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2020-09-10 07:22杨素
南北桥 2020年18期
关键词:节奏训练小学音乐教学运用

杨素

【摘    要】节奏是人类生命运动规律的一种体现,它在人类的活动及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同样,节奏与旋律、和声构成了音乐的三大要素。节奏作为音乐的核心部分,在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最重要也最为基础的环节就是节奏训练。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  节奏训练  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8.038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和灵魂。在音乐作品中,采用的节奏方式直接影响着作品的风格和形象。在演奏或者演唱的过程中,把握好了节奏,就有利于准确表现出音乐作品的风格和意境,而如果节奏没有把握好,就会破坏作品的原有风格和效果。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节奏,进而更好地体现出音乐作品的魅力。

一、节奏训练对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作用

1.能够提升小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学生只有对音乐感兴趣,才能激发他们对音乐的探索能力、学习能力。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发现,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注意力不够集中,而且注意力维持的时间非常有限,导致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不高。而节奏训练的特点是明快、活泼和有趣,而且训练方法多种多样。所以,通过多样化的节奏训练帮助学生进行音乐学习,不仅能够延长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人们对音乐要素有着潜在的感知力,而节奏训练正是将这种潜在的感知力加以诱发和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准确的节奏知识,培养学生对音乐产生更为敏锐的感觉和知觉。通过节奏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音乐理论知识,从而清晰地感受到音乐中节奏、旋律、力度等音乐元素的变化,体会这些变化所带来的不同的音乐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

3.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基本的音乐技能。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通过节奏训练,才能够准确掌握节奏知识,为以后的音乐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进行节奏训练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相互融合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音乐记忆,在通过视觉及听觉感受乐曲的节奏、旋律的基础上,对所听到歌曲或乐曲的节奏和旋律通过身体的动作进行表达。节奏训练对加强小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4.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节奏训练,首先就是从听觉上刺激大脑,这种刺激很容易被大脑接受,并且可以加速大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左脑的发育,更能促进左右脑的平衡。最终对小学生创造意识的产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在节奏训练过程中,要将节奏与身体的运动结合起来,所以,在节奏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不但感受到了音乐带来的快乐,还大大地拓宽了其自由想象的空间,促进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二、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借助课堂游戏开展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适当地融入游戏,因为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还不成熟,在游戏中进行节奏训练,既可以让学生亲身感知到音乐,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进而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打花巴掌”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游戏完成拍掌练习,让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打出节奏。小学生还处于孩童阶段,特点就是爱动,喜欢表现自己。小学低年级的节奏学习比较简单,并且很有律动感,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律动,指导学生在游戏中打出节奏,还可以把各种小动物的动作合理地加入到训练中,让学生充满新鲜感和亲切感,在欢乐中学习节奏。比如,学习《发电报》和《敲门》等曲子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比较神秘的情景,化理性为感性,让学生更好地感知节奏。

2.合理开展诗歌朗诵比赛对学生实施节奏训练。诗词不仅具有意境优美的特征,而且还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在学生朗读过程中也能够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借助诗词朗诵训练,学生带有感情地对诗词进行朗读,会使学生对节奏的感受能力和对歌曲的感受能力都能够有所提升。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进行诗词朗读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朗诵打节拍,让学生能够对诗词节奏形成更为形象直观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教师在诗歌朗诵训练过程中可以选择王维的《画》作为朗诵对象,并对诗句的节奏进行分析。这样,学生在朗读诗词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进一步强化自身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把握能力,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音乐艺术素养也能够得到良好的培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3.模仿生活场景实施模拟训练。小学音乐艺术与学生的生活存在紧密的联系,因此要想提升节奏训练的效果,教师可以尝试从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完成对音乐的模拟,将节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融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节奏知识形成更为形象的认识和理解,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尝试寻找一些生活中的特殊声音场景并进行模拟深化学生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和感悟。如教师可以借助动物走路的场景将音符形象化地表现出来,引导学生模仿公鸡走路,战马奔跑等,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模仿在乐器上进行适当的弹奏,让学生对相关音乐节奏形成更为形象的认识。

4.节奏训练时加入语言。学生生活在充满语言的环境中,节奏训练的时候注重语言的节奏,学生更容易接受。说话练习的基础是语言节奏训练,而音乐语言训练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是节奏和旋律,但脱离旋律,节奏依然有很强的表现力。节奏的语言训练,可以解决试唱教学的难点,效果也会更好。音乐的节奏和语言的节奏关系密切,大部分的节奏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因此,进行节奏语言的训练可以很好地达到节奏训练的结果,比如通过短语、词句等,加之拍出節奏,再结合一些动作和舞蹈,强化动作的节奏感,让学生在读或者唱、跑跳和拍掌、跺脚的过程中,让学生更好地认知和理解节奏。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动作能力,让学生体验到美的节奏,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音乐教师只有进一步加强对节奏训练的重视,注意充分发挥出节奏训练的价值,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才能够得到良好的培养。因此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将节奏训练当作重点内容,积极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为节奏训练效果的强化提供相应的支持,为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提供坚实的保障。

猜你喜欢
节奏训练小学音乐教学运用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