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开展经典诵读的教学探究

2020-09-10 07:22胡小珠
南北桥 2020年18期
关键词:经典诵读教学研究小学语文

胡小珠

【摘    要】中华文化传承了几千年,凝聚了古人的智慧,古诗词就是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诗词歌赋由一代一代的中国人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成为我们国人为之骄傲的精神宝藏。在小学开展经典诵读不仅能让学生了解中华博大的文化,还旨在让他们从小就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让他们通过经典看到穿越了五千年的中华历史。接下来笔者就针对小学生开展经典诵读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经典诵读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8.106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很多学校已经在逐渐开展诵读经典的专门课程,也不断提高了古诗词在日常教学中的比重。经典不仅包括古诗词,还包括戏文、名著等各种文学作品,但对于小学生而言,诗词是他们接触最多、最容易接受和理解的一种形式,所以本文的经典诵读主要以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展开讨论。

经典诵读在小学开展的必要性体现在古诗文相对于日常的白话文难理解,这样由浅入深地学习诗词等作品能够逐渐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联想能力等。同时,教师在对古诗词进行教学和讲解时,还会穿插相应的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以及涉及的典故和成语等,所以古诗词涵盖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这对从小培养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是十分有益处的。小学生的各种能力还在启蒙和待培养阶段,此时开展经典诵读,是让小学生在最佳时期接触到最正统的文化和内容,相较于其他课外书来说,经典诵读更易于培养学生们的德智体美劳,如《千字文》《三字经》等,简单易懂、朗朗上口,就特别适合推荐给学生们去学习和实践。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环节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很多小学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增加了国文阅读课程,也在语文课上加重了古诗词课时的比例,但是由于小学生对于古诗词的接受程度相对于其他课文来说比较低,有的教师为了避免麻烦,直接让学生对古诗文进行死记硬背,导致很多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出現学生会背的古诗词很多,却不知道诗词所表达的意思、诗人写这首诗词的意义等现象,这样的经典诵读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是毫无意义的。除了教师对于经典诵读教学的问题,学生对于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也不是特别浓厚。由于古诗词在新课标语文课本中全部都是要求背诵的,且古诗词的语言极尽简洁,与平时学习的白话文相比更难于理解,学生在背诵方面有一些抵触情绪。此外,古诗词在学习时会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包括诗词作者、诗的类别等,学生对庞大的知识体系不太能够接受。

(二)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

首先,教师不能够正确理解并贯彻落实好新课标的要求。虽然在政策的要求下,学校和教师能够提高古诗经典的学习时长和重视程度,但有一些教师仍旧没有很重视这一要求,并不能够深入理解课改这样要求的目的和意义,所以才出现了让学生死记硬背古诗词的现象。这不仅不能够正确引导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喜欢经典诗词,还会让学生对诗词产生抵触心理和厌倦情绪。其次,由于教师教学方法的错误,学生不能正确地看待诗词经典,于是产生了厌学心理,由此引发了恶性循环,造成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兴趣降低。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环节的措施

(一)教师摆正教学态度,改变教学方法

只有教师自身重视小学语文的经典诵读环节,才能够引起学生对这方面的重视。所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自身要积极主动地去接触经典、品味经典,从经典的诗词歌赋中体会到其包含的精髓,领悟其所表达的意思之后,再结合自身的经验体会,不断领悟,才能够教授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态度不仅能够让学生便于理解和接受,对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是一个很大的提升与进步。

小学语文教学最讲究教学方法,正确的教学方法能够大大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和对语文课堂的兴趣。讲授法是最基础的教学方法,除此之外,教师可以运用提问法、谈论法和探究法等教学方法丰富课堂形式,将难于理解的诗词转化为学生容易懂得的日常话语。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能够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意思,也能够灵活运用诗词,那么背诵的要求也就轻而易举了。例如,学生在诵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理解不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景象,教师便可以利用PPT放映一些照片,让学生直观地去感受这样一幅画面,带着画面再去描绘场景时,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了。

此外,教师还应认识到,经典诵读不是一日之功,所以教师在开始对学生进行经典诵读环节的教学时,就应该考虑到长远的教学和发展。学生学习经典诗词要循序渐进,逐渐深入,要根据他们的年龄和接受程度选择适合他们学的诗词。

(二)丰富课后经典诵读活动,提升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把学生对于诵读经典诗词的兴趣提起来,才能够提高学生在经典诵读方面的学习效率。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给学生营造一种国学经典的校园环境和氛围。例如,在每天上学前和放学后,学校在校园内播放古诗歌曲,让学生形成听经典诗词的习惯。教师还可以在教室设置图书角,鼓励学生将名著或是与诗词相关的书籍带来与其他学生一起分享阅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举办线上的古诗词诵读比赛,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多诵读古诗词,家校配合,家长监督,并上传诵读视频到班级群。这样的活动和比赛能够激起小学生的好胜心,会为了赢得教师和家长的认可主动地去学习和诵读。这种活动的效果不仅能够达到学生诵读古诗词,还能够增强家长和学生之间在学习上的交流和互动,让家长了解学生学习的动态,同时也很好地利用了课余时间。例如,在学习《赠汪伦》的时候,教师可以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寻找描写友情的诗词,或者让学生寻找李白的其他诗词,找出其中最喜欢的五首,并上传诵读视频。这样的课后作业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性,也符合了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

三、结束语

经典诵读是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开始,一直贯穿整个学习生涯的事情,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对经典诵读足够重视。中华文化流传了几千年,让学生去学习古人流传下来的智慧和经验对他们的成长有积极的影响。祖国的花朵要想茁壮成长,就必须接受优秀文化的洗礼和熏陶,这样才能够培养出他们优秀的品格和不屈的精神。

参考文献

[1]达咏秀.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9(08):134-135.

[2]郭巧珍.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250.

猜你喜欢
经典诵读教学研究小学语文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