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编导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究

2020-09-10 07:22叶思诗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

摘 要:影视编导作为应用实践类学科,应该探究符合自身专业规律和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影视编导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方式非常灵活多样,应该积极支持和鼓励学生自发产生创新创业热情。学校和学院团委及下设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应该主动出击,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创业指导,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创新创业。课程设置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媒体和市场需求即时更新。网络短视频的创意、制作及包装推广应该成为当前影视编导专业的课程主体,校友创办的企业应该被作为重要的实习资源。高校在与传媒企业以及媒体签订联动培养协议时,不仅要明确双方权责,还要将培养效果作为重要条款,并且培养效果的认定应该充分量化。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内外贯通;定岗定责定人;项目化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7-0035-02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7年度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成果,项目编号:173060

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当前和今后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2016年教育部要求“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新内涵,是对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以及能力的重视和培养。影视编导作为应用实践类学科更应提前谋划、主动作为,顺应高校以创新创业为指导的新一轮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接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需求。此外,影视编导作为应用实践类学科也有专业特殊性,应该探究符合自身专业规律和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一、尊重和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热情

影视编导专业是应用实践类学科,因此相比基础研究性学科,学生本身就有一定的创新和创业热情。通过笔者对重庆市内3所(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美术学院)开设影视编导及相关专业的高校的走访调查,发现在校的影视编导专业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有创业活动的并不少见。一方面影视编导专业学生直观感受到逐渐增加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影视编导专业的创业活动不同于科技成果转化类创业,具有投资小、回报快、风险低的特点,利用自身专业技能及专业学习必备的拍摄编辑设备即可直接开展经营。这两方面的原因都有效减少了学生创业的心理与行动障碍。

影视编导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方式非常灵活多样。就创业而言,以独立和合伙方式开办影视制作或宣传推广工作室是主要方式,但也有一些学生选择了与专业相关度不高的创业方式,如投资驾校、餐饮业、经营网店等。在调查中发现,有创业活动的学生中还有不少并没有进行正式工商注册,只是利用专业特长和闲暇时间開展经营活动。就创新而言,由于影视编导专业依赖的拍摄及编辑设备本身更新升级的速度就很快,媒介形态、媒体行业市场需求、影视创作观念与风格的变化也很快,所以编导专业的学生围绕器材使用,包括器材改进、利用不同器材属性和性能差异进行创作以及转变创作观念和方法的创新多种多样。

针对影视编导专业有不少学生自发创新创业的实际,应该积极支持和鼓励学生自发的创新创业热情。学校及学院团委在创新创业政策宣讲、创新创业氛围营造及创新创业活动帮扶等方面还应继续加强。调查中发现不少创新创业学生根本不了解高校对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也不知道高校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的功能,因此真正从政策和相关职能机构中获利的创新创业者非常有限。学校和学院团委及下设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应该主动出击,在全面掌握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开展数量、类型及程度的基础上,更加有针对性地提供分类辅导和指导,[1]帮助学生更加有效、有质量地进行创新创业。

二、建立内外贯通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内外贯通之“内”指校内课程设计编排,即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课程和课堂编排设计。内外贯通之“外”指校外实习,即在实习安排上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影视编导专业是应用实践类学科,课程设置应该根据不断变化的媒体和市场需求即时更新。例如传统影视编导专业的课程设计主要针对电视节目的编导和策划,而当前随着电视产业的萎缩,以移动短视频为核心的网络新媒体蓬勃发展,因此网络短视频的创意、制作及包装推广应该成为当前影视编导专业的课程主体。一方面,网络短视频自身就是崇尚新颖、时尚、多元的创意性作品,与创新教育理念具有天然相通性。另一方面,通过系统地学习网络短视频创制及宣传推广技巧,学生能更快更好地了解和适应市场需求,为学生成功创新创业奠定坚实基础。

实习是影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习对学生真正认识行业、市场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实习与创新创业教育密不可分。不少高校的影视编导专业已经突破了毕业实习的范围,以更加多样化的方式组织和鼓励学生实习。实习一般采用校外实习基地集中实习以及学生自谋岗位自主实习两种形式。校外实习基地一般是与学校或学院签订了正式合作协议的企业或媒体。但校外实习的形式可以更加多元,例如影视编导专业校友创办的企业也应该被作为重要的实习资源。长期以来,不少高校并不真正重视对校友资源的充分利用,对校友毕业后的发展状况缺乏了解,也没有建立毕业校友联系机制。其实加强与校友的联系,将其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意义重大。同专业校友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对在校学生的就业选择及专业自信都有重要影响。[2]通过在校友创办的企业实习,在校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创业的过程和成果,并且通过与校友的沟通交流增加对创业的认识,有助于在校学生培养创新创业意识以及将意识转为创业行动。由于是应用实践类学科,所以影视编导专业毕业生中创业的不少,这为高校扩充实习资源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三、深化校企校媒产学联动培养机制

高校与传媒企业、媒体联动培养人才是影视编导专业的普遍做法。产学联动培养模式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结合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的具体举措。影视编导专业作为应用实践类学科,同样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匠人精神”和工程师情怀。

“计划”中明确要求: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三项要求正是对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产学联动培养机制的清晰阐述。但是在校企校媒联动培养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合作流于表面、联合培养单位仅提供实习场所或只是挂名。此外,联合培养单位派出的行业导师質量也常常参差不齐,有些导师本身入行不久,缺乏从业经验和指导经验;有些导师缺乏责任心,没有为学生提供耐心细致的指导。联动培养中出现的另一主要问题是企业、媒体与学校的培养理念、方法及步骤有很大区别。企业和媒体更多是从自身利益和需求出发,而学校则会更多以学生为中心;学校培养看重教育的系统性,企业和媒体则更强调实用性。因此如何真正将两种培养模式协调起来,对影视编导专业是一个重大考验。

高校在与传媒企业、媒体签订联动培养协议时不仅应该明确双方权责,还应该将培养效果作为重要条款,并且对培养效果的认定应该充分量化。这样才能有效衡量合作质量,也为后续合作的改进和调整提供重要参考。高校与传媒企业、媒体的联动培养不能局限于培养学生,在高校教师队伍“双师化”培养及项目联合课题攻关等方面也要加强合作。比如重庆师范大学影视编导专业已经将产学联动培养从本科阶段率先延伸至研究生阶段,并且贯彻落实责任突出实效的指导思想。[3]通过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重庆师范大学与重庆广播电视集团以“双导师”模式定岗定责定人进行联动培养。培养一是实行以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二是以作品创作为核心的培养任务,三是双方围绕媒体的创新发展展开项目化合作。

四、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究是系统工程,单靠高校的力量难以完成,必须联合多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同时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究是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既是针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能力和行为,也是对高校影视编导专业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创新和改革。因此对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究永远在路上。

参考文献:

[1] 梅伟惠,孟莹.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府、高校和社会的角色定位与行动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16(8):13-14.

[2] 魏凤伦,于璇.校友资源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8(10):210.

[3] 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网站[DB/OL]. http:// xcy.cqnu.edu.cn/.

作者简介:叶思诗(1981—),女,重庆人,研究生,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文艺教育与传播。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
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探讨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
创新创业教育视阈下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应用
在线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性分析
在线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性分析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