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周运动》微专题的探讨

2020-09-10 07:22刘家祥温永银
高考·上 2020年8期
关键词:微专题

刘家祥 温永银

摘 要:随着“互联网e+”的到来,对传统的教学带来了冲击和改进,如何能更有效的进行教学、如何让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解决好圆周运动的问题是本节的难点;另外从整个运动知识体系来看,掌握圆周运动的解题思路既能使学生对曲线运动的有更完善认识,特别是圆周运动的认识、理解和应用,又能使牛顿定律的解题得到强化。

关键词:互联网e+、微专题、圆周运动

《圆周运动》这一节,在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接下来《万有引力定律》、高二的《电场》、《磁场》中,更是存在大量的有关圆周运动模型的分析,也是每年高考重要命题点。本文在大数据模式下,通过《圆周运动》微专题的教学方式,介绍如何改进教学,提升教学实效,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一、巧用微专题,有助于精准教学

《圆周运动》是在学生已对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平抛运动的化曲为直处理思想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开展学习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通过生活中的常见实例,借助多媒体观看视频等手段,加強圆周运动模型的认识和感受,从动力学角度的分析和讨论,使学生对圆周运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数据显示学生在处理圆周运动实例分析时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困难:一是找不到向心力的来源,二是对临界状态的处理比较棘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圆周运动实例跟学生强调向心力不是一种新的力,是效果力,要从实际受力的合力或分力分析实际的他的来源,这就能对圆周运动的认识有深度和广度。

教师在课堂上要利用好圆周运动实例模型,如:汽车过桥、圆锥摆、水流星(过山车)等,通过学生自已分析、讲解,提出在分析过程中有哪些发现、有哪些疑问,教师恰当地进行知识的点拔和总结,强化从动力学的角度研究圆周运动的理念。

二、巧用微专题,有助于学深悟透

汽车过桥、圆锥摆、水流星(过山车)等是圆周运动的典型模型,因此可利用微专题形式可以使学生理解圆周运动的动力学原因,从而掌握处理圆周运动的方法,并加以应用。

如:引导学生思考小球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来源,依次投出下列图。让学生养成分析从动力学角度研究圆周的思维习惯。

让学生学会通过受力找到他们向心力来源。

又如:一辆正行驶在拱桥顶部的质量为m的汽车,速度为v,若拱桥的半径为r,试求此时汽车的支持力。

三、巧用微专题,有利于拓展延伸

通过拓展延伸,帮助学生利用动力学方程寻找临界状态,深层次的拓展,利于水流星模型的分析。

四、巧用微专题,有利于提升能力

进一步以水流星为分析模型,使用塑料大杯装满水,自制水流星,进行表演使学生切身体验圆周运动的奥秘,让多位学生参与,发现有些水会流出、有些不会流出。引导学生思考原因?又问为什么最高的速度越大越不会流出?很快学生能从动力学角度研究水。

学以应用,把思路用到模型中,如:已知刚才的绳子为轻绳,长L=0.6m,桶内的水质量为m=0.5kg。就可求最高点时水不流出的临界速度;也可以求出最高点时速度为某一大于临界速度时水对桶底的压力。把这种思路推广到轻杆模型。

通过这些模型最高点的分析,使学生提升运用动力学方程分析圆周运动的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要通过模型建立、规律的分析等方面引导学生掌握高中物理学习方法,做到“授之以渔”,而微专题可以深层次地提升学生的模型分析能力,从教学实践中看,开展教学重点、难点的微专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核心素养下高中学科微案例教学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立项批准号: FJJKXB19-915)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微专题
以微专题为载体的地理新高考二轮复习策略探讨
化学“微专题”复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微专题突破郭又来
高考语文复习微专题设计的原则
数学微专题教学的特征、策略及方法
“微专题”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课本资源的“微专题”教学实践与思考
“微专题”引领高效数学复习的思考
基于薄弱校学生的高考化学微专题复习模式构建
基于生本教育的教材处理与重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