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板书融入智慧课堂的教学研究

2020-09-10 01:28吴成达张琳孔金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课堂

吴成达 张琳 孔金

【摘 要】 传统板书作为一种传统教学方式,以文字、图表、符号等多种形式呈现教学要点和讲课提纲,具有智慧课堂无法替代的优势。通过调研分析安徽省滁州市三所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板书使用情况,可以看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的普及、智慧课堂的兴起,传统板书教学呈现出越来越弱化和缺失的趨势。而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强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和获得感,守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必须把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和使用传统板书教学;在智慧课堂教学软件中设计和使用电子板书;发挥板书在课堂生成性教学中的作用;探索课堂板书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传统板书教学;智慧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02(2020)04-0031-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一、传统板书的教学价值

传统板书教学指“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或屏幕上呈现文字、图表等,以书面可视言语形式传达教学信息的操作行为”。

传统板书的教学价值主要有:第一,示范性。教师通过粉笔字,可以传递给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当教师一丝不苟、认真细致地在黑板上书写板书时,当黑板上展现出字体俊秀、结构严谨的板书时,能对学生产生价值选择和审美体验的作用,起到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感受价值和美,进而产生价值体验、价值选择和价值实践。第二,知识性。教师通过钻研教材、精心提炼,通过板书把一堂课的知识要点梳理得清晰明了、重点突出,便于学生理解和把握知识。第三,控制性。板书可以动态地把控课堂。课堂教学是预设和生成的统一,板书可以根据课堂教学情况动态生成。2013年6月7日,《环球时报》发表短评指出“实际上当老师们抽出时间在黑板写出板书的时候,也意味着他们给予学生们在脑海中有一个思考的缓冲时间,这远比囫囵吞枣地观看大屏幕上快速翻动的一页页的PPT更有真实感和实际操作性。”

二、智慧课堂背景下传统板书教学的式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的普及,智慧课堂教学应运而生。它通过智能设备和科技的帮助,瞄准教学过程中的课前、课中和课后三大节点,教师课前认真学情分析、设计预习测评和教学设计;课中创设情境、实施探究学习、实时检测和总结提升;课后进行作业布置、开展微课辅导和反思评价等方面着手,营造和模拟趋于现实的课堂学习环境,实现师生线上线下实时交流,增加师生和生生之间的沟通,有利于学习者进行合作学习、课题探讨,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帮助学生创建知识系统。

三、传统板书教学融入智慧课堂的路径探索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总书记讲得非常清楚,思想政治工作要把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二者不能顾此失彼,要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同样,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既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也要发挥传统板书教学具有的智慧课堂无法替代的优势。厘清智慧课堂与传统板书教学的关系,把传统板书教学融入智慧课堂的实践中,实现优势互补,能够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效果。

(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设计和使用系统的传统板书教学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的第三节《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为例。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本节的教学目标是:深刻领会改革创新的时代要求和重要意义,理解做改革创新生力军的行为要求,增强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培养改革创新的责任感,提升改革创新的实践能力,做改革创新的生力军。教学的重难点是: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禀赋;改革创新是时代要求;当代大学生做改革创新生力军的途径。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可设计系统的传统的粉笔板书,如下:

第三节 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一、大学生为什么要弘扬和践行改革创新精神?(why)

(一)民族发展视角:创新是民族禀赋,是历史感悟,是制胜关键。

(二)时代要求视角:创新是原动力,是先手棋,是杀手锏。

二、大学生应弘扬和践行什么样的改革创新精神?(what)

“三勇三敢”改革创新精神

三、大学生应怎样弘扬和践行改革创新精神?(how)

(一)树立创新意识:增强责任、突破陈规、树立信心。

(二)增强创新能力:夯实创新基础、培养创新思维、投身创新实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需要,运用不同颜色粉笔、化重点、做标识等形式,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板书内容。在板书中突出“why、what、how”,把教材的逻辑结构清晰地呈现出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并把握教材的重难点。

(二)在智慧课堂教学软件中设计和使用电子板书

仍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第三节《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为例。教师可以在多媒体PPT中,在智慧课堂的教学软件,如学习通、课堂派等中,在课前预习测评、课后总结等环节,设计和使用电子板书,如下: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测评、课后总结等环节中的电子板书,能有效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教学重难点等,从而构建问题情境。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主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易于学生理解,进而构建知识结构,最终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三)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过程的预设与生成融合统一

