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音悠扬 恪守匠心

2020-09-10 07:22张灏杨静刘琳琳
今古文创 2020年30期
关键词:民族

张灏 杨静 刘琳琳

【摘要】 子牙王氏民族管乐制作技艺是天津市级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该项技艺以制作笛子、笙、萧、葫芦丝等中国民族传统乐器而闻名。当年王氏兄弟成立“潘庄子村新建乐器社”,如今新一代传承人创建了森雀乐器品牌。勤劳智慧的手艺人始终恪守匠心、精益求精,将中国的民族管乐制作技艺发扬光大。

【关键词】 民族;管乐制作;田野调研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0-0059-03

基金项目:本文为天津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于田野调查的天津手工技艺非遗活态化保护与传承”(项目编号:TJZL19-003)的研究成果。

“余尝观于衡山之阳,见奇筱、异干、罕节、间枝之丛生也……于是乃使王尔、公输之徒,合妙意,较敏手,遂以为笛。”战国辞赋家宋玉在《笛赋》中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古人制笛的故事。“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着冠”“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古代诗人们在诗词创作中也从不吝惜笔墨借笛抒情。由此,中华民族对于笛子这一传统乐器的喜爱可见一斑。

2018年的冬天,笔者因参与天津市非遗调研工作来到子牙王氏管乐制作技艺传人王泽云老先生的工作室,在工作室中见到了他本人与享有“玉笛圣手”之称的青年演奏家曾格格的合影照片,并听他讲述了王氏管乐制作的历史、传承与发展。

一、子牙王氏管乐制作技艺的历史与传承

(一)笛之溯源

以竹子为原材料制作笛子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在距今大约4000多年前的黄帝时期,黄河流域一带生长着大量的竹子。汉代司马迁于《史记》中记载:“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豀、斩而作笛,吹作凤鸣。”应该说以竹制笛这一吹奏乐器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是人类祖先智慧的表现。因为他们发现了竹的震动性比骨要好,其发出的声音比骨笛更加清脆动听,而且对于竹子这种材料的加工也更容易方便。我们现在使用最多、最受欢迎的就是竹笛。

一支竹笛由一根竹管制成,内膛去节中空,在竹管上开有一个吹孔、一个膜孔、六个音孔、两个基音孔、两个助音孔。从音高分类的话,笛子可分为曲笛、梆笛和中笛。由于南北方地域的不同,制作出来的笛子各有特色——南方生产制作的笛子音色较为柔美,而北方制作的笛子其音色则更加高亢洪亮一些。位于天津静海区子牙镇潘庄子村的王氏民族管乐制作就是具有北方管乐制作特色的代表之一,他们生产制作的笛子、笙、箫、葫芦丝、巴乌等多种管乐器无论是从前期的选材、制作工艺、造型设计还是成品后的音色、音准、音域等综合品质来说都可以算是我国民族管乐制作行业中的佼佼者了。

(二)子牙王氏民族管乐制作技艺的传承谱系

1.地理人文。静海区子牙镇位于天津西南部,据说此镇名有些来历,因与中国传说中的姜尚姜子牙颇有渊源而得名。《孟子·离娄》曾记载了姜太公的经历:“太公避纣,居东海之滨。”指的就是这个地方。据村民传说姜太公在静海一带避难时经常来村西的河边钓鱼,至今在子牙镇东子牙村的西边仍有一处被保留下来的土丘被人们称之为“姜太公钓鱼台”。子牙镇有十六个村,其中一村名为潘庄子,便是本文中王氏家族所在的乡村了。潘庄子村位于子牙镇东北部,始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因潘姓人氏迁居至此而建此村,原名为潘家庄,后称潘庄子。全村耕地面积两千余亩,人口一千多人。十年前村集体收入达近百万元,而带动这个村子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就是民族乐器生产,特别是他们制作出来的葫芦丝和笛子等乐器闻名大江南北,远销国内外各地。据追溯,静海区子牙镇潘庄子村的乐器制作从清代中期就存在了,传承有序,距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直到现在该村对民族管樂的制作工艺已经形成一套独特的自有体系,相当成熟和完善。

就在这样一个“家家会制作、人人懂音律”的奇妙乡村中,有一位老先生脱颖而出,受到众人瞩目,他不但通过自己的努力振兴发展了家族传统技艺,还心系父老乡亲,不忘带领大家一起走上致富之路,为全村人民谋福祉,他就是静海区人大代表、天津市乐器制造商会秘书长、天津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会长、天津市工艺美术大师、天津兴源森雀乐器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泽云,同时他还有另一个独特的身份——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子牙王氏民族管乐制作”传人。当走近这位年近七旬的老先生,会自然而然被他那种特有的儒雅憨厚的气质所打动,了解他的故事之后,又会为他淳朴善良的人品所折服。通过与王泽云老先生的交谈,笔者了解了子牙王氏民族管乐制作的传承谱系。

