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差异

2020-09-10 09:38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年9期
关键词:拉西酸钠癫痫

李 春 晓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湛江 524000)

小儿癫痫又被称为“羊角风”,是一种临床常见神经系统综合症,主要表现为感觉异常、肌肉抽搐及意识异常等,具有反复性发作、根治难度大等临床特点,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为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1]。目前该病主要以单药治疗为主,常用药物有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及苯巴比妥等,其中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对各类癫痫发作均适用。为进一步明确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用于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40例癫痫患儿,均为我院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之间收治。随即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3个月~13岁,平均年龄(3.25±3.56)岁;病程18d~5年,平均(2.2±1.8)年。观察组男13例,女7例;年龄4个月~12岁,平均年龄(3.18±3.38)岁;病程20d~6年,平均(2.7±1.9)年。两组癫痫患儿性别、年龄与病程等临床资料对比,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儿家长均对本次研究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癫痫患儿采用左乙拉西坦(优时比(珠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60087)进行治疗,初始剂量为每日10mg/kg,2次/d,每周给药剂量增加10mg/kg,第4周时给药剂量增至40mg/kg。观察组癫痫患儿采用丙戊酸钠(甘肃兰药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3490)进行治疗,每日11.5~60mg/kg,如患儿为首次接受治疗,且年龄小于10岁,其给药剂量为每日10mg/kg。如年龄在10岁以上,则给药剂量为每日300mg,每日分3次口服;如连续治疗7d其症状仍不理想,则每日增加药量5~10mg/kg,直至获得满意疗效;如丙戊酸钠不能有效控制患儿病情,应及时给予其他疗法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分别检查患儿血糖、血常规及肝肾功能等指标,治疗1个月后复查以上项目,之后每隔3个月进行复查,比较两组患儿半年后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评估标准[2]:治愈:患儿癫痫病情不再发作;有效:患儿癫痫发作次数减少>25%;无效:患儿癫痫发作次数无明显改变,或增加。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癫痫患儿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半年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癫痫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1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小儿癫痫是一种儿科常见病,其遗传倾向较为明显,1~14岁儿童发病率较高,如16岁前可得到良好治疗,预后情况会比较好。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尚未明确,临床上主要利用脑电图检查与判断其异常放电情况,CT与磁共振诊断可深入了解其颅脑中是否存在脑血管畸形、结节性硬化或脑肿瘤等不良结构情况,可作用临床上癫痫诊断的主要方法[3~5]。

目前药物治疗时临床上预防与治疗癫痫的主要方式,丙戊酸钠是一种广谱抗癫痫药物,为原发性大发作与失神小发作的首选药物,可有效抑制脑内抑制性神经介质γ-氨基丁酸浓度增加,并进一步增强其反应,达到有效抑制神经元的作用,增强神经元抑制性,以达到抗癫痫的作用。该药物的临床效果比较理想,通过口服给药即可快速吸收,在临床上的使用比较广泛[6~8]。左乙拉西坦是一种新型抗癫痫药物,它的药物动力学特点非常好,在临床上短时间内即可被快速吸收,并且在短时间内达到血药浓度巅峰。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丙戊酸钠治疗的观察组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10.0%,组间数据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在小儿癫痫治疗中均有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的优势,但丙戊酸钠的优势更为明显,可作为小儿癫痫治疗的首选药物。

猜你喜欢
拉西酸钠癫痫
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玻璃酸钠+rh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
左乙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及预后
骨质疏松症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注射用骨肽治疗的效果
阿仑膦酸钠联用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
癫痫多数可控可治
老年人能用“退热栓”吗
冰糖葫芦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癫痫共患ADHD儿童的生态学执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