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

2020-09-10 07:22杜美娜杨帆白雪周琼琼吴东宇应佳如
新教育论坛 2020年3期
关键词:利弊社会

杜美娜 杨帆 白雪 周琼琼 吴东宇 应佳如

摘要: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教育制度都是统治者关注的问题。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人才的选拔影响着社会进步的脚步。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教育制度的发展也是顺应政治制度,从古代,教育只能少数人可以享受,再到现在人人都必须接受义务教育,享受接受的教育的权利,这体现出教育制度越来越往好的方向发展,这是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社会;传统教育制;利弊;制度发展

引言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历朝历代为培养人才制定各式各样的教育制度。但这些制度的产生都是为了维护封建君主专制。接受教育的人群主要是王公贵族、朝廷官员、富贵人家。普通老百姓是接受不了教育的。所以便有新中国建立初年,我国总人数中文盲占比巨大。为了提高国民文化素养,我们国家开始普及义务教育,1982年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后又在1986年七月一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重视教育教学人才制度上的培养,早在1956年毛德东主席就教育制度教育方向方面提出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传统教育制度为我国培养一批又一批知识型人才。但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培养使我们对于教育制度有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制度的发展

在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教育制度都是和选拔人才、政治制度相联系。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保持制度的延绵性。教育方式也是随着政治制度的变革而改变,所以古代的教育制度都带有浓厚的阶级属性。

在夏朝时期,我国就出现了接受教育的学校,西周时期演划分为国学和乡学,商周时期上层阶级就以六艺作为教育内容。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传统的“学在官府”的教育现象被打破,开始出现私学,对于“私学”影响最大的就是孔子。他致力于私学的发展,门下桃李三千。对于古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西汉时期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教育成为教学课本,设立中央和地方学官。隋唐时期由于科举制的兴起,我国的教育发展突飞猛进,教育文化呈现大繁荣的发展。宋朝后教育制度深受理学的影响,教育内容也是围绕着理学发展。明清时期为了巩固封建制度,统治者用教育的方式约束人们的行为。中国传统的儒学教育思想目的论,关注人的社会价值,压抑了“自我”,限制了“独立人格”,这种影响在中国是根深蒂固的。[1]

我国现行传统教育模式

自新中国的建立,国家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摒弃原有的古代教育制度,開创了新的教育体制,但由于新中国的实力薄弱,为了选拔优秀的人才和提升总人口的文化教育水平。我国采取了应试教育的方法,提高国民接受教育的人数,并恢复高考制度。提出双百方针“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种教育制度的兴起,使我国各个阶层的人都接受教育,人才大量涌现。促进了国家经济水平的发展,从而使我国的综合国力的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也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需要全面发展的多功能型人才。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渐渐暴露出来。应试教育过于依赖课本,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但应试教育虽然面临千夫所指的局面,经常也看到 专家学者深入反思“应试教育为什么打不倒”[2]

传统教育模式的利弊

传统教育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应试教育,久而久之教育界出现了应试主义。而且即便是应试主义,也并非有弊无益、十恶不赦,至少它能和现有的高考制 度相匹配,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的公平和稳定[3]。就教育制度而言,传统教育下的应试教育的确是在对于选拔人才有一定的好处。下面就针对于传统教育模式进行讨论。

传统教育模式的优势

(一)统一接受教育教学,人均教育水平高

教学方式简单方便。教师只要依进度把教材讲解清楚就行了,免去了找资料、做课件等繁琐的工作过程;大班上课可以讲解很多的知识技巧,学生吸收更多知识;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直接讲解结果和处理该类型问题的诀窍可以省掉学生摸索答案的时间,做到省时省力;针对于考试,学生只要针对问题类型进行反复练习,对考试均有一定的效果,特别是,对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或掌握答题技巧的考试尤其有效。

(二)有利于减少文盲化现象

在新中国成立前,接受知识的基本上是上层阶级和经济基础雄厚的人家。这种导致新中国建立初年文盲占比我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解决文盲问题成为重中之重,传统教育模式应运而生。传统教育模式下,任何到达教育年龄的人民大众都必须接受义务教育,这样大大减少总人口的文盲占比,人人都接受教育也有利于提高人口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升国家综合水平,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传统教育的弊端

(一)教育模式死板,不利于全方位人才培养

传统的教育模式经历数千年堆积沉淀略显枯燥乏味,不能更好的让孩子们接受新鲜知识、融入课堂,而且在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学生过于受应试考试的影响,处理问题局限不能多方面考虑,学习内容也是以考试范围为主,对于考试外的知识掌握不扎实,而且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创造性思维不发达。这对于现行国家所需要的创造型多功能人才培养是不合理的。传统的教育模式不适合培养拔尖的高精人才,只适合产出应对与高考的人才。导致我国高精尖人才不足。

(二)接受教育的人才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现状

很多孩子在二十岁以前听从父母老师教导好好学习,考入大学后就陷入迷惘中后肆意消费时间。而且毕业生在学校在所学知识大多不能运用到社会中,接受应试教育的很多人都无法在将来的工作中选择与专业对口的行业。使得大批的毕业生失业无业。

结语

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流中各个统治者对于教育制度都是非常重视的,这关乎于国家发展和稳定。传统教育制度影响深远,如何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适应国家未来发展需求成为重中之重。教育制度必定是向好的方向发展的,不管沿路的困难有多少。

参考文献:

[1]李娜.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D].内蒙古:内蒙古 农业大学,2013

[2]杨东平.重新认识应试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6

[3]周序.应试主义[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7

基金项目:本文是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大学生创新项目《初高中创新走班制度》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杜美娜(1999--),女,天津人,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7级本科生;

通讯作者:杨帆(1980--),女,黑龙江绥化人,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学院讲师,经济学硕士;

白雪(1999--),女,吉林省吉林市人,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7级本科生;

周琼琼(1996--),女,贵州六盘水人,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7级本科生;

吴东宇(1998--),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7级本科生;

应佳如(1997--),女,浙江温州人,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6级本科生。

猜你喜欢
利弊社会
中日文化词汇在英语中的构词体系对比及利弊分析
出国留学利弊谈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研究综述
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
浅论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文教学的利弊
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浅析多媒体教学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