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德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差异对比分析

2020-09-10 07:22宁宏瑞
今古文创 2020年42期
关键词:颜色词文化交流

【摘要】由于汉族和德意志民族之间明显存在地理位置、宗教信仰、文化内涵、习俗风格、历史背景等的差异性。把握两种语言中颜色词的差异,不仅对两国人民日常语言交流之间有益,而且能够更好地使人们把握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中的内涵。

【关键词】颜色词;文化内涵差异;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2-0095-02

颜色属于人类认识自然世界的重要媒介,也是人们生活和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词语在不同的语言下具有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汉语和德语的颜色词在两种语言中的文化背景下,产生了其相似和差异的语义。一方面,这种相似性体现了中国和德国的文化内涵同一性;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两国之间文化内涵的差异。虽然汉语和德语之间在文化内涵中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但是两个民族的人民对待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大致相似。基本颜色词包含有白、黑、红、绿、黄、蓝。例如:白色代表着纯洁、干净;黑色代表着严肃、庄严;红色代表活力和激情;绿色代表着大自然或生命的欣欣向荣;蓝色代表着宽阔。这些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基本颜色词早就凝固在各族人民的文化底蕴里,汉族和德意志民族给予了这些颜色词不同的文化内蕴。从颜色词的角度去研究汉语和德语之间的文化内涵差异,有助于人们对待德语文化有着更加深刻的了解,可以深刻体会到德国人民的文化底蕴,并促进中国和德国之间的跨文化交流。

一、汉德基本颜色词中文化内涵的对比

(一)红色与rot

在《现代汉语字典》中,对颜色“红”这一概念进行定义的是:像血液一般的颜色。在汉语中,红色具有多种文化内涵,最主要的是代表喜庆和欢乐,也可以作为吉祥和平安的象征色。例如,在古代,红色也可以象征着森严的权威,古时候的君王批阅奏折就得用大红颜色的朱砂笔。在中国的传统历史中,新娘往往身着大红嫁衣,是为了在结婚大喜之日上喜庆和热闹。在古代,血的颜色,也就是鲜红,可以驱魔,另一方面,大红嫁衣也可以保护新娘平安;红色也代表着幸运的颜色。庆祝新年来临之前,人们都会在自己家门口贴着大红色的对联和横幅,因为人们衷心希望在来年会有好事发生和好彩头;在现代中,“红人”代表当下大红大紫的人,形容一个人在事业上十分走运或者得显宠贵;在亚洲国家的股票市场上,红色象征着股票形势又好又快的发展:中国国旗的背景颜色是红色,象征着祖国的繁荣富强;在政治领域上,紅色也可以代表着共产主义。在德语中,红色具有许多的象征含义。例如:die rote Rose(红玫瑰)在德语中的“红色”象征着美好的爱情;Heute rot, morgen tot(今日红颜,明日尸骨,指人生无常)。前半句的今日的“红颜”代表着今日的美好,具有象征着美好生活的意思;die rote Armee(红军)在德语中具有贬义含义,和中文的红军在情感色彩方面上具有差别;德语中红色可以表达生气的情绪。例如:vor Zorn anlaufen(形容某人气红了脸);rot sehen(看到了红色)形容某人火冒三丈;红色在德语中表达的喜庆和欢乐的象征含义并不像汉语中那么常见。在德语中,红色也有着警告危险、劝阻的或者难为情的功能。例如:红色在德国和中国有警告和阻力的功能,这源于红色的物理属性,即红色的光波较长,不易被散射,可以比其他颜色传播得更远,从而起到引起人们注意的效果。这是由于红色的物理特征,红色在狭长的交通道路上比其他颜色更加容易传播光芒,所以在交通行道上的红绿灯,人们都得遵守“红灯停”的规则。在德语中,红色有代表穷困潦倒的含义,keinen roten Pfennig(身无分文);wie ein rotes Tuch auf jemanden wirken,向某人扔出红色的布,代表着惹怒某人; rot werden在口语中是羞红了脸的含义,代表着难为情的处境。

(二)黄色与gelb

黄色在中国历史上被人民赋予了神圣的文化内涵。主要原因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遍地黄色的黄土高原,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也处于黄河流域。中国的人文始祖被称为“黄帝”;黄色在古代是皇室独有的色彩,是有着皇室权利的象征,所以中国古代君王身着 “黄袍”也是以黄色作为基本色彩基调的。古时皇帝出行的大道被称为“黄道”,乘坐的马车叫作“黄屋”,出巡所用黄色的旗,被称为“黄旗”,黄色在中国古代皇帝的圣旨中也可见,圣旨是以黄色纸所写的;黄色也在古代中国被定为“正色”之一;黄色在佛家也是经常可见的颜色,在寺庙中,寺庙的建筑颜色也以黄色为主,寺庙里面和尚穿的也是黄色的僧袍,寺庙里面的佛像也是以金黄色为表。

黄色在德语中却没有这么多好的象征含义,黄色在德语中略有贬义。如:die gelbe Gefahr 黄祸(诬蔑亚洲人向外扩张),der gelbe Neid “黄色的”嫉妒,也就是深深的嫉妒;sich grün und gelb ärgern,气得脸色发青;die gelbe Gewerkschaft是带有贬义的黄色工会。