课堂教学过程的展开是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一堂好的思政课,一定是既有预设更有生成的课。智慧课堂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等,都是教师在课前预先设计好的,在课堂使用过程中,不容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是课堂教学的预设。而传统板书教学则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启发学生的思考、活动、体验,发现、分析、思考问题并得出结论。教师能够根据课堂情况,适时将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鲜活的思维成果留存在黑板上,并适时调整板书结构,能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生成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应该坚持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融合统一,坚持把智慧课堂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板书教学结合起来。

最新的德育教育研究成果进一步证明了思政课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融合的重要性和科学性。随着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的发展,我们逐渐认识到德育教育和价值引领的神经活动机制和心理变化过程。“学习被定义为基于接收的环境刺激(围绕自我的所有事物)而‘形成神经环路的过程,而教育则为‘控制与供给必要刺激以造就神经环路的过程。”“神经科学观照下的学科德育课堂教学,不能使学生仅仅停留于简单的道德概念学习,还应该引导学生进入一种由目标驱动的深度学习状态。”思政课的课堂教学需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全方位的“刺激场景”体系,既要有教师课前认真备课,仔细设计的智慧课堂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更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提供全方位的场景刺激。而一份字体优美、内容准确、逻辑清晰、结构严谨的粉笔板书,可以深深印入学生的大脑中,引起学生脑内神经元构成的变化,促使大脑神经开启检查和评价机制,从而形成良好的价值引领的效果。

(四)探索制定智慧课堂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板书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完善思政课课程教材体系、切实改革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为思政课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就思政课课堂板书教学而言,要将守正与创新结合起来,在提升思政课教师信息化能力素养、打造智慧课堂的前提下,探索制定智慧课堂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板书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使其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有据可依。

1.强化教师粉笔板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明确粉笔板书教学的规范要求。

粉笔板书教学是教师的一项教学基本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互联网+”智慧课堂的大背景下,做好粉笔板书设计,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字迹工整、字体优美;书写规范、示范性强;布局合理、规划性强;形式灵活、趣味性强;重点突出、可记忆性强;逻辑清晰、结构严谨。

2.注重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直观性、感染力,强化粉笔板书的知识性、理论性。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智慧课堂、多媒体,可以很好地将抽象的理论、概念,用具体、直观的形式呈現出来,大大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总体是一页一页地呈现,很难表达多层次的系统的知识体系。在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和逻辑思维上略显不足。而传统的粉笔板书恰好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教师在黑板上,可以一步一步地推演出整节课的知识架构,形成完整的逻辑体系,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把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直观性、感染力和强化粉笔板书的知识性、理论性结合起来,可以为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思路,更好地“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3.根据课程性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情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教师要根据课程性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情特点,把传统板书教学和智慧课堂信息化教学结合起来。把发挥信息技术化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化难为易的作用和板书教学辅以梳理教材逻辑体系、浓缩重点、强化学习过程等结合起来。如在讲授理论性较强的章节时,可以选择以板书教学为主体,以智慧课堂的信息化教学为辅助;在需要进行价值引领、启发性教学的时候,可以选择运用信息化技术,创设相应的情景,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

四、结语

智慧课堂是运用信息技术由数字化发展到智能化而出现的崭新的教学方法,对做到“配方”新颖、“工艺”精湛、“包装”时尚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式/模式。但是,事物都是辩证统一的:有优点就会有缺点,有优势就会存在不足。当然,传统板书教学也应与时俱进,加以改进或综合使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既是知识体系的传授,又是价值观念的引导;既是一门学科教学,又是守卫意识形态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在“互联网+”智慧课堂的大背景下,利用好板书这一传统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切实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效果,守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

【参考文献】

[1]越伶俐.白智宏视点结构教学操作技术[M].北京:百家出版社,2002:213.

[2]李巧.多媒体视角下数学课堂传统板书教学的设计[J].教学与管理,2014(2):63-65.

[3]郑美一.板书教学:给思考多些咀嚼[N].环球时报,2013-06-07(B4).

[4]习近平.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7(1).

[5]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6]Sala S D,Anderson M. Neuroscience in Education: The Good,the Bad and the Ugl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2:320.

[7]陈思宇,黄甫全.学科德育何以可能:来自神经科学的发现[J].课程·教材·教法,2019(8):91.

猜你喜欢
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课堂
浅谈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