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语文课堂,学生的走出与回归

2020-09-10 05:44吴凯
新教育论坛 2020年5期
关键词:萧乾胡同北京

吴凯

《老北京的小胡同》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以怀念北京小胡同的情感为线索,忆及当时的风土人情,充满了留恋之情。小胡同不仅仅是家乡的一种象征,作者真正怀念的还是家乡的人和往昔的岁月。“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无名胡同赛牛毛”,胡同是北京的一大特色,它绝不仅仅是错综弯曲的街道,更是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京城历史文化演变的重要舞台。它记录了北京城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风貌,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它就像一座座民俗风情博物馆,深深烙下了人们生活的印记。

我的学生们绝大多数来自外省市,他们虽然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但对于真正的老北京的百姓生活和胡同文化却知之甚少。如何才能让学生从根本上丰富自己对北京的认知,加深对北京这座城市的了解,体会出作者别样的情感呢?

走出课堂,走进胡同

人们常说只有亲身体会才能有最真实的感受,所以我决定让孩子们走出语文小课堂,去社会大课堂中体验一番。

他们中大部分人都只听过南锣鼓巷,在电视上看过,却并未亲见过。老北京的胡同到底什么样,你好奇吗?于是我留的作业就是周末到南鑼鼓巷及其周边胡同进行一日游,放松身心的同时也丰富自己的见闻,感受别样的生活气息。选一条胡同仔细地看,看建筑,看人物,看纷繁的生活;认真地听,听人们用各地方言交流,也听地道的京腔京韵,听听是否有吹拉弹唱和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慢慢地走,放缓脚步,体会慢节奏的真谛;拍几张照片,用心去感受,写一篇随笔。你就会发现,陌生的事物在有认知的基础上会变得熟悉,亲身体验让课本上的内容变得鲜活起来,生活能教会你更多知识。

互联网+,走近萧乾

胡同切切实实地存在,而萧乾先生却已离我们远去。他是个怎样的人?他在老北京的胡同里是如何生活的?他生活的年代北京城又是什么样的风貌?他为什么说菊儿胡同旁边的大院是他的“仲夏夜之梦”,又为什么说他的灵魂总在那几条小胡同转悠?他说胡同里从早到晚是一阕动人的交响乐,那种生活怎么现如今却没有了?萧乾还写过什么别的作品,是不是都和老北京和小胡同息息相关呢?《落日》和《俘虏》究竟写了些什么内容?别的作家也写过老北京写过小胡同吗?他们的作品和萧乾写的会有什么不同呢?

读过文章后,各种各样的问题从孩子们的脑海中迸出,如何得到解决?互联网平台是最好的选择。每个孩子想的问题不尽相同,感兴趣的话题也不一致,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图书馆翻阅资料,那么根据自己的需求从网络上找寻答案快速而有效。而且那么多的胡同,学生不可能一一去到,网络平台上的图片文字等也能够起到补充作用。再有就是网上可查到许多现在很难听到的老北京的叫卖吆喝声,鸽哨儿声,叮叮当当的“锔盆锔碗的”。又从听觉上更加完善这种感知觉。

满载收获,回归课堂

课前,我准备了预习学案,通过微视频的方式发到学生群里,学生预习完成后通过观看视频解决基本问题,带着对部分问题的疑惑回到了语文课堂上。

第一环节学生展示:介绍北京胡同的风貌

同学们或将照片传到校内外平台与同学共享,或是制成PPT课件准备在课堂展示。5名同学代表各小组与同学们分享自己拍的北京胡同照片,并做简单介绍。赵同学介绍了福祥胡同,这条胡同明朝属昭回靖恭坊,称福祥寺街,因胡同内有福祥寺而得名。照片内容有标着和谐居民院的古朴木门,有表明文官身份的类似书箱的方形门墩,代表武官身份的鼓形门墩,还喝了老北京传统美食——豆汁儿,赵同学表示那个味道是一言难尽。张同学游览了帽儿胡同,明代称梓潼庙文昌宫胡同,因有文昌宫而得名。清代因有制帽作坊,改称帽儿胡同。帽儿胡同有清末大学士文煜的宅园,末代皇后婉容娘家也在此,还居住过明代将领洪承畴、北洋军阀冯国璋等名人。潘同学介绍的雨儿胡同时,着重描述了老北京民间手工艺“吹糖人儿”和“毛猴儿”,还去了坐落在胡同里的齐白石旧居纪念馆。顾同学和李同学特意去了文章中提到的羊管胡同和菊儿胡同,并配上以前和现在胡同照片的对比。陈同学和荣同学则分别模仿了老北京“酸梅汤”和“茄子辣青椒”的叫卖声,惟妙惟肖,展现了别样的风采。

通过胡同游,孩子们知道了胡同名称的由来与历史变革;了解到民居的建筑特色,有四合院也有大杂院;尝到美食,见到工艺,传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这里不但住着普通老百姓,就连达官显贵和历史名人也都在此居住,不分身份地位,这是他们的庇护之所,老北京人日常的生活都在于此,感情自然深厚。

第二环节学生交流:我所了解的作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

“我是在北京的小胡同里出生并长大的”,“我是在羊管(或羊倌)胡同出生的”,“菊儿胡同旁边的大院——那是我的仲夏夜之梦”,“母亲去世后,我寄养在堂兄家里。当时我半工半读:织地毯和送羊奶,短不了走街串巷”,“胡同里从早到晚是一阕动人的交响乐”,“我的灵魂总在那几条小胡同转悠”……文中作者如是说。

