的关系,由于现阶段,公众的参与力度越来越高,因此媒体所创造的内容要更符合公众的要求并延伸到公众群体之中。

融合需要改变不同的理念,特别是针对一些早期的新闻观念需要做出改变,新型的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人才成了当下社会的需求。同时,由于媒介融合,公司的运行体系以及组织形式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一巨大变化导致了工作流程不同以往。因而,需要工作人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一问题。比如:在早期的媒体中,传统的纸媒都是通过文字和图片进行传播的;而电视主要是根据影音、视频、图像等进行传播的。而随着媒介的不断融合,其技术手段也由单一性发展为多样性,改善了早先的局限性。在早期,媒体的企业组织和工作流程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彼此是不相关的。媒介融合改善了这一状态,要求不同的媒介要拥有不同的技术手段以及所有的媒介形态,要建立新的一个工作流程,打破传统不相干的局面,因此。对新闻传播的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

三、新闻传播人才的教育现状

(一)东西部发展不均

东西部地区的发展不均衡,在教育方面亦是如此。众所周知,西部的自然资源丰富且区域平坦辽阔,但是由于受到经济、人文等不同因素的影响,西部地区并没有东部地区的教育发展快速,其制约性导致新闻教育也具有滞后性。不论是新闻传播人才、还是新闻教育知识,其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阻碍了西部地区新闻传播的速度,并且媒体的人力资源质量也滞后,严重阻碍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速度。

(二)教育资源不足

在现阶段,教育资金的比重是不平衡的,差距也是比较明显的。虽然连续几年许多省份的教育投入呈现增长的状态,但是,由于一些经济薄弱地区教育投入,并不能满足实际的发展需求。且有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模式比较简单,脱离了当代社会的实际发展,甚至有些学校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并没有完善教材的改革,因此出现了实际教育与当前经济脱离,人才流失量大,实际需求短缺的现象。

(三)数量与质量不符

正是很多高校看准了媒体时代的发展速度,许多高校的新闻教育专业非常重视学生的数量,但是由于严重注重数量过快发展的同时,却忽略了教育的质量。因此,育人与用人的出现了矛盾。因为其教育理念和目标没有严格的形式,学生的课程设置、质量均出现不少问题,因此,企业无法选出适合社会发展的新闻传播人才。

四、媒介融合时代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有效策略

作为国内高校,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是必须的,同时这也是必然要求。因此,高校需要从课程的计划、目标、体系等多个方面,都要有相对应的理论和实践要求,为我国的新闻媒体人才提供最新的教育流程和方向。

(一)调整学科组织

我国的新闻学院应当对学科的组织进行调整,要有不同的教研室,并且学院要将教研室与学科的发展组织相结合,为每个教研室配备不同专业方向的培养设备和培养方针,还可以将不同的教研室和教学平台连接在一起,让教研的方向依赖科研的方向,并且教学的改革要依赖科研的方向。在对学科的进行调整的时候,应当以三个方面为主要目的。

首先,提高专业学科发展的自由,利用专业学科在不同的结构空间中的发展,能够从学科的发展,带动整体的发展。调整总体的教学环境和课程体系的目的,利用不同的角度,发展不同层面的教育体系,构建完整的课程内容。

其次,灵活性的运用教学方法,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发展学生的长处,适应方向性强,提高课程的更新速度,并能将所发生的变化快速调整,不论是教学的目的还是教学的质量,都要适应当代的需求。

最后,提高不同专业和不同学科之间的交融性和互动性,因为当前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人才,社会也对复合型人才的其余门槛有所降低,有效地满足了当代的新闻背景环境,从科学化的系统改善了教育的理念和方针,从客观的角度对人才有了新的要求。

(二)课程改革

现阶段,许多的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课程。传统的教学课程,主要集中的教学是理论方向的研究和学习。因此,要对新闻专业的实践性进行加强,采取一定的教学内容改革当前单一的教学,否则难以在媒介交融时代,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有的放矢的进行。比如,学校可以将课堂与学生媒体相结合,探索出了实验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掌握传统媒体的同时,适应新媒体,实现数字的转型。除此之外,有的学校还要对学生开设一些业务型的课程,比如一些视频的制作或者数字传播的技术。让学生除了学习新闻传播的专业课程之外,还要熟悉其业务的不同,掌握不同媒介的传播途径,学习所需的不同技能,更好的适应媒介融合时代的发展变化和人才需求。

(三)实践改革

国外的高校在新闻传播专业,有着完整的教育体系和教育基地等,学生能够直接进行社会化的平台进行实践。但是,在国内高校,学生在能在校园平台接触实训,而校园平台一般都是独立的个体,记者团、广播站等,媒介平台有着不一样的运营方式,所以很难与学生的教学很难接轨实践。因此,现阶段的高校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也需要重视实践的操作,要让学生真正的在商业运行过程中,在不断实践中加强自身的学习效果,所以学校也应当让学生加强与社会的接触。学校可以和当地的企业合作,联合培养学生的各项实践操作。除此之外,对于学校的记者站和学校的电台、广播等的也应当开辟新模式,加强与学生合作,鼓励商业化运营,迎合社会的需求。

(四)师生的考核改革

在当下国内的高校中,对任职教师的要求侧重教师的学术水平。往往会忽略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因而,招聘的教师很少有新闻传播方面的工作经验,但由于学术的理论门槛相对而言是比较低的,导致教师实践和理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在对教师进行考核的时候,要侧重教师的新闻作品,看重教师的实践经验,力求教师拥有优秀的职业履历。除此之外,针对实践教学课的教师也要注重工作经验,业务能力等实际工作的经历。

对于学生的毕业资格也要有要求。在国内很多学院的本科、硕士生毕业,只需要一篇学术论文即可,这种单一化的标准影响了新闻业的实际创造性。因此,学校可以根据要求对学生的毕业资格评审呈现多样化,不光要对学生的论文进行审核,还应当对学生的实践以及其他方面进行评价,设置不同层次考核标准,建立多元化的培养目标,因材施教的培养不一样的新闻人才。

五、结语

在媒介融合的时代下,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有着新的要求,要具备不同层次的技术手段和不一样的展示平台,拥有全方位的工作素养,成为不可或缺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符合当下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我们应当所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培养模式和经验,根据当地的实际生产活动,满足对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杨振春.浅谈媒体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和培养[J].视听, 2017(7).

[2]甘泉.浅谈媒介融合背景下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J].新闻传播,2016(6):21-22.

[3]陈旭.浅谈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理念与路径[J].科學中国人,2017(24).

猜你喜欢
新闻传播
刍议提升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效果的对策
媒体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探索
新闻类微信公众号的新闻传播价值探析
新闻传播网络化的新途径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与革新路径
当传播遇上新技术,媒体人需怎样的新闻坚守?
运用科技手段提升传播力
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产学对接路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