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2020-09-10 09:37潘胜平潘景业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年9期
关键词:室性证候心电图

潘胜平 潘景业

(温州医科大学 温州 325035)

冠心病(CHD)作为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缺血性心脏病,其发病率一般维持在8.1%~12.3%的范围,且老年人群的发病率更可高达27.8%,其病情转归较为复杂,即可在积极的控制措施下保持在稳定型心绞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等阶段,又可在出现延误诊治的措施下进展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危机重症[1]。心律失常作为CHD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会引发心悸、头晕、乏力等症状,若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在其血流动力学的层面上就会发生改变,进一步增加其它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机率,而对于CHD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一般以胺碘酮等药物为主,其临床疗效较为确切,但仍会存在患者由于长期或大剂量应用,出现在用药期间发生多种不良事件的报道[2]。本研究采用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的治疗方式,对CHD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为我医院于2017年9月~2019年6月收治的CHD合并心律失常患者86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63~74岁,平均(67.48±11.23)岁;病程1~8年,平均(4.37±1.59)年;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Ⅰ级为13例,Ⅱ级为25例,Ⅲ级为15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60~74岁,平均(69.68±12.33)岁;病程1~9年,平均(4.69±1.82)年;NYHA分级:Ⅰ级为12例,Ⅱ级为24例,Ⅲ级为17例。两组病例在一般情况比较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心血管病诊疗标准》[3]对于CHD与心律失常的诊断;(2)具有CHD病史;(3)经心电图或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得到确诊;(4)存在一定的房性期前或室性期前收缩;(5)年龄≥18岁,且生命体征稳定;(6)15d内未服用相关性药物。

排除标准:(1)虽存在有一定的心律失常症状,但属于继发性情况(包括电解质紊乱、中毒、酸碱失衡等);(2)心率<55次/min;(3)血压≥180/110mmHg;(4)NYHA分级为Ⅳ级;(5)存在有明显的精神状态异常;(6)存在肝肾功能不全。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参照《心血管病诊疗标准》给予本组病人相应的基础性干预,其中主要包括调控血压、血糖、血脂等安全性治疗,并给予口服盐酸胺碘酮片(由武汉五景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2021103,规格为0.2g),初始剂量为0.2g/次,tid;7d后服用剂量为0.2g/次,bid;14d后可根据不同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减量服用,最低维持剂量为0.2g/d。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病人增加稳心颗粒(由山东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10950026,规格为9g*9袋)进行治疗,其中药主要成分包括: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用法:将上述颗粒加入50mL水中进行搅拌混合后冲服,tid。

两组病人均进行4周的治疗,在治疗前后进行2次随访。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1)心律失常相关指标:其中包括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短阵心房颤动。

(2)临床疗效判定标准[4]: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24h心电图监测显示心律恢复正常或室性心律失常次数低于10%,且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24h心电图监测显示室性心律失常次数低于50%,且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临床症状未见缓解,且24h心电图监测未见改善,且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

(3)不良反应情况:主要包括恶心、口干、食欲不振、血压下降等。

1.5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结果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均数±标准差、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两组病人的情况。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律失常相关指标的比较

在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短阵心房颤动方面,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各项均只有一定程度的降低(P<0.05);而观察组各项均有显著的降低(P<0.01),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律失常相关指标的比较次/24h)

2.2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在总有效与显效情况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均有一定的提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n(%)]

2.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

在总发生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有一定的降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n(%)]

3 讨论

CHD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的问题不断增高,其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发局部区域发生微循环障碍,终致心慌、气短、胸闷、心痛等临床症状,同时若CHD病人伴发心律失常,则会加重已经出现某些症状心脏的负担,造成心肌供血与循环的异常,重则或可危及病人的生命。胺碘酮作为广谱抗心律失常的药,能够对Na+与K+通道、α受体、β受体均起到一定的阻滞作用,提高心肌的动作电位,延长有效不应期,最终起到直接扩张冠状动脉及其周围血管的作用,但在其长期临床应用的过程之中,对于其副作用的临床报道屡见不鲜,其中以恶心、口干、食欲不振、血压下降等症状最为多见,导致病人临床治疗的依从性受到限制[5]。

稳心颗粒作为一种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作用的中成药,主要针对于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心律失常等病症出现心悸不宁、气短乏力、胸闷胸痛等证候的病人,方中以甘松为主药,具有理气止痛、开郁醒脾之能,同时其内所含有的主要成分(缬草酮、甘松新酮、甘松醇等),能够达到抗心律失常、中枢镇静、改善心肌供血等多方面作用,可以阻断折返激动,降低心肌运动对于氧气的消耗;辅以琥珀、三七、党参、黄精,以达益气滋阴、活血化瘀、通脉定悸之能,同时其内所含有的主要成分,能够起到改善微循环、增强心肌收缩功能、抑制动脉硬化等作用[6]。

本项研究亦证实,观察组采用的治疗方式,在治疗CHD合并心律失常的病人时,在心律失常相关指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方面,均要优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提示稳心颗粒在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本项研究亦显示,此种方式不仅能够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提高临床疗效,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西医药物的临床应用剂量,从而降低CHD合并心律失常病人出现肝肾功能损伤的机率,此特点对于老年病人尤为重要,而中医疗法与西医疗法两者的临床疗效各有侧重,两者结合疗效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室性证候心电图
心脏结构正常的儿童室性期前收缩评估与管理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乙胺碘呋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41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