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鸡重要疫病的流行动态预测分析

2020-09-07 08:24杨慧明冯金玲徐美玉张国中
中国兽医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毒株禽流感亚型

赵 静,赵 烨,杨慧明,冯金玲,徐美玉,张国中,

(1.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 海淀 100193 ; 2. 中国农业大学畜禽疫病诊断研究中心,北京 海淀 100193)

持续对严重危害家禽养殖业的重要疫病进行监测和分析,对于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疫病、保障家禽养殖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2019年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 IB)、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IBD)等鸡重要疫病流行毒株、临床表现和防控措施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对这些疫病2020年可能的流行动态进行了预测。

1 H9亚型禽流感(AI-H9)

1.1 流行动态 H9亚型禽流感仍是困扰和危害养禽业的主要疫病之一,特别是冬春流行季节,其发生率较高,由于病毒的易传播性、变异较大以及缺乏必要的局部保护力,因此鸡群很容易感染发病,2020年生产中仍需重点关注和防控。

1.2 流行毒株 近几年,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变异速度加快、毒株也相对更为复杂,目前流行毒株仍属于h9.4.2.5分支(G57基因型),该分支又可细分为a、b和c 三个亚分支,2019年国内分离株中3个亚分支毒株均存在,但以h9.4.2.5a和h9.4.2.5b为主(图1),不同分支毒株之间在血清学上存在明显的差异[1-2]。

1.3 临床表现 雏鸡阶段感染最常发生,如果没有继发感染,一般死亡率较低。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剖检可见喉头和气管的充血、出血、黏液增多;产蛋期感染,主要表现为鸡群有不同程度的产蛋下降;剖检可见喉头和气管的充血、黏液增多,以及卵泡表面充血、输卵管积聚黏稠或稀薄液体。

1.4 防控措施 采取包括精细管理、严控环境、合理免疫和加强监测在内的综合性防制措施。针对饲养管理,应将每项管理措施落实到位,注意减少诱发鸡群应激的因素;针对环境控制,应加强卫生消毒、严格病死鸡无害化处理,最大限度减少鸡群免疫压力;针对疫苗免疫,应通过免疫保护试验筛选与本地流行毒株匹配性更好的疫苗;针对疫病监测,应加强免疫效果分析,同时密切关注流行毒株的变化。

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

2.1 流行动态 2019年IB在一些地区呈现明显的流行态势,给鸡群造成较大损失,发生原因主要与应用的疫苗毒株与流行毒株不匹配或免疫程序不合理导致鸡群本身的防护能力较差有关,2020年需要重点关注。

2.2 流行毒株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IBV)具有易变性,致使变异毒株或新毒株不断出现,2019年IBV国内分离毒株包括GI-19(QX-like)、GI-22(YN-like)、GI-7(TW-like)、GI-13(4/91-like)和GVI-1等几个分支,主要流行毒株仍以QX-like毒株为主(图2)[3]。QX-like毒株与M41等其他毒株存在明显的血清学差异,并且致病性相对较强[4-5]。

2.3 临床表现 雏鸡阶段感染,病鸡主要表现为甩鼻、喷嚏、啰音、呼吸困难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通常有10%~30%甚至更高的死亡率,剖检病(死)鸡可见喉头和气管出血、黏液增多,肾脏肿大、尿酸盐沉积;感染不同阶段的母鸡会对输卵管造成永久性损伤,影响后期产蛋率、造成产蛋下降或蛋品质变差。

图1 基于H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2019年国内分离毒株

2.4 防控措施 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QX-like活疫苗对当前流行毒株保护效果较好[6],生产中可选择QX型或4/91型疫苗联合H120疫苗使用。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

3.1 流行动态 2019年国内鸡群IBD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以15~35日龄的雏鸡群发生最为常见,主要与疫苗或免疫时机选择不当而导致免疫效果较差有关,2020年应重点关注不同类型疫苗的应用效果和变异株引起免疫抑制给生产带来的影响。

3.2 流行毒株 引起临床发病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 IBDV)国内分离株主要以毒力较强的超强毒株(vvIBDV)为主(图3),同时监测分析表明毒力相对较弱的IBDV变异毒株感染也较为普遍,感染后虽少见发病,但会影响其他疫苗的免疫效果[7-8]。

3.3 临床表现 vvIBDV感染,病鸡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腹泻,剖检病(死)鸡可见法氏囊肿大、出血或有黄色胶胨样渗出物;IBDV变异株感染一般不见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剖检感染鸡可见法氏囊明显萎缩。