2.传承谱系。子牙王氏民族管乐制作技艺的传承谱系最早可追溯到一百年前的晚清时期:王泽云的祖父——王葆和(1900~1977年),出于对音乐的热爱天赋,在十三岁少年时曾经跟当地过路的艺人学习了演奏乐器。由于王葆和天资聪颖,再加上他勤奋好学,学艺没多久就能够熟练地参加乐班的演奏了,这让大人们都对他刮目相看,称赞不已。王葆和在自己演奏过的乐器中,最为擅长的、演奏得最好的便是笛子。他吹奏的笛子高亢、明亮,音色过人,特别是对于循环换气技巧的掌握能够轻松运用、收放自如,从此一举成为子牙镇潘庄子村一带的笛子演奏高手,也为王氏一族的后人们与民族管乐制作的不解之缘埋下了种子。后来王葆和有了儿子王文榜,就将自己的吹奏技巧传授给了王文榜。

王文榜(1915~1970年),生于民国时期,是见证了新中国成立的一代,他自幼受到父亲的熏陶,在民乐演奏的耳濡目染中长大,从八岁儿童时期便已经开始学习演奏父亲的拿手乐器——笛子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王文榜学习笛子演奏只是为了娱乐,并没有把它作为一种职业去发展,而是有了自己的想法。与父亲王葆和单纯地迷恋乐器演奏不同,王文榜在学会吹奏笛子后并没有止步于此,他把视野扩展到了乐器的制作上,尝试着开始自己做笛子。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复的研究与实践,王文榜终于逐渐掌握了笛子制作的方法与技巧,后来将这门技艺传授给了自己的长子王泽林。

王泽林掌握笛子制作后,带领其弟、妹一起以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制作笛子,那时的产品直接销往天津市和平路凯歌乐器店。很快,他们的生产规模开始不断地扩大,所生产的乐器品种和数量逐年不断增加。于是,天津盛兴元乐器有限公司应运而生。虽然生产规模扩大了,但王氏兄弟始终没有丢弃祖传的纯手工工艺,严格把关每一道工序,确保所出品乐器的质量。

王泽云生于1954年,是王泽林的弟弟。他自幼在农民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受到了父亲的熏陶,又在大哥王泽林指点下学会了做笛的手艺。从中学毕业王泽云就随哥哥正式学习民族管乐器的制作了,同时成为了村办乐器作坊的一名小学徒工。在那个年代,没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去制作乐器,一切要靠纯手工来完成。乐器作坊的工作其实是很辛苦和磨炼人的,没有电钻,竹子就需要用手工锯锯开,打通竹节内部这道工序更是累人,只能用工具手动一点一点地磨。这样连续工作一天,就算是壮劳力也会腰酸背痛得难受。而王泽云恰恰就是在这艰苦的工作中磨炼了自己的技艺,也磨砺了自己的心性。由于他天生心性憨厚善良,多才善思,大哥介绍他认识了天津音乐学院的杨立中教授,从此王泽云便拜杨教授为师,每周到杨老师家中去学习吹笛子,这也可以说是王泽云的一个人生转折点,专业的音乐学习使得他对于管乐演奏的水平大大提高,对管乐器的驾驭能力日益娴熟,也更加明了作为一名乐器制作者在制作这种乐器时如何更好地能满足演奏者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改进乐器制作细节。

经过专业的音乐学习之后,王泽云全身心投入到乐器的研究与制作中。他凭借自身优势,在家乡创办了民族乐器生产企业;成为了新一代王氏民族管乐制作的传承人。作为天津市森雀乐器有限公司(前身为天津市静海县盛兴乐器厂)的董事长,他带领群众走向致富之路,也把家族技藝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子牙王氏民族管乐制作技艺的工艺

(一)材料挑选与储存

调研当天,王泽云老先生的学生同时也是他的女婿——李静老师带我们参观了乐器厂的库房,在这里向我们详细介绍了王氏管乐制作的原材料——竹子。王氏民族管乐制作的用料非常讲究,使用的竹子多以紫竹和苦竹为主,产地来自于福建、浙江、安徽一带。传承人在选竹时非常严格,会到南方的竹林里去亲自挑选。

