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构建高效初中生物课堂

2020-09-10 07:22庹燕
南北桥 2020年18期
关键词:生物课堂高效教学初中生物

庹燕

【摘    要】生物是生命科学的基础,目前的生物课堂向学生传授的都是一些接近生活、通俗易懂的生物基础知识,学生在学习时也相对容易,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生物课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将生物课堂变得生动高效成为很多教师需要研究的内容。本文就这个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生物课堂  高效教学  初中生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8.133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加速,初中生物教学也不甘落后,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开展了教学改革。在教学一线奋斗的教师要与时俱进,根据新的教学理念,从课堂出发,立足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进一步发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

一、彰显生物学科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教学中,生物是与大自然紧密相关的学科,初中学生要认识大自然、了解关于生物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就有赖于教师的讲解。新课改后,探究性教学成为教学的关键,教师要以学生为主导,积极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这是生物教学需要实现的目标。教师对生物知识、研究成果、发展前景的讲解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课堂中要以多种方式展示生物学科的趣味性,通过幻灯片演示、动手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动手、动脑的乐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思考、观察来归纳和总结所学到的知识。以生物教材为基础,思考和研究教材中的思考专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之余,更多地了解生物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实际生活的联系。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让学生了解到生物研究的最新成果,如基因研究、生物工程等内容,使学生对生物应用领域有更多的认识,激发学生参加生物科研的兴趣,促使学生更加热情和主动地学习生物知识。当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外,还要采用丰富的教学方式,例如,利用多媒体播放自然界生物迁徙的画面、播放海底生物的生活等,让学生在理论和实际生活中都能感受生物的无所不在和重要性,从而在“兴趣”的带领下,主动去发现、探索,实现课堂学习的高效性。

二、注重因材施教,学以致用,让学生积极快乐地学习

事物是具有特殊性的,初中正是学生个性彰显的时期,每个学生的性格和学习情况也各不相同,所以,因材施教就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灵活变化教学手段,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发挥所长,学以致用。尤其在面对学习不佳的学生也要一直坚持,耐心地进行鼓励和引导,促使其学习进步。作为生物教师,不仅要具备生物方面的教学能力,同时还要积极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积极与学生进行思想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感知初中学生此阶段的心理状态和个性表现,积极寻找方法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只有受到学生的信赖,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才能如鱼得水。

学生的进步是要循序渐进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学生也是如此,生物教师必须努力扬长避短,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积极快乐地投入到生物学习中,促进学生生物素养的提高。

三、实事求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教授知识,还要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培养学生善于去观察事物。

首先,由整体到局部。事物是以一个整体的形式存在的,但是它又是由不同的事物组成的,如果学生不能窥一斑而见全豹,那就不能说对事物有了本质的认识。例如,学生在观察植物根尖以及根毛的结构时,可以从观察根的整体形态开始,逐渐找直根系、须根系以及主根和侧根的特征,然后运用显微镜仔细辨别根毛和根尖的结构和位置。

局部观察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辨别事物之间的差别,进而认知事物的不同的特点。例如,在对花的研究中,引导学生对花进行形态认知和结构认识时,要求学生发掘水稻花、桃花的差异,并对桃花和水稻花盛开时吸引昆虫的差异来进行设问,引导学生以问题为基点对两种花进行解剖分析,观察花的蜜腺以及子房结构的不同,弄清为什么桃花吸引蜂蜜,而水稻花不吸引昆虫。这样学生可以进一步知道虫媒花、风媒花之间本质的不同。

其次,纵横比较。纵横比较是引导学生寻找类似事物的差异,且从差异中寻找共同之处的,从寻常中发现不寻常的观察方法。例如,在学生观察双子叶植物的结构及形态时,引导学生分别从茎、叶脉、种子胚三方面进行区分,区分单子叶植物以及双子叶植物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更能熟练掌握各种生物的不同特质。

第三,循环往复。要真正认清和了解事物之间的本质区别,循环往复观察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这说明了观察的重要性。例如,在验证脊髓具有反射功能的实验中,脑的切除是否干净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必须在实验中反复地观察,寻找规律。事实证明,只有学生认识到观察的反复性的重要性,才能發掘到事物的本质属性。

新课程的改革,要求在生物教学中引入更多的实验,以学生为主导,进行探究性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使得教师在短短的课堂几十分钟内很难完成教学任务,会延误教学进度。同时在实验教学中,一位生物教师很难对全班学生的实验进行一一指导,实验课上容易出现混乱的局面,实验结果差强人意。所以很多生物教师不愿意开展实验教学,抵触实验教学。因此,为了更好地响应新课程的改革,学校在生物教学课程安排上要结合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实验教学上做好实验老师的安排,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践行新课程改革。

四、结束语

激发兴趣、因材施教、实事求是,这些方法都是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但是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需要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揣摩,才能寻找到有效的方法,只有教师因地制宜地提取和发掘,才能真正构建出高效课堂,从而有效推动初中生物教学质量和成效。

参考文献

[1]于明玉.对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初步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0,(18).

[2]张伯林.如何打造初中生物高效课堂[J].科技资讯,2013(05).

[3]沈英.关于生物高效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反思[J].生物技术世界,2013(08).

[4]李秋菊.构建快乐高效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J].学周刊,2014(01).

猜你喜欢
生物课堂高效教学初中生物
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生物课堂的“问题教学”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