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普通高考体育生心理素质建设的建议

2020-09-10 07:22王平安
体育时空 2020年3期
关键词:高考心理素质

王平安

摘  要  高考体育术科,对于体育生而言是人生中重要的考试。对于为什么有的同学发挥情况各不相同,本人结合今年参与带队考试分析高考体育术科考试情况,并分析心理素质有着重要联系。数据分析了某体育学院大一新生的问卷题目,结合分析得出针对各个原因,提出了关于加强高考体育生心理素质的建议。

关键词  高考  体育术科  心理素质

一、前言

2020年1月的高考体育术科已经结束了,无论考场上是笑声连连,还是失落叹气。对于参加体育术科的考生们,都将进入下一个阶段。回想考试前考场的氛围,气氛或异常紧张,或异常兴奋。为什么有的体育高考生能够超常发挥,有点考生却是发挥不如平时呢?所有的考试都是一样的,高考体育术科也不例外。

事实上,能来报名参加体育术科的考生,绝大多数同学已经在技能体能方面准备就绪,或者说已经能够按照标准算过超过本科线或者超过重本线了。然而这决定考试成绩好坏的是你的考试发挥情况,且这发挥情况就跟考生的心理素质有着重大影响。作为今年带队高三体育生的老师,结合今年考生的实际情况,笔者总结一下考生心态与考试之间的影响原因。

二、体育术科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考试过程中过分紧张,学生考虑过多的考试结果,影响了考试成绩。比如今年高考的其中一名女生,这名女生的体育术科成绩非常好,并且比赛经验丰富,比赛成绩都很好,文化成绩也不差。不属于那种只能选择体育这门科目的学生。也许正是因为这个,但她在考试的准备过程中,多次表示自己超紧张。我给她做好心理辅导之后,前面三科发挥都正常,但在最后一门摸高项目考试的时候,成绩发挥失常。众所周知,摸高是所有考试项目最稳定的一门了。这名考生顾虑过多,害怕自己考试结果会失败,影响了考生心态,导致弹跳肌肉动作僵硬,考试失误。虽然总体成绩上了重本线,但相比平时成绩真的是失误了。

(二)学生在考试的准备过程中不够充分,明显“偏科”。今年的考生当中,有一名选择游泳专项的考生。这名考生的考试情况一般。总结其考试成绩一般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存在“偏科”现象,即游泳专项考试准备充分,但其他科目训练不积极主动。在考试即将来临之时,学生表现出没有自信,胆怯。这是对自身情况了解,面对高手如云的考场,明显自信心不足。这是考生准备不充分导致心态中没有自信的表现。如果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在田径术科方面能稍微加强,就避免了考试失败的情况。

(三)比赛经验过少,模拟考试缺乏,心理准备不够充分。据我了解,有些学生,是从没有代表学校参加任何体育比赛,不具备体育比赛的经验,但由于身体素质好和兴趣爱好选择参加体育高考的。这类学生的心理素质没有那些有比赛经验的学生心理素质好。他们在考试之前,更需要进行心理干预。这类学生明白这次考试的重要性,却也是一场重要的关乎人生轨迹的比赛。高考的模拟考试也相对较少,和别的学校交流和适应场地也欠缺。所以在考试考场上,学生的心理压力会比较大。

(四)家长的心理目标较高,给孩子们的过多压力。 今年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遇到几件小插曲。就是家长想带学生一起去参与考试的事情。其实跟老师沟通了,也挺好的。但在高考过程中,家长对孩子的目标定得过分高,让孩子心理压力过大,也间接干预了学生考试。高考,是每个孩子都要经历的一场人生拼搏。这是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阶段,也是考验孩子们的时候。孩子们长大了,终究会离开父母的保护而自己成长面对。有些家长不懂得拿捏给孩子鼓励的度,间接就增加了孩子们考试的压力,影响了考生考试心态,心理素质不够好的孩子就会大大受影响。

(五)教练对学生考试心态对心理干预的疏忽。自我总结,教练在考试过程中应该注意每个学生每个考试的心理动向。比如那个原地摸高的同学,教练就有疏忽。对这门简单的科目出现失误,也是对她心理干预不足的表现。