选竹要挑竹壁,竹子的壁既不能太薄,太薄声音会发炸,没分量; 也不能太厚,太厚了声音出来是闷的,总体来说通常竹壁控制在2毫米多一点是最佳的厚度。一根竹子虽然很长,但并不是所有部分都可以用得上的,每根竹子中能够被用来制作管乐器的只有其中的一段,实际上一大部分最后都被截掉了,只留最好的那一段用。另外在选竹时要根据不同的管乐器分类选择。例如葫芦丝的所需竹料比笛子要细,粗细基本上在十几个毫米左右;小调笛子比葫芦丝的竹料稍微略粗一点。笛子的挑料必须得严格,葫芦丝略微宽松一些,因为它是簧片发音。竹子的圆度越圆越好,密度越高越好,外面没有掉皮、虫蛀这些现象,就算是好料。但是在选竹时是不能刨开竹子观察断面来分析其密度和厚度的,选竹过程全靠用眼看、用手触摸竹子表皮,凭借多年经验去判断。

竹料进来之后是成捆的并且潮湿,需要在温度和湿度适宜的地方慢慢阴干,阴干的时间为三年,期间不能用太阳直接晒,一晒就全裂了,也不能大风吹。开春之后晾一天,干了之后收起来,晾的时间不能太长,最多一天。

(二)制作

在参观完库房后,李静老师又带领我们对笛子和葫芦丝的制作工艺流程进行了考察,其主要工序包括:烤竹:将断好的竹子用自制的火炉烤热,拗直弯曲的部分,使之直挺。打通:利用特制的钢条将竹子膛内的竹节打通,使之中空。打磨:用长的圆锉和砂纸打磨竹子内堂,使之达到标准的尺寸。定位:按所需长度分别锯取不同长短的竹材,以口径为标准,在竹材上画好指孔和吹孔各自所在的位置。开吹口:用工具刀开出标准的吹口,同时将吹口和笛子的顶端打磨光滑。钻孔:按之前定好的位置钻出指孔和出音孔,一边钻孔边一边同时测试音准。调音:利用校音器反复吹奏,将音准和演奏性能调至最佳状态。雕刻:在笛子或葫芦丝上起画稿和题词,然后雕刻。

三、思考

在制作工艺流程的参观现场刚好有一位师傅正在给葫芦丝进行激光雕刻的操作,上面的龙形图案栩栩如生、吸引了我的注意,这一图案设计给本来造型可爱的葫芦又增添了一份活力和精神,让人忍不住想要把玩一番。我问李静老师这个图案是谁设计的,他很腼腆地说这是他本人的原创设计。这样的葫芦丝从视觉上比以前看到的葫芦丝更显精美,且还增添了一份观赏和收藏价值。目前很多品牌的民族乐器在外观上并没有很好地与美术设计结合起来,可能生产者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这种文化创意的价值所在,笔者认为在这种将美术应用于民族乐器之上的设计非常值得开发与研究,在未来也或许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子牙王氏民族管乐制作的工作室内,陈列了这些年来森雀乐器品牌精心研发的各项代表作品:葫芦丝、笛、笙、箫、巴乌等多种乐器,其中以葫芦丝的工艺改良最具代表性,其唇形吹嘴的设计便于吹奏,合乎唇形、不跑气;葫芦与竹管接口插座采用ABS防粘死的先进技术和工艺更是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好评和市场的广泛欢迎,并申请获得了多项专利。王泽云讲他们还会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开发研制出更多品种、更高品质的民族乐器。如今,子牙镇居民在乐器制造产业的带动下不仅脱贫致富,还经常自发组织演出以丰富百姓的精神生活,例如在每年的6月21日这一天,为了庆祝“世界演奏日”,村民们便会拿上自己擅长的乐器到大街小巷中随意演奏乐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另外,王泽云多年来还一直致力于教育事业,他根据对民族乐器的钻研和积累,亲自编写出版了《葫芦丝教材教法》学生用简谱,定期捐赠给本镇周边中小学校,同时经常为学校添置教学用品。

调研接近尾声,笔者问王泽云老先生能否用他本人亲手制作的笛子吹奏一曲,王老师欣然接受了请求,在一曲婉转悠扬的《姑苏行》中,笔者似乎看到了以子牙王氏民族管乐制作技艺为代表的中国手艺人前仆后继,在守护与传承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路上不断开拓出美丽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闫群群.谈竹笛的起源与发展[J].世纪之星·交流版,2017,(04):1-2.

[2]陈晓静.笛与篪的渊源[J].大众文艺,2010,(023):

15-20.

猜你喜欢
民族
党是民族的脊梁
MINORITY REPORT
《民族女孩》
《战斗民族养成记》上演中俄一家亲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组工干部之歌(美声民族版)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没有希望的民族
民族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