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裂霉素C 用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中的效果分析

2020-09-08 03:47秦智勇黄振雄梁志坚陆章敏罗颖健
医药前沿 2020年16期
关键词:丝裂霉素角型小梁

秦智勇 黄振雄 梁志坚 陆章敏 罗颖健

(广西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 广西 南宁 530003)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多采取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的治疗方式。虽然两种手术方式同时进行可以一次性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起到降低眼内压、恢复视力的效果,但由于手术创伤等因素,大多患者会出现瘢痕化和眼部血供异常等情况[1]。丝裂霉素C 是一种广谱的抗肿瘤药物,但其对角膜和内皮细胞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使用丝裂霉素C可能会增加内皮损伤的风险[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广西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46 例确诊为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 例患者。患者闭角范围超过1/2,晶状体Emery 核硬度分级在Ⅰ~Ⅲ级。所选患者中并无重度近视者、眼部有外伤或合并有其他眼部病变。其中观察组患者23 例,男性17 例,女性6 例,年龄56 ~85 岁,平均年龄(63.57±8.57)岁,眼压22~60mmHg,平均眼压(42.89±6.25)mmHg,核硬度分级情况:Ⅲ级19 例,Ⅱ级4 例;对照组患者23 例,男性16 例,女性7例,年龄56 ~84 岁,平均年龄(62.20±7.98)岁,眼压22 ~62mmHg,平均眼压(41.96±5.94)mmHg,核硬度分级情况:Ⅲ级18 例,Ⅱ级5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进行常规术前检查,并将眼压控制在正常水平,术前24h 滴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手术感染。两组患者手术均由一组手术团队进行,对照组患者手术步骤常规进行,观察组患者则在切除小梁组织前局部应用丝裂霉素C,将浸有浓度为0.2mg/L 的丝裂霉素C 溶液的棉片置于患者巩膜前,并停留数分钟,经过平衡溶液冲洗干净后再行小梁切除手术。

1.3 疗效观察指标

检测两组患者术后3d、7d 时的眼部血流指标情况,包括PSV(颈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和EDV(颈动脉舒张期血流速度)。

术后3 个月检测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的比率、平均中央角膜厚度。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眼部血供情况

观察组术后3d、术后7d PSV 分别为11.54±1.64(cm/s)、15.47±1.45(cm/s),观察组术后3d、术后7d EDV 分别为4.96±0.31(cm/s)、5.27±0.54(cm/s),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眼部血供情况(±s,cm/s)

表1 两组患者的眼部血供情况(±s,cm/s)

组别 n PSV EDV术后3d 术后7d 术后3d 术后7d观察组 23 11.54±1.64 15.47±1.45 4.96±0.31 5.27±0.54对照组 23 9.67±1.96 12.06±1.86 3.15±0.29 4.29±0.47 t - 6.082 5.003 4.298 7.398 P - 0.022 0.031 0.047 0.019

2.2 术后角膜形态和内皮细胞

使用丝裂霉素C 的患者的平均中央角膜厚度小于对照组,且内皮细胞密度和六角形细胞的比率均小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角膜形态和内皮细胞(±s)

表2 两组患者的角膜形态和内皮细胞(±s)

组别 n 平均中央角膜厚度(μm)内皮细胞密度(个/mm2)六角型细胞比率(%)观察组 23 532.98±61.98 3019±329 62.95±5.27对照组 23 541.29±62.19 3062±331 64.24±4.98 t-0.454 0.443 0.777 P- >0.05 >0.05 >0.05

3. 讨论

房角狭窄是形成闭角型清关眼合并白内障的主要原因,大多患者发病隐匿,病情呈渐进性发展,而患者的视野呈现进行行损害。对于此种合并症国内大多进行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的治疗方式,一方面可以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同时手术可以减少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更快的恢复[3]。

患者进行小梁切除术后容易出现滤过泡瘢痕化,从而手术效果,因此有研究认为在手术过程中可以使用抗代谢类的药物以减少瘢痕的产生。丝裂霉素C 是一种广谱的抗肿瘤药,具有抑制细胞增殖,阻止细胞产生胶原的的作用,在手术中使用可以起到抑制瘢痕产生的作用[4]。但有学者认为丝裂霉素C 对内皮细胞有损害作用,容易造成角膜水肿。此外,角膜内皮细胞并无增殖能力,因此,治疗时必须保护角膜内皮细胞[5]。随着年龄的增长,六角型细胞的数量和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会逐渐增加,而白内障、青光眼患者的内皮细胞密度也高于正常人。本次研究显示,使用丝裂霉素C 后,患者的六角型细胞和内皮细胞密度存在一定程度的降低,但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显著差异。因此,在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 并不会对角膜内皮细胞造成毒害作用。从眼部血供情况来看,使用丝裂霉素C 后,患者眼部的血供情况有一定改善。因此,在日后的临床工作中可以考虑添加使用丝裂霉素C。

猜你喜欢
丝裂霉素角型小梁
小梁
补缺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临床意义探析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
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防治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的效果比较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可行性研究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治疗原发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观察
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对高度近视患者LASEK手术后Haze的预防效果分析
兔小梁切除术后奥曲肽对眼压及滤过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