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研究

2020-09-10 07:44张洪霞
新教育论坛 2020年3期
关键词:新材料电子信息

摘要:绍兴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几年发展迅速,即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绍兴市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同时,积极培育发展高端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现代医药四大新兴产业,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集群效应日益凸显。本文旨在介绍绍兴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并依此探索绍兴市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路径,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高端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现代医药

一、引言

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绍兴作为推进浙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各种数据表明已开始从高速增长阶段向中速增长阶段转换,经济结构体制增效升级势在必行。经济调整期正是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机遇窗口期,新能源、生物医药技术、3D打印等各类技术突破和商业模式创颏,对传统经济模式正形成潜移默化的颠覆。国务院在2010年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七大重点领域。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后金融危机时期扩内需稳外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也是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二、绍兴市新兴产业发展概况

浙江省绍兴市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同时,积极培育发展高端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现代医药四大新兴产业,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集群效应日益凸显。2018年,绍兴四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2523亿元,同比增长20.5%,高于工业总产值增速8.9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512亿元,同比增长15.3%,增速位居全省第二位,创近3年新高。今年1~7月份,绍兴四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635亿元,同比增长10.1%;实现增加值340亿元,同比增长8.6%。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性地位和作用的先导性产业。

(一)高端装备业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指装备制造业的高端领域,"高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技术含量高,表现为知识、技术密集,体现多学科和多领域高精尖技术的继承;第二,处于价值链高端,具有高附加值的特征;第三,在产业链占据核心部位,其发展水平决定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绍兴市在依托传统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环境下重点发展机器人产业、智能制造装备和高端电机产业。其中主要推进机器人产业向中高端本体制造、关键零部件研发与生产的方向发展,努力打造成为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机器人产业基地。

(二)新材料产业

“新材料产业”包括新材料及其相关产品和技术装备。具体涵盖:新材料本身形成的产业;新材料技术及其装备制造业;传统材料技术提升的产业等。与传统材料相比,新材料产业具有技术高度密集,研究与开发投入高,產品的附加值高,生产与市场的国际性强,以及应用范围广,发展前景好等特点。绍兴市一方面重点发展金属新材料,推进金属新材料制造产业向合金材料、复合材料、改性材料等中高端金属新材料制品方向提升发展,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属新材料制造产业基地。另一方面研发化工新材料,主要发展新型功能复合高分子材料、功能精细化学品、特种工程塑料及特种橡胶等,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化工新材料制造产业基地。

(三)电子信息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是指为了实现制作、加工、处理、传播或接收信息等功能或目的,利用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所从事的与电子信息产品相关的设备生产、硬件制造、系统集成、软件开发以及应用服务等作业过程的集合。以发展8英寸以上芯片制造业为核心,协同做大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等上下游产业,逐步构建“IP高端芯片设计(具有全知识产权的可重用模块)—制造—封测—关键装备材料”的全产业生态链,打造省内先进集成电路制造基地。围绕高端平板显示产品及3D显示等新型技术产品开发,以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和超高清量子点液晶两大显示技术为引领,重点培育引进柔性显示屏等生产企业,推动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在日常照明电器上的应用。

(四)现代医药产业

重点加快仿制药原料药向中高端制剂的研发和创新型药物研制及产业化,提升特色优势药剂比重及市场话语权,推进生物医药研发,扩大铁皮石斛等浙产道地中药材规模化种植,着力发展中药创新药物,推进中药品牌化发展。医用敷料及耗材。引导医用敷料及耗材领域分层次发展,在巩固医用纱布、手术包、急救包等传统优势领域的同时,大力发展湿性敷料、功能性辅料等高科技生物敷料以及医用导管、手术感控等新型高附加值医用材料领域,促进医用敷料向集成型、健康保健型、进口替代型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引进医用美容产品制造企业,重点关注非手术用微整形注射用肉毒素、玻尿酸等微整形产品和手术用美容填充物的假体、植入体以及软组织扩张器等新型材料和产品,培育本地医用美容产品企业和生命美丽健康产业园。

三、绍兴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提升路径

产业创新能力是维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源泉。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政府政策可以通过支持部门创新系统、特定的金融中介机构以及研发基础设施的创建和发展等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国内外研究表明,不同产业部门技术变革的来源、轨迹及其突破范式都存在显著的差异。有的以产品创新为主,有的主要进行工艺创新;有的侧重于技术推动型创新,有的则依赖于市场拉动型创新。尽管不同行业的技术创新存在差异,但也有共性。任何一个产业创新系统离不开创新主体、知识技术以及政策制度的培育和建设,提升绍兴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可以从三个维度着力。

(一)培育创新主体的多元性

企业家、工程师或科学家的某个新思想、新技术或新发明都有可能催生出一个新产业。组织中既包括企业,也包括各类非企业组织以及创新网络。其中,企业是产业创新的重要参与者,它具有特定的目标、组织和能力,能够持续地进行技术学习和积累知识。与企业紧密关联的还有用户、消费者和供应商,它们也具有特定的知识、能力和组织结构。在一个动态和创新性的环境中,用户、消费者和供应商与厂商进行的交互作用能够对市场需求产生显著影响,成为推动创新的关键因素。非企业性的组织,如大学、金融组织、政府机构以及各类技术协会等。在某些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大学或科研机构成为基础研究、通用性知识和新创企业的关键来源。风险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政府部门在产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也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这些非企业组织以各种方式支持企业的创新、生产和技术扩散。创新网络将众多创新参与者的知识、能力、行为和专业化之间存在的互补性整合起来,是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二)提高知识技术的原创性

