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观察

2020-09-08 03:48杨立洁丁素梅
医药前沿 2020年16期
关键词:医率个体化服药

杨立洁 丁素梅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华医院 新疆 伊宁 835000)

高血压已经成了临床上非常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需要终身服药来控制血压,根据相关研究证实,全球大概有超过十亿的患者受到高血压疾病的困扰,而高血压会诱发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因此致残率和致死率都较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1-2]。因此,选择了来我院接受高血压治疗的220 例患者进行研究,研究的时间为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患者被分为两组,接受不同的护理干预,通过进行对比旨在研究个体化护理的临床效果。内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了220 例来我院治疗高血压的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患者入院的时间范围是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将220 例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有110 例患者进入研究组内,年龄范围是63 ~78 岁之间,年龄均值为(68.15±7.43)岁,女性和男性的例数分别为52 例和58 例,病程在1 ~10 年,平均病程为(5.34±3.21)年;另外110 例患者进入对照组内,年龄范围是63 ~77 岁之间,年龄均值为(68.34±7.62)岁,女性和男性的例数分别为50 例和60 例,病程在1 ~9.5 年,平均病程为(5.28±3.1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可比较(P>0.05)。

1.2 方法

实施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患者,主要包括用药指导,指导患者家属为患者测量血压,为患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进行健康宣教。

实施个体化护理的为研究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1)建立护理小组:由护士长和三名有丰富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共同组建个体化护理小组,定期对其他护理人员开展培训和考核,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要求护理人员掌握高血压疾病护理的相关知识。(2)制定护理计划:护理小组要对患者的病情、家庭情况、认知情况等进行评估,之后共同讨论为患者制定具有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并选择责任护士。(3)建立健康档案:护理人员要为每一位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包括患者过敏史、禁忌症、治疗过程、家庭地址、电话号码等基本情况,并将护理情况详细记录。(4)心理护理: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关于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并告知患者不遵医嘱服药造成的不良后果以及服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治疗依存性,缓解患者内心的焦虑和压力[3]。(5)定期复诊:在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家属,定期来医院或门诊进行复诊,接受常规的检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本院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遵医嘱服药情况(遵医行为:可以长期进行规范服药并且积极接受治疗为完全遵医;偶发发生忘记服药或出现不规范服药情况为部分遵医;无法坚持或经常中断服药为不遵医)。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遵医率(97.27%)高于对照组(88.18%),知识掌握评分(82.63±5.76 分)高于对照组(72.98±7.68 分),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遵医率和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3. 讨论

高血压一经确诊,就需要终身服药,容易引发脑卒中、脑出血、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并且随着患者年龄的逐渐上升,患该病的概率也会逐渐增大,患者在早期并无明显表现,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头痛、恶心等症状,降低了其生活质量[4-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遵医率为97.27%,而给予常规护理后,对照组为88.18%,研究组知识掌握评分为(82.63±5.76)分,对照组为(72.98±7.68)分,研究组在遵医率和知识掌握评分方面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个体化护理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之后严格实施,通过随访和复诊,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护理方案,能更加具有针对性,提升了治疗效果,使得患者的血压能得到更好的控制;同时针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随访和复查,给予患者必要的指导,并教患者自我护理的方法,提升患者对知识的认知程度,让每一位患者都能认识高血压,掌握高血压的基本知识,提高患者的依存性和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能够提升其对知识的认知程度,并且患者愿意遵医嘱服药,因此可以在临床上应用。

猜你喜欢
医率个体化服药
被这病赖上得终身服药,变胖还没劲儿?千万别忽视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服药禁忌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随访管理对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遵医率和血糖控制的影响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先分阴阳
社区护理干预对改善糖尿病患者遵医率和血糖控制的效果评价
人文关怀对提高急诊胸痛患者遵医率的实践与实效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