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创新模式

2020-09-06 13:30康珠旺姆
公关世界 2020年16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

康珠旺姆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提供了助力,丰富了教学的模式,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补充和完善,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的教育水平。对少数民族的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有利于维持校园的秩序稳定,促进我国民族的团结。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势,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平台,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然而,另一方面也为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对互联网下的思政教学展开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 少数民族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创新模式

一、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维持校园的稳定秩序

通过对少数民族的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维持校园的和谐秩序。相关教育职工需要对各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和配置,公平、公正的对待少数民族的大学生和汉族的大学生,以正确的心态看待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之间的差异,避免对少数民族的大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不良的影响。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加强少数民族和汉族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消除心理上的隔阂,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接受和自身习惯、思想、信仰上都不相同的汉族大学生,使双方能够互相理解,建立友好的同学关系,从而保证校园氛围的和谐和安定。

(二)有利于提升少数民族的素质

我国少数民族的数量和种类都非常之多,然而由于少数民族基本上都分布在比较偏远的区域,当地的教育水平比较落后,并且和外界的联系相对较少,导致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要想有效的缓解这种情况,就必须发展教育,提升少数民族人民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而想要更加迅速的解决这种现状,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通过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促进少数民族的繁荣发展。

所以,通过对少数民族的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觉悟,从而培养高水平的综合素质人才,为少数民族的发展和建设奠定基础,进而提升少数民族的整体素质,促进国家整体的发展,使我国的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都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

(三)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

少数民族大学生使我国大學生群体更具多样性,是汉族人民和少数民族人民之间的沟通桥梁,同时也肩负着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另外,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递者,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我国的高校教育中涉及到一些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契合我国各民族统一的基本国情。

通过对少数民族的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能够对其健康的心理发展产生有利的影响,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促进其独立健全人格体系的形成,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团结意识,提升社会责任感,从而自觉维护国家统一的建设理念,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互联网+”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

(一)互联网完善了教学模式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教育领域也引进了不同的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技术,这种技术能够完善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之处,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料,将教学内容以多个形式呈现出来,如图片、视频、音频、PPT等,大学生往往对这种新奇有趣的动态知识更感兴趣,从而也更容易投入到实际的思想政治教学当中,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针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改善传统教学课堂沉闷的教学氛围,提升教学课堂的活跃性,让学生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真正的学到知识,提升自身的思想觉悟。

(二)互联网丰富了教学资源

在“互联网+”的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地利用互联网对教材之外的内容进行拓展,利用图片、视频等方式丰富学生的视野。除此之外,互联网也为学生进行学习思想政治知识提供了便利,学生可以随时上网上查询学习资料,并且能够通过网络第一时间获取国家的各种政治资讯,能够对国家各种政策的变动及时了解。互联网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进学生更全面的掌握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也为思政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升了大学思想政治教学课堂的质量,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意识。

(三)互联网提供了教学平台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学的教育范围一般只局限于教室当中,大学生要想学习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只有在正式上课的时候才能实现,而互联网改变了这种情况。互联网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平台,也为教师提供了交流平台。由于互联网有着很多突出的特点,具有实时性、共享性等,从而能够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确保教学效果的高效性。高校可以通过互联网根据大学生民族的不同,创建相应的思想政治课程,旨在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

另外,也可以创建学校的微信群、论坛等,增加了少数民族和汉族大学生之间的交流途径,从而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之间友好交流,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避免二者之间出现心理上的隔阂。除此之外,通过设置这些交流平台,教室也能够及时到了解到学生的具体情况,方便教师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教育和引导。

三、“互联网+”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劣势

(一)改变了教学环境

互联网的推广,实现了对教学环境的拓展,使学生的学习渠道变的更为广泛。利用互联网,能够加快信息的传播速度,这也导致了一个问题,很多不良的思想观念存在于网络当中,这些信息可能是虚假的、负面的,然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发育尚未完全,不能完全抵御一些负面信息的影响,从而导致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向不利的方向进行转变,不利于维护我国的民族团结。

(二)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

教师是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互联网在为教师教学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对教师做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的思政教学当中,教师必须要有足够的创新意识,能够及时的接纳一些新鲜的事物,并且能够熟练掌握互联网的运用方式,从而确保互联网能够在思政教学当中发挥出更大的优势,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从而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的政治觉悟,为国家和谐统一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的少数民族人才。

四、“互联网+”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创新策略

(一)改革教学方法

首先,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和学生进行更加密切的交流,实现高效互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上课之前提前准备的一些学习素材等跟同学们进行分享,并且同学之间进行相互的探讨。

其次,在教学课程之外的时间,学校应该设置一些能够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之间关系的活动,增加二者之间的互动机会,如设置一些趣味运动、茶话会、辩论赛等等,这样的活动能够为少数民族和汉族大学生提供多的交流途径,从而促进二者对各自的思想产生认同感,有利于维护校园环境的和谐。

最后,学校可以创建有关于思想政治课程的QQ群、微信群等,一方面实现学习资料的共享,方便大学生进行学习,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进行私下的交流,进行更多的思想互动。

(二)提升教师对互联网的运用水平

首先,高校可以将一些互联网使用技巧引进到教学课堂当中,从而强化教师和学生对互联网的认识,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掌握更多的互聯网使用技巧,从而利用互联网进行更加高效的教学或学习。另外,高校可以创建一些关于互联网的竞技比赛或者讲座等等,针对一些教育水平比较落后的高校,应该组织思政教师去教学设备发达的高校尽心参观和学习,让各位思政教师都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学。

(三)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

高校和教师应该利用互联网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由于互联网加快了各种信息的传递,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很容易受到一些负面信息的影响,所以高校和教师需要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比如,高校可以创建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一些正面的言论和民族信息,从而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进行正面的引导。或者,在教学课堂上教会学生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避免一些不良信息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不利的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国家和谐统一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和教师应该合理的利用互联网的手段,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对其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为民族发展提供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欣然.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行性路径探究[J].现代交际,2020(04):16-17.

[2]徐萍,骆健飞,秦进.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0,22(01):99-101.

[3]雷茂林,李伟,张华岭,朱紫瑞.对新形势下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日常管理方法的探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 2020(01):37-38.

[4]丽华.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掌握的哲学思维——以蒙古族为例[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36):50-52.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
现代大学制度下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创新方向
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调查研究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