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艺术的精神文化

2020-09-10 07:44裴文仟
新教育论坛 2020年3期
关键词:雕塑艺术精神文化

摘要:中国的雕塑艺术不拘泥于一格,多种多样,且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惊艳世界的雕塑艺术作品,同时中国雕塑艺术也是中国社会百态的缩影,其展现的精神文化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雕塑艺术;精神文化;传统审美

1.雕塑艺术

雕塑艺术又称雕刻艺术,是艺术家运用各种可雕刻的塑形材料和硬质材料,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一定意象美的雕刻作品,用以反映社会百态、展现艺术家情感理想与审美理想的艺术。其属于造型艺术的一种,包含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

2.雕塑艺术的精神文化起源

我国的雕塑艺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千年以上,可以说原始社会的石器和陶器是中国雕塑艺术的开端。其中,造型多样的陶器给中国雕塑的多元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与陶瓷同时诞生的石器,则是人类祖先在日常的劳动实践中逐步演变而来的,石器从最初的简单打制用于狩猎为生劳动工具,慢慢过渡到具有一定精神文化象征意义的特殊造型。在这个过程中雕塑艺术的精神文化已经开始体现,如裴李岗文化的陶塑人像、三星堆雕塑等,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精神文化风貌。

3.雕塑艺术中的中国传统审美

中国的传统美学注重意象美,既"美"在意象,用意象世界去反应真是世界,这个真实的世界也就是中国传统美学所说的“自然”,这不是逻辑意义上的“真”,而真的是大自然中真实存在的“真”,这一点可以从雕塑艺术的造型中得到体现。中国古代传统雕塑多是很写实的作品,与西方古典雕塑对事物结构、人体比例要求达到的令人叹为观止精神文化相比,中国的传统雕塑作品更为看重意象美,善于使用作品的整体神韵、气势、造型来表达精神文化,追求内外兼具的意象美和精神美,推崇亲近自然、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思想。

其次,中国的传统美学注重“情景交融”,它不是互为外在的两个事物的实体化,而是“情感”与“场景”的欣合和畅、一气流通。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意象世界终究不是物理世界,在雕塑艺术的精神文化中,一束繁花所代表的意象也不是繁花的物理存在,而是代表着人、家族、社会关系以及各自意象化事物的繁荣昌盛与欣欣向荣。就如同王国维的诗、陶潜的菊、林逋的梅、徐悲鸿的马一样,是他们精神文化的象征与寄托,同时也是他们情感的直观展现。

4.雕塑艺术精神文化的历史沉淀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出现文化断层的国家,数千年的物质创造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物质文化。雕塑艺术作品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向人们展示了泱泱大国的历史沉淀,让人们可以从这些被世人称叹叫绝的雕塑艺术作品中,窥见中华文化的璀璨辉煌,是后人研究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载体。无论是原始社会的陶器与石器、夏商周的青铜器、秦代的兵马俑、还是西汉的石雕、南北朝的砖雕等传统雕塑艺术作品,都是中国乃至世界雕刻艺术界的瑰宝,通过他们的雕塑造型、雕塑时代等的分析,可以很好的对这些雕塑所代表的文化风格与精神文化进行研究与理解,进而将其融入到现代雕塑的精神文化中,创作出具有一定历史沉淀的中国特色雕塑艺术作品,推动中国雕塑艺术的繁荣发展。

5.雕塑材料对雕塑艺术精神文化的影响

在我国浩瀚的雕塑艺术作品中,较为常见的雕塑材料有青铜、石头、木头、玉石等,其中夏商周这一时代多用青铜作为雕塑艺术作品的原料,即我们常说的青铜器。青铜器的造型多较为端庄、沉重,整体风格华丽、繁琐,且形象乖张,加之夏商周处于奴隶社会,社会生产力较为落后,对自然力量的崇拜比较狂热,这种狂热的精神文化深入那一时期人们的心中,而这也在青铜器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进而为青铜器笼罩上一层神秘的宗教色彩。而用玉石作为原料的雕塑作品,起初也是用于祭祀文化,及至秦汉时代,玉雕作品才被广泛用于生活用品和服饰上。根据相关的史料记载,当时人们喜爱佩戴玉器,除玉器具有较高的审美意义外,还与玉器兼有的道德伦理含义有关。如“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干戈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瑕不掩瑜”的清正廉洁气魄等,这让以玉石为原料的雕刻艺术作品成為人们的追捧,这一热潮甚至延续至今。另外,木雕由于材质的特殊性,保存至今的传世作品较少,多为近现代雕刻艺术作品,与石刻正好相反。

笔者在前文提到过,原始石器是中国雕塑艺术的开端,由于石头的材质较为稳定,具有一定的牢固性,因此石雕是现存最多也是最久的雕塑艺术作品,用石头雕刻的艺术作品大多气势恢宏、庄严肃穆、气质伟岸。如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城龙门石窟、四川大足北山的宋代石雕数珠观音等,其雕刻的时代都是我国大乘佛教鼎盛时期,因而这一时期的石雕具有特定的时代精神文化象征意义。

及至现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人类社会生活步伐的加快,当前的雕塑作品多选用复合型的金属材来进行塑形,简洁大方的造型与工业化的塑形技术,很好的诠释了当代人类的浮躁与对快捷生活厌倦的精神风貌。

6.结语

综上所述,雕塑艺术的精神文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精神的继承,当代的雕塑艺术工作者必须对中国的雕塑艺术精神文化进行深入研究,领略中国传统艺术精髓,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进而创作出具有中国民族精神文化的优秀雕塑作品。

作者简介:裴文仟(1995.08.16-),女,汉族,籍贯:安徽铜陵人,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18级在读研究生,学士学位,专业:雕塑,研究方向:雕塑。

猜你喜欢
雕塑艺术精神文化
中西的绘画与雕塑
从欣赏的角度略谈雕塑艺术的特点
以东方的视野展现我国古代雕塑永恒之美
立人教育成就教师的本土化发展
六曜与日本文化
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丝绸之路上的西域佛教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