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鉴赏短文,提升古诗教学效率

2020-09-06 13:33陈红
语文天地·小学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整体短文赏析

陈红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引导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了不少精彩的古诗词作品,这些作品都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教学中若能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赏析古诗词的同时尝试创作赏析类文章,则能促使学生在语言建构、赏析创造、文化理解和传承等诸多方面提升素养,有助于学生成长为全面的人才。

一、整体概析,写出意境

整体概析类鉴赏短文关注的是学生对作品的整体理解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诵读古诗词,理解字面的意思,其次要引导学生尝试了解古诗词创作的背景,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并将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生活经验融入到其中,和作者形成共鸣,在再次赏析后探究作品的深层意蕴。最后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整体感受写成短文,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围绕《竹石》这首作品,引导学生创作整体概析类鉴赏短文,首先结合诗歌的题目,思考一下为何要将“石”加入进去,单单取名《竹》的效果如何。其次还要引导学生说说这首诗歌讲述的是什么内容,阐述了作者怎样的想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若学生能结合自己阅读诗歌的整体感受写一下收获则更好。学生在引导下展开了自主创作的活动,如有学生便整体感受了诗歌的意境,体会到了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写下了赏析文:“这首诗歌展现的是生长在石头中的竹子,虽然生长的环境很艰苦,但是竹子还是死都不屈服,坚强地生长着。这让我不禁想到了人,虽然我们可能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下,但是只要有这竹子的精神,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如竹子挺立破岩一样,傲然于人世间……”在这番创作中,学生对作品进行了整体分析。

整体概析类鉴赏文能看到学生对古诗词作品的整体理解,也能看到学生是否能有條理地展开论述。若发现学生的理解浮于表面,又或者学生的表述过于凌乱,则要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鉴赏能力都得到提升。

二、句意阐释,凸显风格

句意阐释类鉴赏短文考验的是学生文本细读的能力,要求学生围绕某一句诗句进行具体阐述,说说对其语义的理解。此时要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古诗词的创作方法,如对于律诗而言,可以摘取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中的某一个部分展开具体阐述;对于词作则可以按照上下阕来分辨阐述。在这样的分析中,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会更为深入。

以《出塞》一诗为例子,学生可以选择评述前两句,也可以选择评述后两句。对于评述前两句的学生,引导其关注一下这首作品所用的修辞手法,思考一下“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意思是什么,作者是否说的是“秦朝时候的明月”和“汉朝时候的关”,学生在创作鉴赏文的时候初步了解了什么是“互文”的修辞手法,并表达了自己对此修辞手法的看法。对于选择解释后两句的学生,鼓励其了解一下“飞将”指的是谁,了解一下作者带着怎样的情感写下了这两句诗句。这促使学生对咏史诗的特点有了初步了解。如有学生就围绕后两句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其中的内涵。“作者感怀历史,如果这个世界上多一点如飞将军李广一般的名将,那么,就能保护国家的安全。这两句诗表面上写的是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但是从中却渗透出了作者自己想要建功立业的想法。”

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所以在创作句意阐释类鉴赏短文的时候,关注的角度可能不一样,选择的诗句也不一样。这样就促使学生的创作出现千变万化的姿态。此时要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的活动,交流一下自己的赏析结果,并从他人的赏析中获得经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促使其拥有开放的视野,而创作交流活动正好能提升其这方面的素养。

三、特点评说,多维切入

特点评说类鉴赏短文指的是围绕某一个语文要素展开多角度的评析,学生可以从作品的内容情感、语言风格、修辞手法、情感流露等各种角度入手展开分析,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不必刻意强调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创作特点评说类作品的时候,就可以考验学生的实践能力,看到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各个知识点。

在学生学习了《敕勒歌》后,鼓励其围绕诗歌的特点展开评述。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情感呢?你还从哪些诗歌中体会到了类似的情感呢?”“这篇文章从哪些角度入手描写敕勒川呢?它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展现了敕勒川的风貌呢?”“诵读这首诗歌的时候你能体会到诗歌的整体风格吗?作品的语言特点是什么?”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发现这是一首很有特点的诗歌,可以从诸多角度入手展开创作。这样就促使学生找到了评论文的写作方向。如有学生便围绕《敕勒歌》的语言风格入手展开分析:“这首诗歌的字数参差不齐,给人一种自由洒脱的感觉,和那些拘泥于格律的律诗完全不同。诗歌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天比喻成‘穹庐,让人感受到了作者辽阔的胸襟。”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尝试围绕古诗词中用词精美得当、别出心裁的词句展开分析,说说作者的写作特点是什么。这样学生在阅读古诗词的时候会主动关注这些地方,审美赏析能力会得到显著提升。

四、知识解说,提炼意蕴

知识解说类鉴赏短文考验的是学生自主进行知识建构的能力。鼓励学生自主了解古诗词的各种知识点,然后结合作品加以分析,尝试围绕某一个古诗词创作的知识进行创作。学生可以围绕文化知识、写作手法知识、表达方式知识、古诗词趣味知识等进行创作。

《清明》一诗中蕴藏着不少知识点。围绕文化知识,学生可以探究一下清明节的来历,并结合诗句说说为何清明时节会让路人有“断魂”之感,学生还可以探究一下“杏花村”具有怎样的文化意义。此外学生还可以围绕诗歌创作的知识点入手展开阐述,说说这首诗歌运用了哪些意象,如何起到寓情于景的创作效果,思考作者为何在描述清明时节行人状态的时候突然话锋一转,开始写牧童指路的场景。围绕语文趣味知识,学生可以探究一下中国传统节日,写一下除了《清明》以外,还有哪些写清明节的著名诗歌,对比一下它们的异同点。如有学生便结合“清明节”这个传统节日进行创作:“清明节期间,人们踏青扫墓,感受春光的美好,追忆逝去的亲人,这种情感古今皆同。”

要引导学生在创作知识解说类鉴赏短文的同时展开自主建构,将自己新掌握的知识点纳入到完整的知识系统中。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传承并发展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而且自主创作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和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古诗词展开鉴赏文撰写的活动,起到了读写结合的效果,让学生在阅读赏析中获得古诗词知识,在构思的过程中展开内化和自主建构,在创作表达的过程中进行外化和迁移。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会得到全面发展,能更充分地感受到古诗词的奥秘。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新新小学(221011)

猜你喜欢
整体短文赏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KEYS
Keys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十二星座5月整体运程
如何选择整体法与隔离法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短文改错
短文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