如果我们翻开萧乾的《北京城杂忆》,就会知道,作者每到冬天一听"烤白薯哇真热乎",就非买上一块不可。一路上既可以把那烫手的白薯揣在袖筒里取暖,到学校还可以拿出来大嚼一通。孩子那种小小的聪明跃然纸上。还会知道作者小时候,每年就一个节一个节地盼:五月吃上樱桃和粽子了,七月节就该放莲花灯了,八月节怎么穷也得吃上块月饼,九月登高吃花糕,最盼的,还是年下,就是现在的春节,新正欢乐的高峰,无疑是上元佳节......这不就是一个孩童最纯真的想法么!作者童年最美好的生活与记忆全都在这里,让他如何不爱这老北京,爱这小胡同。

随着欢乐而来的还有深深的苦痛,《落日》与《萧乾回忆录》让学生和我都潸然泪下。父亲去世,他与母亲一起寄住在三叔家里,母亲出去帮工微薄的薪水养活孩子还要看人脸色生活;母亲病重,孩子去工厂织地毯挣钱的同时还受到各种欺侮,一块半钱的工资全都买了各种好吃的,而母亲嘴含着一片苹果永远阖上了松软的眼皮。正如作者文中所说“孩子抱了那个冰凉的身子,隔着眼泪看这个世界。世界对他从此永远是冰凉的了”。还有什么能比这还要痛苦悲伤!作者童年最辛酸的记忆也都源于此,他怎能忘掉这胡同生活。

小小的胡同承载了作者太多抹不去的记忆,酸甜苦辣各种滋味在心头。之所以這里让他如此难忘,眷恋至深,灵魂从不曾离去,因为这里是他的“根”之所在。所以他说读完美国黑人写的那本《根》,自己也去寻过一次根。故乡是每个人心中的根,割不断,忘不掉。“根”的情怀是中国人家的情怀。极端的苦乐震撼着学生,他们明白了为什么作者去在过世界许多国家之后,耄耋之年还要回忆过往的老北京胡同生活,且“根文化”这一难点也得以突破。

第三环节深入探讨:“但愿北京能少拆几条、多留几条胡同”

我展示出作者几幅黑白图片:护城河、老城门、送水车、大杂院……完全不同于现在北京的风貌,是作者童年时期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学生发现原来现在置身的北京曾经是那样的,没有当初的样子就不会有现在的北京。他们交流自己读过的关于胡同关于萧乾的文章,如:汪曾祺《胡同文化》,傅光明《解读萧乾》,刘炳善《萧乾先生印象》,程雪梅《北京的胡同》,荆永鸣《一个外地人的北京胡同》……每篇文章都有对胡同的感受,试想如果胡同都被拆除,还会剩下什么?

只有怀念、遗憾与心痛。老北京人生于此长于此,形成独特的胡同文化,是这个城市的标志,对城市历史对文化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萧乾是个文人,他对文化、对传统文化有独特的情感。小胡同如果拆除,不但作者童年生活再寻不到踪迹,甚至一座城市的记忆可能就此抹去,哪里再找老北京?怎能不心痛。作者发出“但愿北京能少拆几条、多留几条胡同”这样的呼吁,直逼人心。

胡同生活给予萧乾凄苦也给予他快乐,正因为太苦了,所以哪怕一丝丝的甜都能让他难以忘怀,记忆犹新。他什么都经历过了,所以只言片语中的点点快乐都告诉我们他的生活还是有美好的。他说“北京胡同里的平房,多么破,也不缺乏阳光”,日子再难,阳光还是照进了他的生活。这种感受渗透进骨子里,这种情感是什么都无法替代的!

如果把北京城比喻成一个人,那么胡同就是人的脉络,情感附着在血脉里。童年时光可以说是一个人一生中最美好最快乐的时光,最能引起人无限的怀念。你的童年是否有像小胡同这样的载体,寄托着你的情感呢?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讲述自己的故事

“还记得住平房的时候,家门口有一棵大槐树。它很高很高,高到我感觉我就没看到过它的树梢。每到初夏的时候,上面就会长白色的槐花香香的,我们孩子就会让大人们上去把白色的槐花摘下来,把它泡在水里做“香水”,现在想想都感觉可笑。等到它上面的花越来越多,大人们就爬到上面把花摘下来,洗洗也是一道菜,我到现在还记得那个香甜的味道。后来,那片地方拆了,大槐树也没了。可是我还是会偶尔想起那高高的槐树,白色的槐花,记得它带给我们的夏天。”

“很小的时候,爸妈把我寄养在大姨家。她家门前有一口老井,打上来的都是纯天然的地下水。井旁边是一棵桃树,长得尤为茂盛,大概是喝了井水的缘故吧。夏天时,那里是孩子们的天堂,大人们的宝地。孩子们玩耍,大人谈天。要是谁农活儿干累了,就往树下一坐,喝碗井水,洗把脸,马上整个人都精神了。小风一吹,那叫一个享受啊。小小的井台有我诸多的回忆。前年回老家时,记忆中的老井已经不在了……”

孩子们用朴实纯真的话语讲述着自己的故事,那幅画面仿佛是萧乾娓娓讲述着他与小胡同割舍不断的牵绊。课堂充满着温馨,温馨中带点苦涩,记忆中的槐树、老井、老街等如今都不复存在。他们感受作者童年的欢乐,也为他悲惨的遭遇而落泪,更是能理解作者最后所发出的呼吁。身处其中自然会真情流露,对于孩子们来说,大槐树、老井就是他们童年中的阳光,是家乡独有的韵味。

猜你喜欢
萧乾胡同北京
自知
自知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我坦诚相待,你随意
我坦诚相待,你随意
最不像胡同的胡同
北京,北京
Preserving and Honoring Beijing’s Huto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