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政治课堂研究性学习的应用

2020-09-10 07:22鲁志旺
南北桥 2020年18期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政治教学研究性学习

鲁志旺

【摘    要】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辅助下进行自主学习,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教学内容选择研究专题,并围绕这个专题查阅资料,提出解决方案,最后进行总结和讨论交流等。这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本文就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上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意在为教师提供一些教学思路和启发。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  政治教学  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8.180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在研究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地获取知识,并且能主动获取技能,因此,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培养和提高。比如問题意识、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等。另外,学生在研究专题的时候,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方法,形成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自觉地应用到下一个问题中去。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研究性学习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参与性。研究性学习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是传统教学模式所做不到的。研究性学习能够转变学生的学习习惯,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学生形成一种僵化的被动接受的学习习惯。教材上有什么内容,学生就学习什么内容,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内容,学生就听什么内容,学生完全成为接受知识灌注的容器,很少有机会提出自己的想法。这种教学模式很容易造成学生对政治学习缺乏兴趣的状况,教学效果当然也不理想,导致教师和学生都很困惑,明明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但是政治成绩为何却不见提高。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需要和需求为宗旨,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学习,因此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

2.主体性。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十分突出,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问题的提出到制定研究方案,从问题的研究分析到最终解决,都是由学生独立完成的,教师只是在一旁做出适当的指导,完全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在选择问题时,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和教学内容选择研究专题。学生为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肯定会认真研究和学习教材,对教材知识做细致的分析和理解,这有助于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学生的问题意识也能随之提高。其次,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让学生直观感受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在学生眼里,政治知识不再是教材上静态的文字,而是动态的过程,学生学习也不再是被动接受的状态,而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总之,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也得到了发展。

3.注重过程。以往的教学模式过于重视教学的结果,以教师为教学的中心,主要采用讲授和提问的方式,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进行知识的消化和吸收,而学生的学习过程则可以忽略不计。研究性学习轻结果、重过程,重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技能和方法,让学生直接感受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更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也许短时间内研究性学习的结果不能显现,但是,长此以往肯定能够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高。

二、研究性学习中要注意的问题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之前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育理念都需要得到改变。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转变观念,并注意到研究性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角色的转变。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重新定位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和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把许多学习步骤都交给学生去独立完成。另外,许多教师对研究性学习认识不到位,不能看到这种学习方式的重要作用和优点,认为进行研究性学习是在浪费时间,有时候虽然施行研究性学习,却不能落实到位,仍然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要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和目的,看到研究性学习的优点和方法,并积极进行教学实践。研究性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知识,更可以让学生掌握科学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所以,在研究性学习的实行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定位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多多鼓励和表扬学生,保持学生的热情和信心。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研究性学习是围绕问题进行的,所以提出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基础阶段,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面对教材知识要有质疑精神,能够从抽象的政治教材中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并作为研究的目的和出发点。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勇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刚开始研究性学习的阶段,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可能对学生来说有点困难,所以教师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做出示范,向学生提出问题,这不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之后就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同时注意问题的价值。

另外,高中生都比较敏感,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状况,高中生都需要成功的激励,教师要经常对学生的行为做出肯定。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价值性很小,教师也不能一味否定,这样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如若处理不当甚至会伤害学生。教师要做正确的引导,指出学生的问题所在,给出鼓励和帮助,让学生有所进步。

3.做好指导工作。研究性学习虽然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仍然少不了教师的指导。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有限,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难免有些工作做得不好,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及时给出指导和帮助。例如,教师要掌控整个学习过程,对每个环节都能了然于心,并且要做好处理突发状况的准备。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就算教师知道答案,也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而是给出解决的方法和途径,例如查阅资料、对比分析等,让学生自己得出答案。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发挥主观能动性,研究性学习才能达到既定的目的。

三、结束语

总之,研究性学习与以往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传统教学模式是教给学生知识,研究性学习则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期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高中思想政治政治教学研究性学习
浅论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