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

2020-09-10 07:22高敏
高考·上 2020年8期
关键词:课堂问题生活情境高效课堂

高敏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教师应围绕着学生的综合素质展开教学活动。而高中是学生的关键转折点,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高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断研究、构建高效的课堂。本文笔者以高中数学为切入点,从三个方面对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生活情境;信息技术;课堂问题

数学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性课程,是学生建立理性思维的重要过程,也是完善数学知识体系的主要依据。然而,教师常常受传统教育的理念,以注入式和题海式的教学为主,这样不仅造成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还会使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深入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并运用行之有效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这样既能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还能将课堂营造出生机的活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来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生活。然而,教师在教学压力下,往往忽视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停留在浅层的表面上,并对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也产生严重阻碍作用。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研究者,应发现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并充分挖掘相关的生活问题,使之作为教学素材作用于教学活动中,这样不仅能够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形象化的特征展现在学生面前,降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难度,还能够将课堂赋予生活化的氛围,使学生主动融入到情境之中,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以“算法的概念”为例,为了使学生掌握算法的基本结构,并感受到算法思想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笔者首先以生活问题作为载体进行课堂导入,并提出:“同学们,你们会做饭吗?”学生们进行激烈的讨论,多数学生都兴致勃勃地说出自己的拿手菜。在此情况下,笔者再次提出:“今天我们以西红柿炒鸡蛋为例,你们知道这道菜的烹饪流程吗?”于是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这道菜的烹饪顺序。笔者又提出:“我们所说的做菜烹饪流程構成了做菜的算法,今天我们看看这套流程用数学符号怎么表示。”于是揭示了“算法的概念”这一教学主题。因此,将生活案例作用于教学活动中,不仅使学生对算法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知,并体会到算法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还引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加深了他们对算法概念的理解。

二、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由于高中数学知识较初中而言,内容多,知识难度大,并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出现思维障碍。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信息技术整合到高中数学教学中能够为有效的教学提供良好思路,这一模式不仅能够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以三维立体的方式展现出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新知识的本质特征,以此打破学生的思维障碍,还能够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感性逐渐上升到理性,并发展学生的思维意识,进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以“集合的基本运算”为例,为了使学生理解集合的基本运算定义,并熟练求出并集、交集,笔者首先请学生写出6的正约数的集合与10的正约数集合,以及6与10的正约数集合,然后分为设置为集合A、集合B、集合C,随后请学生观察这三个集合有什么关系。一段时间后,学生得出“集合C是由属于集合A与集合B 共同的元素组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交集”这一概念,并请学生运用维恩图表示集合间的关系,最后展示PPT,让学生自己作对比,及时改正。此外,笔者再次出示PPT课件让学生运用以上的方式总结出并集的概念,同时运用韦恩图将集合间的关系正确表示。由于交集与并集的概念、符号间的区别与联系是本章节的难点,因此,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交集与并集的理解,还使得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韦恩图表达交集与并集,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巧设课堂问题,增加互动交流

问题作为数学的核心,不仅是激活学生思维的主要依据,还是增加学生互动交流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巧设课堂问题,并将课堂赋予开放式的特点,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完善知识体系,还能以问题作为探究的主题,促进师生之间或者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换,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

以“古典概型”为例,为了使学生掌握基本事件的概念,并归纳出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笔者首先以质地均匀的骰子为例,并提出问题,即:当我们投掷骰子时,会出现什么情况?伴随着哪几种情况?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否有限?每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是否相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引发了学生们的热烈讨论,并激发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意识。一段时间后,学生们总结出“投掷骰子时,会出现1到6个点,出现的每个点的可能性都是一样的,并且所有出现的情况只能为6种”这一结论。基于学生所给出的答案,笔者引入“基本事件、古典概率模型”等数学语言。进而学生对古典概型的理解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因此,设置课堂问题不仅使学生从已知的知识经验延伸到未知的知识范围内,还增加生生之间良好的互动。

综上所述,构建高效课堂是对新课改要求的落实,也是高中数学教育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教师作为落实高效课堂的主力军,应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情况与心理需求,建设和完善一个丰富多彩的数学高效课堂,这样既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内尽可能多的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数学素养,从而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魏静.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6(4):95-95.

[2]晏欢.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J].知识窗(教师版),2016(5):84-84.

猜你喜欢
课堂问题生活情境高效课堂
高中地理课堂问题与小组合作探讨的深入研究
议初中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探讨课堂中问题的有效性
高中政治教学中课堂问题设计的选择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