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

2020-09-06 13:57林瑞硕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96期
关键词:逻辑思维能力初中数学培养

林瑞硕

【摘要】我国基础教育在改革道路上不断推进着,经历过改革后的基础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数学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科目,初中阶段作为学生人生中重要转折阶段,初中数学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数学知识的传授,同时还需借助数学学习的机会来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可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本文主要对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如何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开展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我国对课程进行改革之后,初中课程的教学方式较之前有了更大变化。初中数学教师对教学模式进行有效创新,并借助现代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能够让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确保学生拥有良好的数学学科素养。因此,初中数学教师需要选择与学生学习相匹配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当中通过数学思考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使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得到增强。

一、初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不足

第一,教学模式不作出改变。现在仍然有许多初中数学教师运用陈旧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过多精力放在传授课本知识以及解题技巧当中,教师习惯性在一节课中给学生灌输过多的理论知识,然后教师再借助一个个数学例题来向学生讲解概念,意图让学生在数学例题的学习中逐渐理解概念,并可以将数学概念转化到实际生活中运用。然而,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没能得到体现,教师只是在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的时间较少,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止步不前。

第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低下。数学知识的抽象性较强,有较多学生认为数学学习难度大,且也有较多学生认为数学枯燥无味。同时因为有较多教师只是运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只是对知识进行表面讲解,并没能够对知识进行深入剖析,这就使得学生在花费较多精力去学习之后,仍然不能真正理解数学知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会明显降低,使得学生没有动力、没有兴趣去学习数学知识。

第三,教学内容缺乏合理性。新时代背景下,数学教材内容也做出一定改变,教材内容在选择上也偏向于符合学生特点的知识,新的教学内容也能够体现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希望能够通过数学教学来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然而现在的初中数学教材当中仍然有很多是继续运用旧教材的知识,改变也只是对数学知识顺序与版块进行了一定调换,但实质内容还是以理论知识居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继续使用传统模式,教师不愿意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这就导致教育机构呼吁教学内容更新,但是实际却迟迟不做出改变,导致数学教学难以取得有效进步。

二、如何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第一,积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若想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就需要先对学生的质疑能力与自主学习习惯进行有效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需要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提出自己的质疑,使得学生能够在质疑过程中进行有效思考,并不断积累所学知识,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举例说教师在进行《垂直于弦的直径》这一课的教学时,先向学生指出“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教师能够让学生思考这句定理的根据是什么,引导学生对该定理提出质疑。然后,教师再让学生用纸剪一个圆,沿着圆的任意一条直径对折,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便能够发现沿着圆的任意一条直径进行对折,直径两旁的部分都可以完全重合,由此可验证该定理。在学生对定理存在质疑的时候,学生带着疑问来学习、操作,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兴趣,还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良好发展。

第二,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传统的教学模式疏忽了学生思维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用进行自主思考,只需要被动地接受教師灌输的知识,长久以往就会让学生产生懒惰思维,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便不能取得任何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观念进行转变,认知到学生才是数学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当中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使得学生的大脑能够得到有效调动。同时,教师尽可能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解决一些问题,使得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举例说数学教师在进行“正弦和余弦”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请每一位同学拿出自己的三角板,分别测量并计算30°、45°、6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在测量后给到足够的思考空间给学生,让学生对测量和计算结果进行充分思考,经过思考后学生很快便会回答结果:不管三角尺是什么尺寸,它的比值都是固定的。善于思考的学生还能够想到,以后在这些特殊直角三角形中,只要明确特殊直角三角形的一边长,就能够通过计算求出其他未知边的长。通过学生的思考,教师不仅能够顺利引入课题,还可以让学生学会思考。

第三,善于运用错误。教师需要在学生犯错后,对自己的心态进行合理调整,并学会在教学当中善用学生犯下的错误。首先在学生犯错时不过多指责,鼓励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进行思考,然后教师在隐瞒犯错学生信息,并取得犯错学生的同意后,在班级中向全体同学阐述学生的错误,让全班学生对错误发生原因与解决办法进行有效讨论,在全班学生的讨论下会有多种解决方法涌现出来,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从错误案例中学会思考,并学会对他人意见进行独立思考,从而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得到良好锻炼。举例说教师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时,教师能够让学生解答“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有部分学生的解答是错误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解题错误进行思考,然后再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解题思路,使得学生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可以及时改正错误,并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确保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综合以上叙述内容可知,现如今初中数学教学还存在教学模式落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低下与教学内容缺乏合理性等不足,教师能够通过积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与善于运用错误等措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主体地位得到显著增强,增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并帮助学生提升自身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添丁.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对策分析[J].学周刊,2020(23):43-44.

[2]李明春.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20(24):104-105.

[3]王世彪.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298.

[4]庄荣召.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251.

猜你喜欢
逻辑思维能力初中数学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