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2020-09-10 07:22任艺丹
南北桥 2020年18期
关键词:初中体育有效性课堂教学

任艺丹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影响下,教育相关部门开始提倡各个学校都应重视体育教学,并要求教师应着力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浅议教师可通过给学生讲解锻炼的方法、采用游戏教学法以及在班上组织体育比赛活动的方法使体育教学处于有效的状态。

【关键词】初中体育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8.116

近些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体育这门学科。在体育备受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同时,教育相关部门也要求教师应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性是衡量教师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评价学生是否学有所获的必要参考因素。只有教师使教学处于有效的状态,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才能体现教学的意义。

一、教师应给学生讲解进行体育锻炼的方法

为了顺应教育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教育相关部门规定每个班级每周都应安排适当节数的体育课。虽然体育学科的教学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班级的体育教学都极其不理想。这主要体现在很多学生都缺乏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虽然他们在教师的要求下能完成相关任务,但他们并没有得到良好的锻炼效果。由于初中生缺乏一定的学习经验,因此很多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都会出现动作不规范的问题。众所周知,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如若动作不规范就不能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还会使学生耗费大量的体力。而要想使体育教学处于有效的状态,教师应该给学生讲解进行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体育锻炼是一个有方法可循的过程,然而很多学生却认为随意地摆动身体就能完成体育锻炼的任务。学生的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长久下去,学生不仅不能得到良好的锻炼效果,还极有可能会使身体受到损伤。因此,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方法进行体育教学,都应该第一时间引导学生以规范的动作进行体育锻炼。只有学生能以规范的动作进行体育锻炼,他们才能使身体得到充分的舒展,并且才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在初中阶段教师都会要求学生进行跑步、跳高、跳远、打篮球、踢足球等体育活动,可很多学生会因没有相应的体育锻炼方法而不能很好地进行体育锻炼,比如学生在打篮球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地运球和投球。众所周知,打篮球是一项考查运动员技术的活动,如果学生缺乏相应的技巧,他们便不能轻松地应对篮球比赛,从而影响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打篮球的技巧,并指导学生以规范的动作参加篮球比赛活动,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学处于有效的状态。当然仅凭语言表达的方式给学生讲解体育锻炼的方法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为了使学生深入學习相关技巧,教师可以采用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动作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如,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打篮球的注意事项,并给学生示范运球和投球的动作,让学生在模仿教师动作的过程中学会正确运球和投球的方式。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一一展现如何运球和投球,如若教师发现学生的动作不够规范,应该及时给予纠正,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教师可采用游戏教学法进行教学

由于大多数初中生缺乏和社会的接触,很多学生都没能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没有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并且不能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很多学生都是在教师的要求下随意完成体育锻炼任务,这样并不能保证锻炼的效果,从而影响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据大多数学生反映,他们都认为体育锻炼是一项较为枯燥的活动,很多学生表示他们并不能体会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很多教师都会要求学生进行常规体育锻炼活动,常规体育锻炼活动并不能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激情。当然笔者并不否认常规体育锻炼活动的确能起到一定的锻炼效果,但要求学生长期进行一种体育锻炼活动势必会削减学生锻炼的乐趣。教师应革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并更新教学模式,为了提高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教师可以以游戏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也就是采用游戏教学法进行体育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在班上设置“传球”游戏活动,即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并要求各小组成员相互传球,最先完成传球活动的小组获胜。在传球活动中,学生不仅能得到良好的锻炼效果,还能体会到游戏的乐趣,真正实现在游戏活动中教学的意义,并且有趣的游戏活动还能让学生忽略运动的劳累和疲惫。只有学生能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活动,并体会到锻炼的乐趣,才能说明教师的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的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精心设计游戏活动,并确保所设计的游戏活动具有一定的锻炼效果。在学生参加游戏活动中,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播放音乐,让学生在感受音乐气氛的环境中参加活动,这样更能激发学生进行游戏活动的激情,并提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乐趣,这就要求教师应在上课之前精心准备与游戏活动相关的音乐。

三、教师可以在班上组织体育比赛活动

就初中体育学科而言,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还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这样才能体现体育教学的意义。为了使学生养成锻炼的好习惯,教师可以在班上组织体育比赛活动。在班上组织体育比赛活动不仅能引导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还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据相关心理学资料显示,大多数初中生都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很多学生为了在体育比赛活动中取胜都会竭尽全力地完成体育锻炼任务,并且还会利用课余时间强身健体,以求能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当然为了避免学生在比赛中产生误会,教师应时刻引导学生树立“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比赛观。并且为了确保活动能顺利地进行,教师还应该在比赛前给学生讲解比赛的规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参加比赛。据观察,在体育比赛活动中,学生的活动积极性较高,并且很多学生都能通过比赛活动认识到自己在体育方面的不足之处。

体育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地使教学处于有效的状态,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还能保证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在上文中,笔者简要阐述了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用。

参考文献

[1]侯宜响.初中体育游戏教学法的应用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2(12).

[2]张晓伶.中学体育比赛活动的组织和措施[J].教育,2017(1).

猜你喜欢
初中体育有效性课堂教学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