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探索

2020-09-10 07:22李平
新教育论坛 2020年5期
关键词:名言思政课辩论

高等院校开设的思政课是针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摆脱思政课重灌输、重说教、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等困境,必须进行思政课创新、与时俱进,进行改革,找到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解决“如何上好思政课”这一难题。

多年来我们对思政课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尝试,并总结出“六个一”教学法,现在还在不断地探索和完善,效果良好。据我们调查,教学试点班94.5%的学生都喜爱上思政课,本溪日报社曾报道,我校学生有73%以上的学生将最喜爱的课首选为思政课,可见此方法切实有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授课质量到位,这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在授课质量上。我们总结出:六个一教学法

我们以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为依据,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除运用语言方法体系中的讲授法的讲解式、讲述式尤其是讲演式教学方法外,我们还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六个一”教学法,即一次小讲、一次辩论、一次讨论、一次调查、一个故事、一句名言。这样不仅使课上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兴奋状态,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论证,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

1、一次小讲

说——即语言表达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今天,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急需大批人才。有人说:是人才,未必有口才。有口才,必定是人才。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显示出它在社会生活多个领域中的重要作用。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当代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大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在大学校园里,很少有培养口才的课程和锻炼机会。思政课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创造这个机会。这也是与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原则相一致的。因此,我们在思政课的课堂上开展一次小讲活动。每次都有,具体做法是:每次上课开始后,首先安排三到五名学生小讲。要求每次学生小讲时间不得超过五分钟,不得少于三分钟,小讲的题目是在前一次课用布置作业的方式通知学生。每次小讲完毕之后,由教师点评,并计一次成绩。虽然每位学生每次小讲时间不长,但长期坚持下来,效果是非常理想的,也是很受学生欢迎的。每次小讲所涉及的论题,一般地说都是他们同龄人所思所想,所要所得,是十分关切“自我”的共同问题。包括理想目标、人生价值、生活愿望的抒发和追求、社会问题的研究和评述以及一些现实生活出现的又要亟待解决的思想问题。因此,这个“自我”不是别的,而是大学生群体思想感情的集合。这样教育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教育我,我教育你”的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自己教育自己的活动。

2,一次辩论

我们每学期搞一次“青年热点问题辩论课”。具体做法是:我们在上课时。将一个学期讲课的内容中,学生最关切、最模糊、最有争议的问题拿出来。将这次思政课变成一堂辩论课。首先,根据班级人数,将学生按五或八人组成一个辩论队。要求每人都要参加,每队要选出主辩一人,副主辩一人。其他为辩手。事先抽签决定正反方,给两周的准备时间。当一、二组上场辩论时,三、四组学生做评委打分。其他学生做观众。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辩论完毕后,由教师讲评并记成绩。如我们在讲人的本质这一章时,教师在台上讲,人的本质是无私的,学生私下就不服,我们就将这些问题拿出来,开一次“人的本质是自私的吗?”辩论会。学生站在对立的立场上,进行针锋相对的辩论,通过质疑、驳斥和揭露对方的矛盾。最后,双方取得正确认识,效果很好,学生也非常喜欢上辩论课。因为他一方面能使学生明辨是非探求真理。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集体主义协作精神。由于每次辩论课前,学生必须准备大量资料,学生收集资料的同时不仅学到了大量的课外知识,巩固了课堂知识,也培养了他们收集整理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能力,这也是教育活动的任务之一,也是符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的。

3,一次讨论

我们每讲完三章就搞一次讨论课。我们将讲过的三章内容中有争议的、有不同见解的、不同想法的问题拿出来让学生自己讨论,一般将学生分成六个组,每组有一位组长,围成一个圈进行讨论。然后留出一节课,将全班学生集中起来,让每一组选出一位代表,到讲台上将本组讨论情况做总结,最后由教师进行分析总结。每次讨论的内容,根据讲授的内容列出几个讨论题,如金钱是万能的吗?男女之间只有爱情,没有友情吗?人的价值在于贡献,也在于索取吗?60分真的万岁吗?等等。通过讨论,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不同的想法能得到广泛的交流,这样就能使学生思路开阔,认识更全面,解决问题也就更彻底。因此,在所讲和自学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就可以瑕瑜互见,彼此启发,使全班学生普遍得到提高。

4,一次调查

走出课堂,进入社会,参加实践,提高能力,这也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每学期都搞一次社会调查,让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加深和补充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如:讲到社会对人才的渴望,我们就组织一部分班级到工厂,事业单位。了解科技人才的需求工作状况,讲到班集体,就组织学生调查全校各班的班集体建设情况等等,每次调查都要求学生写出30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调查研究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调查校领导时,校领导要对学生进行教育,调查工人时工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等等,这也就是说,每一次调查都相当于被调查者对学生上了一次课,学生相当于又听了一次课。并且,集众家之所言。学生所受到的教育是很理想的,很全面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分析综合能力;自学能力;社会交往活动能力;宣传鼓动能力;写作能力和调查计划能力,这也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之一,所以“思政”的教育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5,一个故事

思政课的改革。不能将眼睛只盯在思政課本身。应该将视野打开,博采众家之长。将其他学科的范畴原理和方法运用过来,丰富自己。辩证法中有两句话,一句是:“非此亦彼”,讲事物有区别。第二句是:“亦此亦彼”,讲事物之间有联系。要借鉴首先向邻近学科借鉴。讲故事是思政教育的临界学科,讲故事它也是一种思想教育,是运用生动的艺术形式,向人们灌输深刻的哲理,配合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以及教学内容,容易打动人们的心弦,受到学生的欢迎,因此我们在上思政课时借鉴讲故事。

我们根据讲课内容,每章都给学生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或者老师讲,或者让学生讲,或者开故事会,从古代讲到现在,从国外讲到国内,从工厂讲到农村,从科学家讲到大学生自己。使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也震撼了心灵,不仅学到了榜样,也有了“前车之鉴”。让学生从中领悟:在大学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和不应该怎样做。这不也正是我们思政课的目的之所在吗?

6,一句名言

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屈原说得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计其数的名人志士留下了他们探索人生的思想浪花。这是人类文化宝库的珍贵的精神财富。是鼓舞后人奋发向上的力量。正如,“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那样,听了学识渊博的人谈话矛塞顿开,很受启发。

我们在每次讲课结束后,都根据所讲授的内容,留一句名言给学生。这样做,一方面,让学生用最简练的语言记住所学的内容。另一方面,给学生以回味和思考的余地。并诱发起进一步学习的需求。如讲“立志成才”这一章时,留的名言是苏轼的“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在讲到恋爱观时,最后留下的名言是英国大科学家培根的“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没有一个是因为爱情而发狂的人,因为伟大事业抑制住了这样软弱的感情”。讲到爱国修养时,留下了熊亨瀚的“大地春如海,男儿国是家,龙灯花鼓夜,长剑走天涯”等等,这些名言是古今中外有成就者在学习和实践中的总结,他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当做什么。实践证明,用名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效果是非常好的。

项目来源:2017年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模式”项目编号是:L17WSZ014。

作者简介:李平,1961年生,辽宁大连人。辽宁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名言思政课辩论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Debate breaks the mindset 辩论打破思维定式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同影子辩论
名言
名言趣画
读名言 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