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第二课堂的创新创业教学课程改革

2020-09-10 05:44赵晓宇
新教育论坛 2020年5期
关键词:教育对策基本原则第二课堂

赵晓宇

摘要:高校是第二课堂教育发展的重要渠道之一,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之中高校已经通过加大扩建力度来促进创业教育活动的更好实现。但因为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使得第二课堂的发展并不够独立、自身体系仍待完善。因此,高校的第二课堂在其发展与实践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有别于传统的教学体系,以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课堂出现,只有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学生加入到创业实践的相关活动之中,从而实现高校创新创业的教育目的。本文将结合第二课堂的创新创业三大教育基本原则,试分析出第二课堂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实践对策,以期望于第二课堂在自身发展与实践过程中的更好效果。

关键词: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基本原则;教育对策

一、第二课堂的创新创业教育基本原则

(一)互动性原则

将理论知识与教育实践的相互结合,是第二课堂与传统第一课堂最大的区别之处。这样的互动性能更好实现课程目标以及课堂教学效果间的一致性与连贯性,从而使创新创业能够融入到课堂的各个发展阶段之中。因此,加强对于课程的科学性、可操作性管理体系,就是实现第二课堂与传统第一课堂间的最有效互动。

(二)协同性原则

在创业实践活动与资源运转的关联性互动过程中,高校的各个部门应充分将课程与具体所在的多地区优势进行相互协同,以此来实现第二课堂的科学化管理,同时在学生群体间大力推广相关的实践性教育活动,以此来实现对于创业创新发展的综合性运作引导。在课堂的立体化布局上纵向深化,提高课堂的开发与协同发展机制,以校内各级领导层作为垂直管理模式的对象,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良好发展。

(三)主体性原则

坚持对于学生“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重视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差异性根据学生主体的不同特性,在其实践发展的过程中予以不同方式的教育及启发,但是最后的教学目的是一致的。发挥学生主体的个性、潜能以及其自身的创造力,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进而激发出自己内心的参与兴趣。

二、第二课堂的创新创业教育对策

(一)优化创新创业的教学评价体系

在开展关于第二课堂创新创业的课堂教育活动时,引导优化以学校、教师和学生为主的课程评价体系,才是创新创业教育在其自身发展与推动过程中的重要保障。第二课堂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有别于第一课堂的理论教学基础,第一课堂重视的是知识,但是相较之下第二课堂则更加重视于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意识,以及对于学生自身创业能力的培养。但是对于学生的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性的发张工程,所以在第二课堂的建设过程中就要充分实现对于创新创业在课堂教学评分体系上的实效性优化。首先,要明确评价体系建设中的具体考核指标,一定是为了实践活动中的目标以及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的实现。其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在教育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应该以学生的具体获奖项目数量,还有就是接受创业培训的学生人数为具体的考核标准。再次,评价指标体系需融入“课程思政”的要求,例如加入团队小组路演形式——每个阶段的考核由小组为单位的路演考核模式,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团队构建合作能力、团队精神的展现。团队小组互评形式——从项目企划书、项目PPT、项目路演,三个环节,由各小组互评打分,占比70%。目的是让各个团队小组进行“自省”,对比差距,主动思考和学习,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综合能力。

通过这样的创新创业教学评价体系优化,能够确保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化,同时也更好地适应于课堂价值体系的长期性发展。

(二)以课堂教育的效果为重点核心

在设计第二课堂创新创业的相关教育活动过程中,既定的教学目标必须是一切教育活动的统领内容。因此,教师在课程的设计以及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也要时刻围绕着这一重要统领目标,再此基础之上实现整体的教学立体布局。在第二课堂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必须要有别于传统的教学体系,抛开传统观念的影响因素,让第二课堂以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课堂出现,只有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学生加入到创业实践的相关活动之中,从而实现高校创新创业的教育目的。在第二课堂的教育活动中,教师是绝对的重要角色。所以教师就更应该以第二课堂的教育效果与教学目标为重点核心,加强自身的思想意识高度,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重视于解决课堂系统的教学性、教学内容的紧凑性,教学过程的形式化等方面问题,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同时,高校在整个教育活动的实践过程当中,也应该组织其校内的调研监管小组,通过实践中的监管活动加强形式化的倾向性问题,其中可以采用小组轮班或分流听课的方式以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表现最为考核的具体方向,以此来促进于第二课堂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发展。以课堂教学效果作为重点核心,是为了让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彻底的区别于传统教育观念,使其远离功利化。

以课堂教育效果为重点核心中,还有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要处理好学生与课堂之间的关系,“以學生为中心”,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能够持续,因此在组织学生进行相关课堂实践时,就要充分突出教育发展中的核心主题,完善实践内容以及相关创业活动的基本形式,促进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提升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

(三)培养学校的创新理念与学生的基本创业素养

互联网信息技术在的持续发展,为我国的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思考与转变,所以在校园互联网文化的构建过程中也应该有更高的建设标准。对于校园的互联网教育体系而言,只有将其进行不断的完善才能够更好地保障学生对于各行业基本发展动态的充分了解。因此,高校在第二课堂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中必须要时刻谨记信息技术的基本发展原则,将当代信息发展技术充分运用到创新创业课程的构建之中,实现信息技术体系在创新创业课程中的有效延伸,让学生能够凭借着当代的信息技术实现自身对于理论知识体系的补充,在创业活动的实践之中,对于行业发展的实时动态充分把握,从而形成对于社会动向的了解。

在校园互联网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其中的主体。这不只是表现在学生对于互联网的参与热情度上,同时还取决于学生对于互联网的具体依赖程度。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伴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也随之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契机,这也使得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拥有了更多的选择与发展机遇。因此,高校学工部应定期开展一系列的创业创新讲座活动,通过邀请具有实际创业经验的毕业学生回到校园进行一些经验分享,从而保证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在最大程度上得到释放与满足,同时教师与校方也应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与相应范围的把控,从而形成系统化的实践活动项目,让创新创业的全新思维模式能够真正影响到第二课堂在整个高校的课程建设。

结论

综合全文所述,高校的第二课堂建设在实际的发展过程当中要充分将其自身所特有的创新思维与创新理念作为学生未来发展中的重要理论引导,促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于创业创新方面的相关活动拥有足够深刻的认识,进而实现高校为社会持续输入高质量人才的教学目标。因此可见,建设高校的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活动,是实现学生全方面成长的重要教育保障,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积累自身的经验,同时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创业素质与创业兴趣。而对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开发,也是高校综合实现教育课程体系结构价值化的最好价值。

参考文献:

[1]程文宣,黄海鹏.高校第二课堂育人功能及实施路径研究[J].红河学院学报,2020,18(01):103-106.

[2]莫舒玥.“第二课堂成绩单”课程项目体系构建的探索实践[J].河南教育(职成教),2020(01):54-56.

[3]李莹,高茜,袁蕾.主体性理论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1):67-70.

[4]徐永其,隋福利.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教学融通机制的构建[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0,11(01):121-125.

[5]张雪艳,马永杰,王晓敏,冯美,高艳明,李建设.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产教融合示范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05):312-314.

猜你喜欢
教育对策基本原则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01—02合刊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制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幼儿告状行为状况及其对策
浅析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关于创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论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度及其基本原则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状况及教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