3.4 防控措施 选择合适毒力的疫苗和恰当的时机进行免疫并注意加强免疫效果监测。关注IBDV变异株给养禽生产带来的影响。

图2 基于IBV S1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2019年国内分离毒株

4 H7亚型禽流感(AI-H7)

4.1 流行动态 2019年H7亚型禽流感在一些地区发生或呈地方性流行,对生产造成明显的影响,主要与流行毒株的抗原性变化和发病鸡群免疫效果差有关,2020年对H7亚型禽流感应予密切关注。

4.2 流行毒株 2019年H7亚型禽流感病毒国内分离毒株仍以高致病性的H7N9毒株为主(图4),部分分离株与主要使用的疫苗毒株存在明显的差异[9]。

4.3 临床表现 雏鸡和育成鸡阶段感染一般会有高低不等的死亡率,剖检病死鸡可见明显的胰腺坏死和多器官出血现象。产蛋鸡相对更容易发生,病鸡主要表现产蛋下降,剖检可见卵泡明显充血、胰腺坏死、输卵管积液。

4.4 防控措施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和环境控制能力,强化疫苗免疫和免疫效果监测,同时要密切关注H7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毒株的变化。

图3 基于IBDV VP 2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2019年国内分离毒株

5 H5亚型禽流感(AI-H5)

5.1 流行动态 2019年H5亚型禽流感零星发生,鸡、鸭、鹅均有感染发病。

5.2 流行毒株 H5亚型禽流感病毒国内分离毒株仍以2.3.4.4分支的H5N6毒株为主(图5),不同地区的分离毒株存在一定的差异[10-11]。

5.3 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产蛋期,感染鸡群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死淘率上升和产蛋率下降,剖检以卵泡变形、软化和输卵管内有黏性分泌物为主要特征。

5.4 防控措施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和环境控制能力,强化疫苗免疫和免疫效果监测,同时要密切关注H5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毒株的变化。

6 其他值得关注的疫病

6.1 新城疫(Newcastal disease, ND) 2019年ND疫情相对较为平稳,主要在一些环境控制能力较差的鸡群或小规模养殖场(户)中有零星发生[12],但由于新城疫病毒(Newcastal disease virus, NDV)毒株的致病性较强,生产中仍要注意加强ND的疫苗免疫和免疫效果监测。

6.2 鸡传染性鼻炎(Infectious coryze,IC) 2019年IC呈地方性流行,未免疫鸡群和免疫鸡群均有发生,监测显示,近几年副鸡禽杆菌分离菌株在进化关系上多属于同一个新的分支,不同分离菌株的毒力存在明显差异[13]。防控上应以包括加强饲养管理、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适当进行疫苗免疫等在内的综合性措施为主。

图4 基于H7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2019年分离毒株

6.3 肿瘤性疾病 近几年,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 AL)、鸡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 MD)等肿瘤性疾病的发生相对较多。禽白血病发生与进口种鸡携带病毒、国内种源净化不彻底有一定关系[14-15]。MD发生多与疫苗免疫不确实或免疫保户效果差有关。

6.4 禽脑脊髓炎(Avian encephalomyelitis,AE) 2019年AE仍时有发生,特别在一些未经免疫的蛋鸡群感染较为普遍,并且部分鸡群发生明显的产蛋下降,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高污染地区合理进行疫苗免疫,同时注意加强鸡群免疫效果的监测。

6.5 滑液囊支原体病(Mycoplasma disease, MS) MS的感染十分普遍,部分感染鸡群出现与之相关的临床表现[16]。防控上以加强饲养管理、疫苗接种、药物控制为主,要逐步实施种鸡群的净化。

图5 基于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2019年分离毒株

6.6 传染性喉气管炎(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ILT) 临床上ILT仍较为常见,主要还是由于鸡群未进行疫苗免疫或者免疫力不高导致鸡群感染发病。防控上应以选择合适毒力的疫苗合理进行免疫为主。

6.7 肝炎-心包积液综合征(Hydropericardium hepatitis syndrome, HHS) 主要由致病性相对较强的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引起,以心包积聚黄色或淡黄色液体、肝脏肿胀出血为主要特征,2019年部分地区HHS发生增加,多发地区可选择疫苗进行免疫。

猜你喜欢
毒株禽流感亚型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基因测序的临床应用
法国发现新冠新变异毒株IHU
奥密克戎毒株为何“需要关注”
尖锐湿疣患者感染HPV亚型的研究及临床分析
H4 亚型和N2 亚型禽流感病毒二重RT-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
Acknowledgment to reviewers—November 2018 to September 2019
H10亚型和N8亚型禽流感病毒三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禽流感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类NADC30毒株流行现状
美国7月禽流感频发复关或延迟至明年二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