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志我们为何怀念没有竹林的大竹林

2020-09-10 07:22汤芮
今日重庆 2020年6期
关键词:砖厂重庆爷爷

汤芮

重庆有很多以植物命名的地名,如枣子岚垭、梨树湾、松林坡、梅子堡、芭蕉湾、桂花园、大竹林……光是从这些地名,就可以想象当年重庆植物繁茂、花树满城的景象。

“植物地名更多的是当地有什么就取名什么,李子坝、茄子溪、梨树湾、芭蕉园、黄花园等地名由此而来。”重庆民俗专家李正权解读,一般而言,这种用以取名的植物还具有某种特别的意义或某种突出的特征。

地名最初衍生,或因人起,或以物名,大多简单形象、指代明确。然而,随着世事变幻,沧海桑田,曾经赋于地名以标志性特征的元素,往往已物是人非甚至不复存在,只有地名延续下来。循着地名留下的线索,复原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发生在这里的事,追寻往昔以鉴今日,也是我们发现城市的一条路径。

大竹林之名的由来,据传也正是因此处曾经长着一片葱茏的竹林。对于竹子,古代文人墨客从不惜溢美之词,近日,重庆最美地名投票中,大竹林及周边的凤栖沱在榜。

可惜的是,如今地名仍在,景物已非,李子坝没了李子,芭蕉湾难见苜蕉,大竹林也不再有竹林。伴随着机器的轰鸣,那一抹翠绿渐渐消失在兴建的厂房中,隐没于拔地而起的高楼里。

乘3号线从牛角沱出发,再到红旗河沟换乘6号线到大竹林站。出站等了大约20分钟,终于等来了669路公交车。

这路公车的终点站,是大竹林老街。

一棵茂盛的黄葛树下,三五老人正坐着闲谈。这里难得有生面孔来,老人们禁不住都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我。

“爷爷,二砖厂在哪里啊?”

“喏,那里就是。”

顺着老人的手指望去,一片萧条的旧砖房映入眼帘,仿佛老电影里的场景。街道没有行人,只有褪去颜色的砖房和几棵稀疏的老树彼此对望。这片厂房荒弃已久,满是即将被拆迁的危房,已经鲜有人来这里了。

它荒凉,也静谧。似乎每一座喧嚣的城,都会有一条静悄悄的老街。我问,大竹林的竹子呢?爷爷们都笑,笑中不难听出一丝遗憾。但同时,他们也用笑声排解,用笑声暗示:竹子没有了,那份惰还在。

在老居民眼里,他们熟悉的大竹林街道或许从来没有尽头。如果有,尽头处就一定深藏着一段难忘的温情岁月。时光慢悠悠,大竹林这个地名,是人与人、人与地最好的共情点。但凡提起,回忆便呼啸而来。

二砖厂全称重庆市第二机制砖瓦厂,曾是大竹林最引以为傲的代名词,它为重庆的城市建设立下过汗马功劳,无人不知。以至于今天周围一带的居民,依然把这里称为二砖厂。

而名字听来很雅的凤栖沱,其作用却没有想象中的文气。这里曾是二砖厂的运输码头,和二砖厂一样风光不再。这几年恢复了朝天门和大竹林之间的轮渡,这里成了轮渡码头,一天会有若干班渡船停靠出发,相较以往,冷清了很多。

沱本指江水的支流,《诗·召南·江有汜》曰:“江有沱。”又用以形容涕汩如雨状,《易·离》中说:“出涕沱若。”重庆人借此字来指回水河湾。沱是重庆方言,读作入声,但奇特的是,翻《辞海》,却找不到沱的此种含义,用普通话读,更是喊不出其中的意味。可以说,沱是长江上游特殊的河流地貌。

95岁的张一飞爷爷曾在二砖厂上班,老人精神矍铄,对答如流,记忆力很不错。提起凤栖沱的轮渡,他眯起眼睛:“凤栖沱哇,我太熟啦,眯着眼睛从那儿坐船,都晓得船划到哪里了。”

张爷爷是面前开满三角梅的小院的主人。见陌生人到来,老人并不奇怪,只是掀了掀眼皮,又继续浇花了。初夏,小院子已经成了花儿的海洋,他的老邻居闲暇时最爱到他家坐坐,或闲聊,或蹭他的报纸看,回报是,偶尔会帮他浇浇花。

“我1953年就在二砖厂上班了。你们小娃儿不晓得,二砖厂曾经是重庆市最大的机械化砖瓦制造企业。”张爷爷的话,还原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二砖厂。在发展高峰期,这里拥有职工两三千人,所生产的机制页岩砖瓦因质优价廉,曾长期占据重庆建材市场的主要份额。整个厂区、生活区配套设施完整,企业拥有学校、托儿所、医院,甚至商业设施。

“我们厂里最红火的时候农贸市场都有120间,职工食堂都有三个,我儿子女儿都在这里上班,现在我老了,孩子们也出去了,我去孩子们那里待过又回来了,还是舍不得这里,这里有老伙计老环境,我习惯了。”说起厂子,张爷爷眼里的光随着回忆明明灭灭。

“我们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离开了又能去哪呢?”坐着看报纸的是陈华琪老人,18岁就在厂里上班了。他原是厂里学校的老师,每天都读书看报。这个地方,他也离不开,“现在这里很方便,我可以早上六点一刻坐832路公交车去沙坪坝。”

“去干嘛?”我问老人家。老人眯眼笑了笑:“外孙就在沙坪坝,我每周都可以去看看。”

地名仍在,人事全非。那份无来由的感怀,真实又落寞。每个人都想知道,那条一直奔流向前的历史之河在什么时候拐了彎,什么时候打了转,才变成今日的流向。

对于历史悠久的重庆老城来说,最不缺乏的东西,就是改变。面对改变,这片土地上的人,有挣扎、有摆脱,也有适应。带着对过去的留恋和对未来的展望,他们将情感寄托在一个又一个地名里。他们庆幸着:还好,地名不会轻易改;还好,故土情也不会变。

如今,整个二砖厂厂区和家属区都已纳入拆迁范围,开始启动前期工作。未来的未来,今天的照片也会成为老照片。但山高水长,后会有期。大竹林,这块因低容积率而被称为城市“留白地”的地方,再见之时,一定会比现在更好。

猜你喜欢
砖厂重庆爷爷
数说:重庆70年“账本”展示
冬爷爷
站着吃
爷爷说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免费为止
越多越便宜
砖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