生物、新能源、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基础性、原创性的研发支持和前瞻性引领,源头创新不足是制约绍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原创性的知识技术能够让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复制,这是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要提升源头创新能力,不仅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还要加强基础研究建设。由于基础研究具有较强的外溢效应,常常导致市场不能提供足够的创新激励。要克服基础研究外部性所导致的市场失灵,政府介入无疑是必要的。然而,由于基础研究的不确定性,作抉择时的主观性及思想意识方面的因素等原因,不能保证政府经费的使用决定都是正确的。显然,一个多元化的经费供应方式要比单一来源具有优势,来自产业内私有企业、私人投资和私人基金的投入增加了可供选择的来源,有利于应对基础研究的不确定性。

(三)增强政策制度的系统性

创新主体或参与者的行为、能力及其交互作用会受到制度的制约和限定。制度包含规范、惯例、习惯、习俗、法律、法规和标准等。制度既包括正式制度,也包括非正式制度;既可以是强制性的约束,也可以是非强制性约束;可以是政府层面的,也可以是专门针对某一特定产业。其中,政府层面的制度对产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例如,知识产权、专利制度等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制度能够在影响技术变化的速率和方向、创新活动和生产活动的组织和绩效等方面发挥关鍵作用,制度安排的作用重于技术演进自身。这意味着政策制定者必须建立一种恰当的制度环境,使技术和创新政策能够得到其他政策的补充。例如,制定产业政策、竞争政策、金融制度、标准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等,使之保持政策上的一致性和有效性,建立能带来有效投资和竞争以及完善能够激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框架。

四、提升绍兴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一)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主体建设

第一,加强企业创新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要根据产业发展重点,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形成一批布局合理,对产业技术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力和支撑作用的企业技术中心,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共建重点实验室,引导核心技术推动型企业在重点技术领域实现突破。第二,提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在原始创新中的源头作用,大力推进企业与科研院所、专业促进机构的协同创新,建立与产业、经济紧密结合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机制,提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求的能力。第三,增强科技中介机构创新服务能力。鼓励科技中介机构创新服务方式,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业务向产品设计、技术集成、工艺配套等领域拓展,提升服务设备水平,培养高水平人才和从业人员。提升技术转移中心和技术交易中心等组织的服务能力,推动创新成果的转移扩散。

(二)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人才队伍建设

第一,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技术人才管理体制。改进高端技术人才评价机制,加大对在技术创新、经营管理、市场开拓中发挥关键作用、有突出贡献人员的奖励和激励力度。推进市场化配置人力资源,盘活人才资源存量,引导关键技术人才合理流动与有效配置。第二,建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人才交流和共同培育机制。鼓励大型企业技术中心建立高等工科教育培训基地,选聘企业高级人才到大学任兼职教授,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可以挂职到具有博士后工作站的企业技术中心工作等。第三,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人才引进培育政策。通过重点、特殊人才专项经费的支持,引进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研发团体。计划和重大工程为平台,建设一批工程创新实训基地,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加快培养产业创新紧缺人才。以服务科研开发为目标,培养一批了解产业科技前沿和市场需求的信息分析专门人才。

(三)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环境

第一,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环境。建立和完善财政引导、企业主体、金融支持、社会各界参与的多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创新投入机制,促进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优化政府投入模式,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的投入,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重大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服务。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模式,构建国际技术产权交易、知识产权运营平台,提高技术转移水平,奠定知识产权流动基础,为知识产权产业化提供市场化、国际化和专业化的服务。第三,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资源有效整合。整合创新资源配置,促进创新资源有效共享,深化跨部门、跨行业开放合作。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共建共享,完善院地合作、部门共建、市区共建等协同机制。推进财政资金支持的科技基础设施运行管理和绩效评估机制,鼓励和引导创新资源向社会开放,完善公共科技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参考文献:

[1]潘晶晶.西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提升问题研究[J].知识经济,2014.7

[2]傅晓.抢抓产业协同创新机遇共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内生力[J].宁波通讯,2019.7

[3]朱宏涛.基于CAS理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动力机制演化及提升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2019.12

[4]张敬文,吴丽金,喻林,黄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知识协同行为及促进策略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7.10

[5]张笑楠.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6.11

作者简介:张洪霞,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绍兴市都市经济创新发展研究基地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新材料电子信息
四张榜单“揭秘”电子信息百强浙企
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7.1%
第八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创新奖 (按获奖类别、企业音序排列)
今年前五个月 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利润双增长
1-5月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9.4%
电子信息制造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园林艺术中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应用
纺织面料的发展及新材料技术应用探讨
摩擦阻荷原理在杨岳互通E匝道桥梁复位工程中的应用
建筑节能新材料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