(三)黑色与schwarz

黑色在中国是略带贬义色彩的颜色,黑色在佛教里面是代表邪恶、不好的象征。比如在汉语中,有“黑帮”“黑社会”“黑话”“黑市”等等都是代表不好的事物。黑色在中国也有庄严的颜色含义,人们在葬礼会穿一身黑衣;在公共场合,领导人都是穿着黑色西装,这些都是代表着庄严和严肃的含义。在京谱中,“黑脸”张飞也代表着严肃和正直的含义。

德语中黑色也有贬义色彩的含义,例如:ein schwarzer Freitag(黑色星期五),是象征经济极度下滑和倒霉的日子;schwarze Gedanken nachhängen 沉溺于“黑色的想法”,其实就是整体郁郁寡欢,形容人们不开心;die schwarze Liste 黑名单,谁在黑名单上,形容臭名昭著或者不守诚信的人;der schwarze Tod,黑死病代表鼠疫;jemandem den schwarzen Peter geben,给某人一张“黑彼得牌”,意思是把过错强加给某人;aus schwarz weiß machen,“从黑色里面变成白色”,形容颠倒黑白,颠倒是非;schwarz fahren,“走黑路”,形容无证驾驶;Der schwarze Mann “黑色的人”,是在孩子口中的鬼怪的含义;schwarzen Tag haben,“拥有着黑色的一天”,也是形容人们在这一天过得不好;sich schwarz ärgern,“生气到发黑”,形容一个人十分恼火,十分愤怒;etwas in den schwärzsten Farbe malen,“用最黑的颜色画画”,也是形容人们持有悲观的态度;jemandem nicht das Schwarze unter dem Nagel gönnen直译是任何东西都不给某人,其实就是十分的嫉妒某人;schwarz kaufen “买黑”也就是在黑市上买东西;jemand kann warten ,bis er schwarz wird 某人可以一直等到他变“黑”为止,也就是某人白白等了一场。

(四)白色與weiß

白色在汉语中含有中性意义的色彩颜色词,白色在汉语中代表纯洁无瑕、干净的含义,比如成语“纯白无瑕”“留得清白在人间”“白头偕老”是恋人们最初的希望;“白手起家”形容人有能力从头开始;但在汉语中白色有贬义的含义。人们常常骂人会用带白色的事物,如:形容智力低下,脑子不好使的人为“白痴”;形容一件事徒劳,会用“白费力”“白忙活”“白干了”;在中国办丧事人们会用上白色,要设白色灵堂;以前,人们认为白虎视为凶神,所以也有称给男人带来坏运的女人,有“白虎”之称。

白色在德语中,是代表积极和正面的含义。比如,在西方,新娘要着纯白的婚纱;做礼拜的使徒也要着白色的圣袍,代表着神圣庄严和平等的含义; eine weiße Weste haben(穿着一件白色马甲)形容人们没有做亏心事,清清白白;在德语中,白色也有不好的象征含义,比如:weiße Fahne(白旗是投降的标志),weiße Maus (白老鼠)戏称交通警察;der weiße Tod(白色的死亡),意指在冰雪中寒冷致死;jemandem nicht das Weiße im Augen gönnen(对某人抛白眼)形容十分嫉妒。

(五)蓝色与 blau

蓝色在汉语的寓意也多种多样,蓝色纯净,让人们会想到天空、海洋。中国的警察、海军也是穿着蓝色的制服;蓝色在商业设计中,是强调科技、效率的商品;蓝色也可被认为科技色;在德语中,蓝色的含义比较中性。蓝色可以作为代表忧伤、多愁善感的意象;例如: blau Montag (蓝色的星期一),德国人认为当天不应该上班;mit einem blauen Augen davon kommen(带着一个蓝色的眼睛起来),形容人略受轻伤,避免大难的含义;blau sein(变蓝),形容人喝醉了酒;jemandem wird es grün und blau vor den Augen(某人眼前又绿又蓝),形容某人感觉到不舒服很难受;sein blaues Wunder erleben,(经历了蓝色的奇迹),形容人们大吃一惊。

二、结语

通过对比这五种基本颜色词,不难发现汉语和德语中对待颜色词的文化内涵的异同。随着中国的国力不断提升,跨文化交流成为当下的重点,作为外语习得者也是跨文化交流传播者应充分重视颜色词在汉族和德意志民族颜色词中的文化内涵的相似处和不同处;红、黄、黑、白、蓝这五个基本颜色词都可以延伸出很多意思的差异,这也是两个民族差异性对语言影响的结果。汉语和德语中的颜色词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某些部分,都会相互引用,但是在平时的德语学习和语言实践中,人们应当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在德语和汉语中文化内涵差异出现的错误。同时,人们也可以通过基本颜色词这一侧面,去更好地进行国与国之间的跨文化。

参考文献:

[1]李晓婷.中德两国红色的文化比较差异[J].博奇·博记文化选刊,2011,(4):48-49.

[2]王晓卿.论德汉隐喻的认知翻译及差异[J].宿州学院学报,2010,25(6):67-69.

[3]江蓝生.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Z].北京:商务印刷出版社,2012.

[4]刘雪梅.德语中颜色词的象征意义[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2,44(10):5-7.

[5]杨永林.基本色彩词理论的跨文化对比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6]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宁宏瑞,男,大连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

猜你喜欢
颜色词文化交流
《作家文化交流散记》
中德音乐文化交流途径探究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哈尼语颜色词研究
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
中英颜色词涵义异同及其成因分析
隋唐至北宋时期河洛地区与周边区域的文化交流
从色彩心理学看《藻海无边》中颜色词的功能
颜色词在影视剧名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