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质量标准下的试题命制初探

2020-09-10 22:23王君盛国跃
高考·上 2020年8期
关键词:试题命制核心素养

王君 盛国跃

摘 要:笔者以具体试题为例,介绍了学业质量标准下的试题命制流程,得出了试题命制过程中的有效建议,旨在对于学业质量标准下的试题命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学业质量标准;试题命制;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了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学科核心素养无法直接观测,只可以通过学生在具体任务中的实际表现加以推测。核心素养与具体任务上的外在表现之间关联的建立,就必须有表现维度、水平划分及表现特征的科学依据。这种科学依据就是“学业质量水平”,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试题命制就是学科核心素养的考察。我们以下面的例题为例,进一步探讨如何有效命制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题目。

1.命题原则

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命题应该具备以知识为载体,为学生的自我展示提供平台,依据学科核心概念结合知识点创设开放、真实的问题情境,试题立意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试题指向要明确,问题解决要具有明确的可测量性[2]。

2.命题方法与程序

明确命题的目的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养成,注重基础知识、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考察。命题要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内容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试题要贴近教学和学生生活,考察批判性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1明确考试的要求

试题命制要有针对性,能反映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质量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特征要求,要符合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目的和要求,合理设计题型和难易程度。本例题涉及的课程内容有:光合作用过程、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联系、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等。题型、难易程度及题目考查方式符合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

2.2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要有真实性,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使学生更好地利用自己已有的认知和生活经验,自主探究、实践。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探究动机和兴趣。此例題的情境:黄瓜生长过程中的多种环境因素影响。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情境,在题目设计中,利用黄瓜光合作用影响因素的具体数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总结规律,逐层深入的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并利用黄瓜幼苗培养时遮光的问题,引出光合素色的分离实验,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观念,增强了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科学思维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2.3设计核心素养测量量表

要对学生的学科素养进行测量,就必修将其具体化为具体指标。在命题完成后,应参考学业水平考试的目的和要求,以及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具体表现,将题目涉及的核心素养的测量维度具体化为评价指标,划分为1-4级的评价等级。

考察素养水平预估:总体预估为水平2-3。试题(1)的预估水平为2。试题(1)的预估水平为2。试题(2)的预估水平为2。试题(3)的预估水平为3。

难度预估:总体难度值为0.55-0.65。试题(1)的难度预估为0.55。试题(2)的难度预估为0.6。试题(3)的难度预估为0.65。

评分标准为达到核心素养水平给全,部分达到核心素养水平适当减分,与设问无关或空白不给分。

设计核心素养测量量表,让命题者清晰试题考查内容与学业质量标准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对接情况,关注学生学科素养的建构,进一步明确试题考察目标,难易程度与区分度。

2.4审核修改

依据学业质量标准,结合科学性、准确性、完整性反复打磨修改,最后确定试题。

3.命题建议

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命题应合理处理核心素养、内容标准和学业质量标准之间的联系;应符合命题的原则;依据命题规范的方法,兼顾评价的多元化、多样化和评价思想的发展性。试题本身要注重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察;突出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刘恩山,曹保义.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27-140.

[2]周初霞.指向学科核心素养些高中生物学试题命制研究[J].生物学教学,2020,45(3):62-65.

浙江省教学研究2019年度重点课题“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高中生物学试题命制的实践研究”,No.Z2019027

猜你喜欢
试题命制核心素养
引领真实阅读 丰厚语文积淀
从一道数学试题的命制过程分析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方法
居高临下不如用心其中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加强试题实证意识 提高命制和解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