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下医学院校“体医结合”教学研究

2020-09-10 07:22叶全邦
新教育论坛 2020年5期
关键词:健康中国教学研究

摘要:在“健康中国”的理念指导下,“体医结合”也称为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因此,本文将“体医结合”作为研究内容,分析“健康中国”下医学院校实行“体医结合”的重要意义,如发扬保健体育精神以及构建个体健身屏障等,再提出“健康中国”下医学院校实行“体医结合”的教学策略,一是重视学生身体素质培养,二是创新医学院校教学模式,三是完善体医教学考核机制,可培养一批优秀的医疗人才。

关键词:健康中国;体医结合;教学研究

随着“健康中国”的理念兴起,医学院校也开始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逐渐加强“体医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体医结合”主要就是将医学专业与体育专业进行有机结合,同时发挥医学以及体育的优势,培养一批医学专业较强以及身体素质较好的优秀人才。

一、“健康中国”下医学院校实行“体医结合”的重要意义

(一)发扬保健体育精神

保健体育作为我国大众防治疾病以及健身延年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我国人们的身体素质。在“健康中国”的倡导之下,人们的健康观念以及锻炼意识也逐渐转变,也就影响到医学行业的发展。目前,医学领域也逐渐进行有效变革,从以往临床治疗学逐渐转变为如今的健康医学以及预防医学,主张通过体育锻炼来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因此,医学院校实行“体医结合”能够有效发扬保健体育精神,强调体育运动不仅能够起到增强体质的效果,还能够在医疗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并引导医学专业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为医学专业学生在未来医疗岗位中奠定基础。

(二)构建个体健身屏障

“体医结合”本质上就是将医学体检以及运动健身两者进行有效结合,医疗人员可以根据体检报告内容及结果来判断患者身体内部存在的问题,并由专业人员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制定运动处方,可有效指导患者进行针对性锻炼,从而促进患者身体素质的提升。目前,体医结合已经逐渐在各个城市普及,已有许多市民前去体医结合健身中心进行相应的咨询,以便于及时了解自己身体健康情况。因此,医学院校实行“体医结合”能够有效构建个体健身屏障,培养医学专业学生的亚健康预防意识以及慢性病防治能力,以此促进“体医结合”模式的良好运行。

二、“健康中国”下医学院校实行“体医结合”的教学策略

(一)重视学生身体素质培养

目前,国内医学院校主要采取五年制教学模式,但体育课程通常设置在第一年级以及第二年级,这就无法为医学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提供较为系统的体能训练,导致医学专业学生的身体素质无法得到有效提升,这就不利于医学专业学生适应未来高强度的工作岗位。因此,医学院校应加强培养医学专业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科学系统的体育训练课程来促进医学专业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一般来讲,医学专业学生的体能核心主要在于腰部力量以及腿部力量,可重点针对医学专业学生的腰部力量以及腿部力量进行培养,指导医学专业学生养成中长跑以及游泳的运动习惯,以此提升医学专业学生的腰部力量以及腿部力量。同时,还以可指导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器械健身运动、网球运动以及羽毛球运动,以此增强医学专业学生的手臂力量、反应能力以及双手协调性。此外,还可以创编极具趣味性的手指操,将手指训练以及手腕训练作为主要内容,以此培养医学专业学生手指灵活度。

(二)创新医学院校教学模式

要想确保“体医结合”能够有效落实,就必须对现行的医学院校教学模式进行有效创新。首先,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体育锻炼课时,保证医学专业学生每天至少能够锻炼一个小时,这不仅作为医学院校开展“体医结合”的基本前提,也是提高医学专业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保障。其次,提高“体医结合”课时比重,并充分发挥医学院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开设专业的运动处方选修课程,以此研究一些常见的运动处方,包括高血压病运动处方、糖尿病运动处方、高血脂病运动处方、近视眼预防运动处方以及肥胖病运动处方等内容,为今后的医学研究奠定基础。再次,还可以开设一系列体育养心保健课程,包括健美操课程、舞蹈课程、瑜伽课程以及心理课程,培养医学专业学生的形体形态、修养气质以及心理健康。最后,加强课内课外有效结合以及校内校外有效结合。其中,在课内主要培养医学专业学生的体医结合意识以及体育兴趣,在课外主要培养医学专业学生的互学互教能力;在校内可组织医学专业学生进行一系列保健体育以及卫生健康的知识培训,在校外可组织医学专业学生在社区开展专业的医学体检以及健康测试等工作。

(三)完善体医教学考核机制

众所周知,考核机制能够对医学专业学生的体育锻炼起到引导激励的效果。因此,医学院校应完善体医教学考核机制,明确体医教学考核机制的重要地位,并将传统的考核机制进行有效转变,不仅要考察医学专业学生的考勤状况、运动技能以及身体素质,还要根据医学专业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实际情况来补充一些科学的考核指标,如医学专业学生的体育训练态度、体能提升幅度、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形态形态情况等内容,以此构建一个进行性考核机制。例如,将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作为考核指标,鼓励医学专业将自己所掌握的体育保健康复知识以及运动处方理论充分应用到实践生活当中,鼓励医学专业学生主动为自己的亲朋好友进行有效指导,以此帮助自己的亲朋好友做好慢性疾病的防治措施。此外,还可以要求医学专业学生在学期末完成一篇理论医学论文,鼓励医学专业积极发表一些關于体育健康的培养观点,并根据论文内容水平为医学专业学生给予一定加分以此提高医学专业学生参与到体育健身以及健康保健当中。

结语:

“体医结合”作为目前备受关注的教学模式,已经在医学院校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医学院校还应重视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创新医学院校教学模式,完善体医教学考核机制,确保“体医结合”理念能够有效贯彻到医学教育当中。

参考文献:

[1]邱良武,李军,江汎,游顶云.“健康中国”背景下医学院校“体医结合”教学改革探究[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27(01):1-4.

[2]黄越,吴亚婷.基于O2O思维——医学院校“体医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8,33(03):53-58.

[3]成明祥.体医结合: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模式[J].体育文化导刊,2006(02):66-67.

作者简介:叶全邦(1985年2月-),性别:男,民族:汉族,广西玉林人,学历:本科,职称:无,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单位邮编:530222,研究方向:体育教育、高校安全。

课题项目:2019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下的医学院校体育课“体医结合”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9JGB475)。

猜你喜欢
健康中国教学研究
智慧课堂下如何实现高中英语互动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基于“重点·难点·关键点”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教学研究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
卫计委再推“健康中国”战略型 健康产业或迎利好
儿童观察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