经研究得出,高考体育当中除了运动技术技能实力之外,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也很大。为了探讨心理素质对高考体育术科的影响,我对广州某某体育科学院的大一新生做了相关心理素质问答的了解。这选取的对象是大一新生,人数为100名。从中选取了几个数据来研究。首先是看看这一百名今年刚参加完体育术科考试的学生,他们的高考术科成绩与平时成绩相比较,可以得出43%的同学高考成绩更好,42%的同学高考成绩跟平时成绩差不多,只有15%的同学是平时成绩更好的。针对这些已经考上大学的体育生而言,他们算是所有高考体育生中成功的同学了。在这些“成功者”的成绩来看,他们的高考术科的发挥情况是跟平时成绩持平或者考得更好的(如图1)。那我们对他们的考试心理素质做深入了解。

从图2的数据分析得出:在这些已经成功的考生当中,有一半的考生认为影响考试的最主要因素是考试时的心态,即心理素质。其他最主要因素在他们认为数据分别是24%的天气影响、12%的考试场地、5%的器材影响和5%其他考生们的情绪影响以及裁判态度等。可见,在部分成功的考生认为,影响体育高考的最主要因素是考生心态。

为了深入了解,对其中体育高考复读的学生进行聊天访谈了解。这些经历了至少两次高考的考生,对高考有着深刻的认识。体育高考术科和普通文化科不一样。文化科知识储备要不断增加、熟记,时事政治时时在更新。而体育高考虽然考试标准有所修改,但考试技巧和要求差别也大。只要考试能稳住坚持训练,那么身体机能不会太差。有的考试表示,参加了两年的体育高考,他的技术体能等都没变化,唯一變化的是考试的时的心态。第一次参加高考时,面对其他考生,他紧张不已,考试过程中总在考虑考差之后怎么办,那么会不会影响文化。考完之后,老师会这门说我等等。就是各种想法,干扰了他的考试心情和情绪,最终导致考试过程中动作僵硬,投篮失误了。然而,在参加第二次考试时,自己明显放松了心情。就当这是最后一次比赛了,尽力而为,稳住心态最终考试正常发挥。不可否认,体育术科考试也有参加复读后失败的同学,但这是比较少的。

三、建议与分析

根据以上总结,围绕着学生心理素质的问题,我们针对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问题提出了建议。

(一)明确训练目标,明确考试目标,学校和指导教师做好考前动员。为了让学生考试前和考试时心态平稳,也做好考前心理干预。教练员应该做好考前动员,明确考试目标,提醒孩子们在考试时奋力一搏,注重考试过程,稳定情绪。看中国女篮赛前教练员动员队员的视频,激动人心,教练的鼓励对全队的斗志可谓是真正的加油加气,对考生们心理的鼓励有振奋人心的作用。

(二)不可盲目自信,合理安排训练,切莫出现“偏科”现象。体育术科的所有项目,无论是专项还是素质考试都很重要。教练在训练计划安排过程中,应该也提醒学生安排的重要性。有实力的人,心态会更有把握做好。如果之间平时训练就没有实力,那么在考试过程中有可能心态就会崩盘了。

(三)教师应该多组织小测,月末小测或者跟同类学校高考生进行交流测试。在高考的同一起跑线上,同类学校的高考术科同学们之间,既是竞争对手,更是战友。良性竞争,有可能带来的是双赢的结果。学校彼此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竞争,会获得更多进步。交流只是手段,这过程中带来对心理素质的提高是心理稳定性潜移默化的积累。

(四)教练应该多和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知道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心理状态发展。在学生回家休息时,也适当地聊天,不必给孩子心理过多压力。针对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家长帮助做好适当的心理调整。

(五)教练员应该熟悉了解每个孩子的体育术科成绩和个性特点,多观察,多熟悉,了解孩子们的心理素质承受能力。在考前做好对应个性的心理干预,做好考试准备。在考试过程中时时观察有无重大变化,随时做好心理辅导。

总之,体育高考表面上是考了学生的技能体能,实际上也是学生心理素质考核的一个重要项目。经过了体育高考的同学,不仅仅只是考核通过了技能体能考核,也是心理素质跨过高考这一门槛达标的表现。高考体育术科考试,不仅是一场考试,对于考生们更是一场人生中重要的比赛。这场比赛的输赢,输的不仅仅是这次比赛,而赢得却是不同的人生轨迹选择。

作者单位: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一中

猜你喜欢
高考心理素质
高考物理新动向——逆向分析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国防教育对“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影响
新形势下医护人员职业压力缓解与心理素质培养
学习毛泽东的作战指导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