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中反派人物的艺术价值

2020-09-10 07:22李永红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影视作品艺术价值

摘 要:一直以来,人们习惯将影视作品中塑造的各色人物分为正派和反派。反派人物具有的故事性、矛盾性和反派性的特征多成为剧作中理性与欲望的矛盾载体。他们的存在也和正派人物一样具有社会价值和审美意义,能有力地调动演员和大众的审美情感和情趣体验。另外,对扮演者而言,不仅能给予别样的人生体验,对其拓宽戏路和精进技艺亦大有裨益。

关键词:艺术价值;影视作品;反派人物;艺术反思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8-0100-02

一、反派人物存在的价值

(一)激发大众子人格的挖掘

反派人物所表现出的令人憎恶的一面通常会激发隐藏在大众内心深处的阴暗一面。荣格在“人格面具”中提到,人类在无意识模式中有一个暗影现象,一个人会有很多面具,每一个面具都代表一个子人格,或人格的某一个侧面。这种现象是隐藏在人类体内最不容易被人发现的自发的和不会为人所知道的潜在现象。这种现象会使人产生一种莫名的冲动感、不道德感和攻击性的趋向。人格面具的存在对于人的生存来说是必需的,它确保了我们和所有接触到的人,甚至与那些我们并不是十分喜欢和想接触的人一起友好地、平静地相处。人们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采取某种约定俗成的集体态度,不惜牺牲自己的个性去扮演某种特定的角色。[1]观众对演员扮演角色的认同也就是对自己内心这一子人格的认同。但是,如果演员或大众仅仅认同扮演的角色,人格的其他方面就会相应地受到排斥,发生这种情况时被人格面具支配的人就会逐渐变得和原来的自己越来越陌生,使自己变得十分矛盾和尖锐,很可能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严重时可能产生心理疾病。每个人精神中都有较隐蔽的暗影部分,当自我与暗影无法协调时,很容易将不道德和具有攻击性的一面表现出来,无法与他人相处。[2]只有当人充分认识自己和人格面具进行协调,才能活出新的自我,得到自我提升与满足。

(二)激发演员创作的主体情感

反派人物也并不都是纯粹的坏,也许背后有着让人为之动容的隐情,所以人们对反派角色并不一定都是恨之入骨的,有时也会为反派人物的逝去惋惜流泪。正是因为反派人物处理上具有复杂性,大多数演员把饰演反派人物视为一种挑战。反面人物不再是作为传统“脸谱化”的形象出现,而是对于人物的出身、人生经历及人物性格有着精致又详细的刻画。[3]

例如,《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部家暴题材的电视剧,冯远征老师通过反复揣摩剧作家在写安嘉和行动时的心理依据后认为:安嘉和不是一个坏人,而是一个病人,一个先天性心理扭曲的人。整个剧中最难的不是打老婆这一行动,而是把行动合理化,让观众感受到这个角色是有血有肉的、真实存在的。对于安嘉和来讲,每一次打老婆都不是在发泄自己的愤怒,而是发泄委屈,他认为我告诉过你不要和别人讲话可是你不听,所以用这种方式来寻找在妻子身上的存在感和尊严感。用这种委屈的被害者心态给自己的行为一个合理的解释,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

演员在初步进入表演行业时,多半会体验反派角色。当一个演员愿意尝试走进一个不喜欢的角色挖掘内在情感时,演员的功力也在慢慢进步。冯远征老师扮演有家庭暴力的医生角色——安嘉和深入人心,以至于很多人见到冯远征老师都不寒而栗,看到冯远征老师的笑容也会跳回到剧情中,似乎下一秒就要见到青筋暴起、双目怒视的安嘉和,这正是角色塑造成功才会产生这样的效应。

