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艾灸治疗老年失眠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09-08 03:47陈婷
医药前沿 2020年16期
关键词:失眠症穴位针刺

陈婷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预防保健科 四川 成都 610041)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的增多促使慢性疾病发生率上升,失眠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病症[1],会对其身体健康产生较大的影响,并可能诱发焦虑症、抑郁症,而心理疾病又会加重失眠症状。睡眠有助于恢复人的体力、精力,并可促进人体免疫能力的提升[2],老年人出现失眠症,会导致精力不集中,导致意外摔伤、过早死亡等情况的发生。临床一般采用西药治疗老年失眠症,能够改善睡眠障碍,但长期用药会引起认知障碍和不良反应[3],故选择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十分重要。针灸是中医特色治疗方法,本文对其应用于老年失眠症患者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选择更加理想的治疗方案。阐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接收的72 例老年失眠症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病例选取时间:2018 年8 月—2019 年7 月。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睡眠疾病分类第二版(ICSD- Ⅱ)中关于失眠的诊断标准,同时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关于“不寐” 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分型为心脾两虚证;(2)年龄≥60 岁的患者;(3)近1 个月内未使用过镇静催眠类药物或影响睡眠的药物。

排除标准:(1)存在恶性肿瘤、感染等全身疾病或精神疾病所致的继发失眠;(2)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胃肠道疾病者;(3)存在酒精、药物滥用或依赖者。

对照组36 例中,男性22 例,女性14 例;年龄范围:60 岁至78 岁,年龄平均值(68.30±3.17)岁。病程范围:1 年~2 年,病程均值为(1.35±0.21)年。

观察组36 例中,男性20 例,女性16 例;年龄范围:61 岁至79 岁,年龄平均值(68.41±3.26)岁。病程范围:1 年~3 年,病程均值为(1.43±0.26)年。

两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存在均衡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单独针刺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取穴:三阴交、足三里、太冲、太溪、神门、四神聪、申脉、照海、内关、百会、后溪、安眠;针对心脾两虚证者,调整体位(正坐或俯卧姿势),加心俞、脾俞针刺。对穴位进行消毒,使用不锈钢毫针,使用补法对三阴交、足三里、太溪、神门行针;采用泻法对太冲行针;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对四神聪、内关、百会、后溪、安眠、申脉、照海行针。留针40min,一天一次,一周5 次,连续治疗4 周。

观察组:在针刺的基础上联合艾灸,穴位为心俞、脾俞、足三里,根据所选穴位调整体位,在留针后,将点燃的艾炷绑在针柄上,注意保护好穴位周围皮肤,以防烫伤,10~15min/次。方法和疗程与对照组一致。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1)在治疗前、治疗4 周后运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估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分值区间为0 ~30 分,正常值为27 ~30 分,分值越低,提示认知功能缺损越严重。

(2)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调查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总分值为21 分,分值越低,说明患者睡眠质量越优。

(3)在治疗4周后评估两组的治疗效果,判定标准:①痊愈:失眠症状彻底消失,PSQI 评分<3 分;②显效:失眠症状基本消失,PSQI 评分<5 分;③有效:失眠症状在治疗后稍有改善,PSQI 评分<10 分;④无效:失眠症状无改变甚至出现加重情况。临床总有效率=(痊愈+ 显效+ 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将临床资料录入到SPSS 21.0 统计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的形式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 的形式表示,卡方检验,当P<0.05 时,表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MSE 评分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MMSE 评分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MSE 评分为(28.61±1.04)分高于对照组的(25.83±2.4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MMSE 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的MMSE 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观察组 36 22.63±2.40 28.61±1.04 13.717 0.001对照组 36 22.55±2.35 25.83±2.41 5.847 0.001 t- 0.143 6.355 - -P- 0.887 0.001 - -

2.2 PSQI 评分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PSQI 评分对比相差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SQI 评分(5.23±1.04)分低于对照组的(10.47±2.0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所示。

表2 两组患者的PSQI 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的PSQI 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观察组 36 14.28±2.23 5.23±1.04 22.068 0.001对照组 36 14.20±2.15 10.47±2.02 7.586 0.001 t- 0.155 13.838 - -P- 0.877 0.001 - -

2.3 临床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 所示。

表3 两组的临床效果比较[n(%)]

3. 讨论

老年人存在组织器官退化等情况,容易出现慢性疾病,进而会导致睡眠障碍。老年失眠症的发生更多是因为年龄增大所带来的大脑皮质及全身生理变化[4],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降低其生活质量。以药物为主的治疗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睡眠症状,但长期应用会损伤患者的认知功能,出现药物依赖性或不良反应。

近年来随着中医学在临床治疗中推广普及,针灸疗法开始应用在失眠症患者中。中医将失眠症纳入“不寐” 范畴[5],认为其病因病机在于脏腑功能紊乱、气血阴虚,因此在对心脾两虚证患者进行治疗时应注重调和脏器、调营血、益气安神。针刺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醒脑开窍、调和阴阳的效果[6]。本次所选取的穴位中,针刺三阴交能够起到健脾益气的效果;针刺足三里可益气补血、健脾补气;针刺太冲、太溪可滋阴补肾、疏肝解郁;针刺神门、内关可补气安神、调气血;针刺四神聪、百会能够调和阴阳、安神定志、醒脑健脑[7];针刺申脉、照海能够引阳入阴、补阳益气;针刺后溪可清心安神、通经活络;针刺安眠可有效改善睡眠障碍;针刺心俞、脾俞可起到强心健脾,能有效治疗失眠、健忘症。另外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辨证选穴并对配穴进行适当调整,对各个穴位进行针刺可促使疗效的提升。艾灸为中医常用手段,其通过对穴位产生热刺激,可激发经气,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效果,并可对患者机体生理生活功能紊乱情况进行调整,进而消除睡眠障碍[8-10]。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MMSE 评分均在治疗后提高,PSQI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的各项数据均更优,临床总有效率高,说明了针刺和针灸治疗均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失眠症状,但针灸治疗的改善效果更显著,能够更好地提升临床疗效。分析原因在于,在针刺的基础上配合艾灸可更好地调节营卫、气血以及机体阴阳失衡,进而能够根治失眠症。

总而言之,针灸治疗可更好地改善老年失眠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消除睡眠障碍,可应用在临床中。

猜你喜欢
失眠症穴位针刺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新九针治疗失眠症验案1则
谈针刺“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浅谈蒙医诊治失眠症
蒙医药治疗失眠症30例临床观察
宁神定志汤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