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策略研究

2020-09-10 07:22陈菲菲
今古文创 2020年39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数字化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千百年来社会生活的产物,包含了人们的丰富经验和无穷智慧,反映着文化个性和文化形态,极具文化、社会、经济、旅游价值。随着《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摘要》的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再一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非遗的传承危机一直存在,互联网时代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也备受关注。本文通过深度分析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特点、优势、问题及应用案例,科学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体系,从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出去,传承下去。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9-0047-02

基金項目:本文为2019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以竹藤编织技艺为例》(项目编号:2019KY1356)阶段性成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千百年来社会生活的产物,包含了人们的丰富经验和无穷智慧,反映着文化个性和文化形态,极具文化、社会、经济、旅游价值。但是,人们发现许多非遗已经渐渐变味甚至消失,生活环境的改变使得非遗的传承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在互联网时代下,操作快捷简洁、传播性强的新媒体数字技术,无疑是传承非遗的有效途径,也必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发展趋势。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使广大人民群众关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中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在本文中,通过分析当前的数字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问题的过程中数字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优势,并总结了应用程序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以探索更科学和更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输策略。本文在民俗学、大众传播和艺术设计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综述、问卷调查和应用实践经验结合设计实践,努力实现数字采集、修理、收集、保存、展示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然后系统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方法论。

一、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持续升温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在国家政策、学校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还不够完善,从数字传输的角度根据非物质文化的特点,系统全面的研究还较少。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有效地传承下来,结合已有的案例及新兴的新媒体技术,研究和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

(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的现状

通过中国知网数字资源数据库检索,2003-2013十年间共发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承相关硕士、博士论文13篇,学术期刊518篇。故宫在1990年建立了图像数据库,并在2001年推出了故宫数字网站。全国的多个省市及机构都建立起了网站和数据库,例如秦始皇兵马俑数字博物馆、凉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等,通过收集整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向人们展示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方面的应用优势

人们在过去了解社会实时新闻或信息绝大部分只能通过电视或纸质的途径,这种方式非常缓慢,往往人们获取的均是几天前甚至几周前的事件,而且随着时间推移,事件中间环节发生变化更会导致人们获取信息不完整,越来越模糊。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以及5G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其次,采用数字化技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使时间碎片化,也就是说,人们获取信息不再局限于广播、电视等特定播放时间,而是变成了随时随地可以获取信息。

(三)应用数字化技术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有着传承人趋于老龄化、传统媒体传播困难、积极申报消极保护等现象,这些现象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是很恐怖的,传承人老龄化导致一旦老人逝世手艺就会消失;传统媒体不仅传播困难,其保存也是不容易的。随着时间推移,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失真或磨损,因此,通过更加符合现代的数字化技术来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紧迫的。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存在的问题

大自然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法则,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如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亦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其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人们的手艺或绝活等,传承人趋于老龄化且新的传承人接力不佳,由于社会的现实,很多青年不愿去拜师学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人亡艺绝”的局面;其二,很多民间文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过去只能通过文字来记录,以及上世纪大量留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照片和音频等,在时间的冲刷之下,均有不同程度的损毁和失真;其三,自从国家大力推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各省市地区的人们积极响应,申报成功的越来越多,这看起来是好事情,但是深入调查会发现,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成功之后,非常应付的传承导致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记录没有传承人了。

例如:作为非遗的竹藤编织技艺,它的工艺历史久远,人类开始定居后生活中常用其制作存储米粟和猎取的食物的容器,藤编制品也十分丰富,有凉席、凉枕、扇、箩、筐、篮、簸箕等,以实用性为主,承载着时代的记忆。但由于工业技术的发达,竹藤编织用品制作的不易及使用的不便,竹藤编织用品逐渐被人们的生活所淘汰,如今竹藤编织技艺大部分传承人都是近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其中多数还生活困难。不仅是竹藤编织技艺,在各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也极缺乏年富力强者。如福建省的一次调查结果显示,该省首批省级传承人232人,平均年龄59岁,61岁以上的占47%,最高年龄为90岁。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策略

(一)传承人的数字化采集

传承人的数字化采集包括继承人的外观、声音和运动等方面的采集。传承人的外貌的采集包括两类:一是利用数码摄影对传承人进行拍照,获取图像数据,便于档案数据库的建立;二是利用3D扫描仪扫描传承人的外形,获取模型数据,便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生产。

传承人声音的采集包括室内、室外两部分。由于民族音乐、民俗等活动都是在户外完成的,户外采集是指在自然环境中录音,以获得原生态音质的再现。

对于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民族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动作展示的,需要利用数码摄影、动作捕捉等数码技术来收集传承人的动作。

(二)传承人数据的数字化整合、构建

在完成一系列的数据采集后,将得到的资料进行整合,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传承人的基础资料、音频、动作的数据库。传承人基本数据库主要由图片和文本组成。将采集到的传承人姓名、性别、民族、传承项目、传承状况等基础数据与相关图片和文字描述相结合,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基础数据库。对录音室录音和室外现场录音所获得的音频资料进行总结,然后记录传承人姓名、项目名称、类型、国籍和使用的乐器,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如项目类型等进行存储,便形成了音频数据库。

(三)传承人的数字化集成展示和传播

在完成传承人基础数据库、音频库、视频库、行动库的建立后,通过网站和移动端app进行传承人的展示和传播,具有大众传播的优势。通过一系列数字化技术手段,尽可能地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化传承过程中出现歪曲、曲解等错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原汁原味地展现。

(四)加强政府引导

非遗的数字化传承离不开政府的引导。设立专项资金,加强非遗的知识产权保护,健全非遗保护相关法律法规,都是推进非遗产业合理化、健康化、科学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互联网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政府的引导十分重要,政府应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加速非遗产业的发展,促使非遗创造更多的艺术价值、经济价值、产业价值。

四、结语

我们需科学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体系,从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出去,传承下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除了整合各种新媒体技术外,还应与多个行业合作,与法律保护、学校教育、旅游开发等相结合,实现融合发展。此外,在数字遗产中适当增加娱乐和互动设计,有利于提高受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的主动性和数字遗产传播的时效性,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更加便捷、有效。科学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体系,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平台,整合非物质文化资源,增加应用数字技术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提高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强化人力、财力、物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方面的投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原汁原味地展现。

参考文献:

[1]李欣.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路向[J].科学出版社,2011.

[2]彭冬梅.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J].美术研究,2006,(2).

[3]蔡群等.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遺产的数字化保护方法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8).

[4]德红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2,(05).

[5]郎玉屏.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10).

[6]孙璐.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J].传媒观察,2012,(02).

[7]贾秀清,王珏.数字化手段在我国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领域中的应用[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02).

作者简介:

陈菲菲,女,汉族,广西柳州人,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艺术设计教育。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数字化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