(三)大众情绪的转移对象

反派人物给大众带来的震撼或者启迪,是当观众挖掘到一个反派人物的背后故事或内在隐情时会对反派人物产生一种浓厚的兴趣,从而弥补或者丰富大众的情趣口味和心理缺憾。

影视作品中所演出来的看似虚拟的故事,通常是有现实生活写照的,是把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件搬上了荧幕。电视上演员塑造出来的人物反映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有一定的现实写照的。因为现实生活中几乎无完人,所以相对来讲有不足之处的反派人物更具有真实感,更容易对观众产生现实意义,对应对现实生活的情绪调节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是正义的或者像正派角色一样完美,但是人无完人,人们会将自己的主观情感转移到正派人物身上,或者想象自己是正派人物,通过这种方式满足自己的正义感。以《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的安嘉和为例,观众对于安嘉和形象的害怕、讨厌或者觉得他可怜,都是自己现实生活情绪的表达,将自己带入或站在道德角度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就像是在生活中碰到“扶不扶”的问题时,很多人会因为怕惹祸上身而选择不扶,但同样的一部分人,当看到别人没有做自以为正义的事情时,就会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用上帝视角评判这样的人。每个人的内心都拥有“英雄情结”,但同时也都隐藏着懦弱因子,只有通过这种情绪迁移的方式,人们才会毫无顾虑地将自己的英雄情结最大化,获得一种自我成就感、自我认同感和存在感。

二、反派人物带来的艺术思考

(一)带给社会的艺术反思

刻画出具有正能量的正派人物是社会的需要,社会需要这样的人物来弘扬正能量,凝聚大家的核心力量一起见证真、善、美的追求,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力量。但反派人物的价值也不可低估,我们在体会到人世间美好的同时,也应懂得社会的险恶,而反派人物的存在就是告诉我们生活的坎坷,要学会用正确的方式面对生活、对待坎坷,解决困难,保持一种积极阳光的心态。社会在发展,时代也在进步,社会中有越来越多的人会受到媒体的“控制”,所以这个时候媒体中的反派势力就需要格外被关注。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带来社会风气的变化,“古惑仔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杀马特的时代”也已经成为复古潮流,现在是法治社会,法律已经成为这个社会的正义力量。

(二)带给个人的艺术反思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正确地看待反派行动,一些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或者一些心理扭曲的人反而会利用这些反面情节,对他人、对社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很多青少年在看到带有血腥暴力的场面后也会萌生这种暴力解决问题的想法,在受到欺负时也想像电视中角色演出来的一样,用暴力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是未成年人心智成长还不完善的表现;甚至一些恐怖片中出现的变态杀人狂,在刺激观众心理的同时或许也会让心理不健全的人产生同样的欲望;又或者,剧中人物与自己的经历相似,便产生了效仿的行为。很多人在看完一些影视作品以后会产生自己的价值判断。对于有的人来讲,反派人物是罪恶的,正义之心促使他们站在正义的一方去谴责他们;但部分人会产生效仿行为或者认为反派人物的行动让他感到刺激并崇拜,当产生这种想法时,我们就要开始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了。虽然由于生活遭遇或者其他问题导致一些人会产生这种错误的想法,但我们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有健康的心理、积极阳光的心态,学会在反派人物身上寻找闪光点和值得学习的地方,而不是仅仅从一个方面、一件事或者与自己处境相似的情况去片面地判断一个人、一件事正确与否,要全面地理解和分析人物,才能防止片面化,进而产生刻板印象。

三、结语

虽然我们看到的电视剧、电影和话剧大多充满了现实主义色彩,但我们还是要分清虚构与现实,要明白影视剧作品都是把人的好与坏放大处理过的,所以我们面对现实生活时还是要理性思考,不要盲目模仿一些暴力或者犯罪的不正确行为。也正是剧作中反派人物的邪恶、卑鄙和不堪,我们才能最大化激发深藏在心中的正义。不管是在影视作品还是在生活中,正邪势力彼此交织,此消彼长,这就是生活的现实,而我们要学会运用正派人物的正义力量和反派人物面对目标勇于追求的勇气面对我们五彩斑斓的人生。

参考文獻:

[1] 郭燕燕.认识我们的人格面具[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2,30(04):13.

[2] 田恬.反派人物在戏剧表演中的艺术价值探讨[J].黄河之声,2016(13):118.

[3] 董芷微.论正反人物在影视剧中的角色塑造——以《人民的名义》为例[J].戏剧之家,2018(13):90.

作者简介:李永红(1996—),女,山西古交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戏剧戏曲学。

猜你喜欢
影视作品艺术价值
影视作品中的图书馆
互联网视野下影视作品版权保护问题探析
浅析中国影视戏剧与曲艺艺术的融合
赏析电影中的音乐
大型黄梅戏《余三胜轶事》艺术成果评析
浅析现代包装插画设计的商业应用
融合与创新:伪满洲国建筑研究
古城墙中所包含的艺术文化解析
视频剪辑技巧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探讨
浅谈当代艺术在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