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融媒体背景下访谈节目主持人的自身优化

2020-09-10 07:44姜秋菽
新教育论坛 2020年3期
关键词:人格化魅力要素

摘要:主持人作为台前工作者,无论是其外在形象、语言形象亦或是人格化表现,都需要符合大众审美,因此不断优化节目主持人的内外在修养对提升电视节目传播效果和主持人自身的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在融媒体时代,去主持人化现象日益严重,一名出色的主持人,不仅要完成主持任务更应该有自己的人格化魅力。

一、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多层需求

作为一名台前工作者,主持人的象形气质是专业素养考核标准之一,不同的目有着不同的更高要求。新闻类节目需要主持人端庄大气,综艺节目需要主持人可爱活泼,而在访谈类节目中,除了对主持人基本的外在、业务能力需要外,更有着特有的要求。

在访谈节目中,嘉宾虽然是讲述主体,但是主持人作为节奏掌控者、信息传递者及唯一对话者,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人与人的面对面交谈中,主持人的语言及副语言都会影响整个谈话场的分为。

同时,大多数嘉宾是没有镜头经验的,即便再专业领域有所建树,也难免在面对镜头时有表达障碍,这时主持人不仅要完成访谈内容,还需对嘉宾进行情绪上的引导安抚。也有部分较为健谈的嘉宾,谈话时由于兴致较高,容易将既定话题带跑。这时便需要主持人有意识地进行控制,而这种控制,有时就必须打断嘉宾话语,这个工过程里,不仅仅是对主持人主持功力的考验,更对主持人是否能在舒适、优雅、和谐的氛围下完成任务,因此,主持人必须在完成主持任务的同时,展现人格化魅力。

因此,一档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既要有外在形象的美感、专业表达的美感、更要求主持人有人格化魅力的美感。

二、外在美的基础要求

1.造型美的设计

在访谈类节目中,嘉宾大多数时间都和主持人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主持人的妆容、举止、衣着会引起受访者持续的审美感知,加之这些元素一旦定型在节目中无法进行随时调整的客观存在,所以说造型美便显得尤为重要。

妆容要自然。主持人的面部是嘉宾视觉的中心,所以面部的处理要尽量真实自然,发型应当简约得体,避免出现突兀的感觉。对于女性主持人来说切忌浓妆艳抹,应以淡妆为主。自然的妆容更能凸显主持人自身的魅力,从而增加亲和力和信赖感。

衣着的线条要流畅,色调的搭配要平静沉稳。访谈节目和其他娱乐性节目的区别在于为受访者提供一个适宜于思考和保持稳定情绪的环境,避免过多地分散受访者的注意力。心态的平和,则需要借助衣着的色彩搭配来实现。

2.体态表现美的设计

人的体态从身体的发生部位来看,可以划分为表情、手势和体姿三种,这三种人体的外在形象性及其变化构成了体态表现美。人的体态除了具有传达内容的非语言符号的意义功能之外,还具有通过运动产生节奏以供审美的形象性功能。

在主持节目时,主持人代表的不是个人的形象,而且要面对广大的观众,所以主持人的坐姿都有明确的要求,总的效果就是既要自然大方,不能太过随意,又不能太过死板。主持人的立姿要挺拔自然,从容自如,给人以乐观积极的感觉,不能太过拘谨,如临大敌般一动不动。

三、表达技巧的专业要求

从受众心理角度来说,访谈节目都是以真实赢得观众、给观众心理上带来满足和喜悦,这从播音主持学科理论上来说,需要通过内三外四来辅助做到,即内部情感运动:内在语、对象感、情景再现;外部表达技巧:重音、停连、语气、节奏。而抛开有稿播读的要求,在对话式的访谈当中,节奏和交流感尤为重要。

1.语音节奏美的设计

语音节奏美包括语音要素的节奏美和语流要素的节奏美两个方面。前者是由语音的本体因素,即声、韵、调构成,语音要素美一般通过双声、叠韵等具体的手法来实现。后者是由语音的音高(声音的高低)、音长(声音的长短)、音强(声音的强弱)和音色(声音的色彩)四要素形成的,语流要素美通过重音、连珠等手法来实现。

主持人的每一句话都会涉及到语音要素和語流要素的使用,只有两种节奏美搭配适当才有助于整个节目的节奏。由于访谈类电视节目既要激发嘉宾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其保持愉悦的情绪,又要避免情绪的波动太大影响嘉宾的理性思考,所以主持人对这两种语音节奏美的把握是有区别的。基于访谈节目自身特点的要求,主持人在设计语音节奏美时要做到语音要素节奏美活泼灵活,语流要素节奏美则要沉稳得当。

2.访谈对话的技巧设计

言语打断在生活中,常被人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现象,可实际上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广播类访谈节目中,言语打断实际上是有着促进交谈进行的功效。

从语言学角度来说,打断不当可能会造成节目效果的适得其反,如引起嘉宾不满情绪、妨碍嘉宾的顺畅表达等待,打断得当,可以更好的引导嘉宾进行内容的表述。更是主持人完成桥梁功能的必要举措之一。因此打断的时机要精准,打断时的语气要温和,打断后接续的话语内容要和嘉宾表述紧密结合,才能更好的引导节目继续。

主持人在与嘉宾交流过程中,不能生硬的打断而应该有技巧的完成引导。例如运用观点反对或支持作为技巧,持人在与嘉宾访谈的过程当中,嘉宾有表达不清、表达不当、或表达内容过浅,此时主持人也会做出的言语打断的行为。而这种情况,通常都是主持人在对嘉宾表达观点时,表示支持或否定的态度,来引导嘉宾深层表达。同时还有转化话题、帮助提示等。

三、人格化魅力的本质要求

纵观近年来的电视荧屏,“去主持人化”现象日渐严重。随着新媒体和移动终端的兴起,对于电视媒体来说 观众的注意力已经很难被锁定。尤其实在综艺节目和真人秀节目当中,主持人的角色和功能有了很大的变化,甚至大部分是大程度的弱化。在《中国好声音》《中国达人秀》等节目中,华少等名嘴沦为侧幕主持,而在《奇葩说》《爸爸去哪儿》中,甚至没有了“主持人”的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村长、议长等角色。而众多访谈节目,也纷纷变成了节目组不出境采访,后期只有受访嘉宾的画面。

而依然活跃在人们眼前的几档保留主持人的访谈节目,经分析不难发现,大多数都以主持人为节目核心,甚至节目名都与主持人相关。换言之,观众不仅仅是看嘉宾,主持人本身就是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金字招牌,且有着强烈的个人魅力及风格。如李静主持的《非常静距离》,她知心大姐姐的想象就是节目的基调;如姜思达主持的《透明人》《仅三天可见》当中,姜思达不仅突出的发挥个人风格,甚至融入了真人秀的元素,会将与嘉宾的聊天安排在买早饭、坐车等生活环节当中,这些都是主持人强烈树立个人形象,丰富人格魅力的体现。

结语: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面临巨大挑战,传统主持人也在技术的革新下,不断的被新技术、新形式取代部分原有的职能,但一部分基础功能能被取代,主持人作为鲜活个体的个性、魅力、人格化特征是无法被取代的。因此,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完成基础主持任务、优化内外在美感的基础上,寻求独一无二的人格化魅力并和节目进行深度的融合,是每一个主持人需要思考且努力的方向。

作者简介:

姜秋菽,女,1999年10月,民族:汉,陕西西安人,本科学位,西北大学,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猜你喜欢
人格化魅力要素
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人格化”传播运营探析
浅析纳兰词中自然意象的人格化构建
魅力展示
论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魅力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