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探析

2020-09-10 07:22韦西妮
新教育论坛 2020年5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高校

摘要:工作繁重、职责不明、突发事件多是造成辅导员心理问题的三大主要因素,为此高校要立足实践,明确工作职责,强化职业培训,提升工资待遇,使辅导员身心健康,积极主动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高校;思政辅导员;心理问题

引言:

思政辅导员工作内容居多,包括教务实施、学生管理、制度管理等,这也决定着工作繁重,极易产生心理负担。工作对象是学生,其一言一行对学生影响重大。换句话说,师生之间的心理健康在一定程度上有着连续性特点,对教师心理健康的提升也是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提升。为此,加强和维持心理健康咨询师将有助于维持和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但是,思政辅导员工作任务繁杂、难度大、要求高、意外事件多,往往给心理上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情绪容易波动,心理容易失衡。

1辅导员心理问题和原因

1.1工作繁重

高校管理中,辅导员是一个必然存在的人物,是承接高校和学生群体的桥梁,更是教学管理、生活管理不可或缺的人物。但是,与教师相比,其不属于教学序列当中,工资待遇相对较低,由于其主要工作是负责学院和学生的联系,每天要处理的事情非常的多,涉及到学生生活、教学管理、班级管理等方面,是执行高校管理指令、处理学生反映问题、坚守岗位职责三方的执行者、管理者和处理者,这也决定着是工作繁重,承受压力巨大,极易产生心理问题。如何分化辅导员工作也是解决其心理问题的关键要素。

1.2岗位职责不明

辅导员的岗位存在模糊的特性,既有班主任的特点,但又不像班主任进行教学;既有教学管理人员的特点,但又不是管理制度的制定者,而是执行者。这种多重身份的产生,使得辅导员工作头绪多,工作量大,易导致心理负担过重。换言之,思政辅导员工作事无巨细,深入到管理一线中,使得其无法集中精力去考虑和做岗位长远计划。此外,在工作的过程中,容易收到学生、教师、高校等打乱工作程序和计划,也就是工作量超负荷,工作责任超范围,无形之中增加思政辅导员的心理负担和心理压力。

1.3突发事件多

在辅导员工作中,突发事件较多,涉及内容多,诸如教学通知、管理公告、学生问题等都会在其工作过程中突然出现,尤其是学生这块,影响深远,这必然会增加辅导员心理负担。涉及到学生突发事件较多,涉及到生活、情感、学习等等,都需要辅导员及时处理,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各方非议。可想而知,其承受的压力是重中之重。

2高校思政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解决途径

2.1明确工作职责

一方面,针对辅导员工作繁重的问题,应该从高校、辅导员、学生群体三个层面进行工作分化。从高校角度而言,应该結合时代发展,实现辅导员工作信息化,尽量避免程序、文件等方面的冗余,为辅导员工作开展提供方便,以便其身心健康。从辅导员群体而言,应该本着“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原则,相互之间多沟通多交流,不仅要保证自身权益,也要提升工作质量,有效地处理辅导员工作上所存在的问题,保证辅导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从学生群里而言,辅导员可以将部分权限交于学生群体,由学生群体实施自我管理,诸如学习问题、生活指导等都可以下放,为学生以后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应该要求高校明确辅导员工作职责,尽量避免工作不清楚、不仔细等问题,以制度作为规范,以准则作为指南,对工作内容、工作形式、工作性质等进行合理科学的定位,以便辅导员明确自身职责,提升辅导员工作质量和效率。

2.2提升工资待遇

高校要从辅导员工作实际出发,提高辅导员的政治、经济待遇等,以工资待遇强化辅导员干劲。首先,强化人才选用机制。将德才兼备人才引入领导岗位,为辅导员工作发展提供榜样,同时设定专项培养基金,促进其发展。其次,构建奖励机制。企业要从实践出发,量化奖励机制,提升辅导员工作积极主动性。高校可以分层次、分等级、分内容、分进程,给予辅导员不同类型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有效地保证辅导员工作质量。最后,构建科学的业绩考核体系。业绩考核和激励机制的重要区别,一个整体评价,一个是过程评价,其目的都是激励辅导员积极主动工作,提升工作质量和效果。总之,激励体系的完善,是满足辅导员工作上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既可为其树立典型和榜样,也可推动其自身发展和进步,提升其满意度和成就感。

2.3强化职业培训

一方面,完善辅导员职业培训工作。根据辅导员整体水平、结构设计等,合理设置培训内容,优化培训方式,落实线上线下一体化培训机制,保证培训方式的多样性。要充分整合资源,将教育部、辅导员工作研究会等教育组织的资源合理科学分配,实现国级、省级、校级等培训合力。结合辅导员工作特点,坚持教学和自学的统一,坚持选修和必修的统一,坚持他评和自评的统一。同时,要从辅导工作实践出发,设定相应的培训目标,以目标引领其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创新辅导员培养培训形式。通过以赛代练、以赛代训,充分发挥高校联谊的作用,创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对辅导员职责素养、心理素质、专业水平等方面进行沟通和提升提高了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展示了辅导员的业务素质。对辅导员开展心理教育、职业能力等方面的专题培训,专家讲座外、主题论坛等,还组织学员赴国内其他高校学习和交流工作。对于辅导员培训实行全天候的记录,形成数据、图文等类型,以便更好地促进其发展和进步。同时,制定相对政策和制度,拓宽辅导员成长成才渠道,细化辅导员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的报考、录取、培养、管理等环节,对辅导员博士生转岗、理论导师和实践指导师双导师制等作了明确规定。总之,关键在于辅导员培养平台构建、职称评比制度构建、专业化发展计划构建等的完善,才能引导辅导员职业向专业化方向走。同时,要鼓励年轻辅导员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其组织能力和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尚靖君.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与对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4):52-54+70

[2]陈翔.高校思政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的探析及对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7(1):159-161

作者简介:韦西妮,女,出生年月:1986年4月,籍贯:广西大化,民族:壮族,职务:辅导员,研究方向:法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单位:广西警察学院,所在省市:广西区南宁市,邮编:530000。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高校
农村小学学困生心理问题初探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