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2020-09-10 09:37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年9期
关键词:硬膜外剖宫产麻醉

刘 鹏 飞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麻醉科 广州 511457)

剖宫产术是妇产科的常规手术之一[1],常见剖宫产术的麻醉方法有腰硬联合麻醉和持续硬膜外麻醉[2]。腰硬联合麻醉起效迅速且镇痛效果良好,安全性较高,越来越多产科医师首选其作为剖宫产术麻醉方式[3]。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7年~2019年期间收治的200例剖宫产术患者,术前均已排除脑、心、肝等严重疾病,年龄23~32岁,平均年龄(25.3±3.8)岁;体重55.7~79.3kg;孕周37~41周,平均(38.8±1.2)周。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持续硬膜外麻醉,实验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剖宫术中严密监测产妇心率 (HR)、血压 (BP)、血氧饱和度 (SpO2)等生理体征。两组患者麻醉前均先扩容。

对照组采取持续硬膜外麻醉,穿刺部位在L2-3椎间隙,通过3~4cm的硬膜外导管向硬膜外腔注射5ml,2%的利多卡因,观察5min后若无中毒反应,再注射5~10ml,可辅以麻醉性镇痛药。

实验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穿刺部位也在L2-3椎间隙,用25G腰穿针在到达硬膜外腔后刺入蛛网膜下腔,至有脑脊液流出,再以30~60s的时间向蛛网膜下腔注入1.8ml 0.65%的罗哌卡因卡,完成后迅速拔出腰穿针,将3~4cm的硬膜外导管放于顶部,同前操作。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麻醉效果:优:患者无任何不适,肌肉松弛;良:患者稍许不适,肌肉一般,未影响手术完成;差:患者术中疼痛剧烈,肌肉紧张,需辅以镇痛药或改全麻。

(2)不良反应发生率。

2 结果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实验组麻醉优良率(97.00%)显著高于对照组(79.00%)(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n(%)]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剖宫产为一种普遍的分娩方式[4],优良麻醉方式的选择对能否顺利进行剖宫产术至关重要,手术过程中,如果腹肌没有得到完全松弛,手术困难程度将有所提升[5]。因而选择具有肌肉松弛程度高、镇痛效果较好、安全性高的麻醉方法非常关键。

本研究结果表明腰硬联合麻醉能够有效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并延长其镇痛作用,有效降低患者疼痛。腰硬联合麻醉的患者比持续硬膜外麻醉的患者麻醉优良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腰硬联合麻醉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持续硬膜外麻醉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腰硬联合麻醉安全性较高。应用两种麻醉方式对患者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包括麻醉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牵拉反射、低血压及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也无明显差异。

然而在操作方面,腰硬联合麻醉比持续硬膜外麻醉更为复杂,耗时稍长,且腰硬联合麻醉时产妇在麻醉过程中心动过缓,产生低血压症状几率稍较硬膜外麻醉的患者偏高。当患者出现胸闷、头晕等症状时,可采用调整体位,应用升压药物,加快注药速度等方法,使产妇血压升高,回心血量增加,以此缓解症状,其发生率会显著降低,对症处理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在剖宫产手术中,与持续硬膜外麻醉比较,腰硬联合麻醉麻醉起效迅速,效果优良,且肌肉更松弛,阻滞率高,镇痛效果良好,可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因此,剖宫产术可首选腰硬联合麻醉,此麻醉方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硬膜外剖宫产麻醉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改良硬膜外导管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38例回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