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党员发挥意识形态引导作用的路径探析

2020-09-10 07:22蒋珊珊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引导作用路径探析大学生党员

摘 要:本文在分析新媒体给大学生带来影响的基础上,从新媒体给课程教学带来影响、给价值取向带来影响两方面分析新媒体给大学生党员意识形态教育带来的挑战。从利用新媒体加强引导,注重新媒体平台应用;注重教育形式创新,多方法结合进行创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与实践深入结合等方面就新媒体视域下党员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党员;意识形态;引导作用;路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7-0038-02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宁波市教科规划课题“新时代巩固高校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路径研究——以宁波高校为例”的项目成果,项目编号:2019YGH039

一、新媒体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和数量巨大变化在为信息获取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导致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对在校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观造成冲击。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优秀群体代表,合理利用新媒体对其意识形态进行正确有效引导显得十分重要。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网络等途径,利用手机、电脑、平板等终端载体向用户传播信息的媒体形态。相较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开放性、多样性等特点。

利用SWOT策略可知,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在S(Strengths,即优势)上,新媒体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众多渠道,降低信息获取门槛,让大学生认知不再局限于学校与家庭,丰富其眼界与知识,有利于整体素质提升。在W(weaknesses,即劣势)上,新媒体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特点,因而新媒体内容的审查管理和筛选无法面面俱到,虚假、负面信息不可避免。大学生思想观念尚未完全成熟,易受各类信息影响,对大学生网络信息接收、浏览的监管难度较大。内容的参差不齐和筛选困难导致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在O(opportunities,即机遇)上,新媒体丰富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为大学生开阔眼界、增强能力提供有力支持。大学生可通过公众号、网络课程、新闻客户端等多种渠道获取感兴趣的信息,了解社会热点和需求。在T(threats,即威胁)上,大学生尚未走入社会,对世界了解不全面、不深刻,易受新媒体中繁杂内容的影响,对世界产生片面、负面的认识,影响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二、新媒体给大学生党员意识形态教育带来的挑战

(一)给课程教学带来影响

新媒体对大学生党员的意识形态教育产生了较大影响。一方面,新媒体迅速发展对传统授课方式产生了冲击,在线授课作为全新的授课方式也被教师和学生逐渐接受。在技术上,在线授课对授课时间、空间要求更灵活,课程中在线互动和答疑也更加简单明晰,能调动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以在线授课为代表的新媒体教学方式导致学生间、师生间的线下实时互动减少,无法有效监督保证学生的认真参与,削弱了教学的效果。

新媒体教学方式下,学习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习频率、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自觉自律。传统教学的教室集中授课模式能够对学习时间、地点等进行基本的监督;而新媒体教学缺乏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监督功能,教学活动的成功开展要以学生的自我监督和自觉自律为前提,教学的主动性有所下降。

(二)给价值取向带来影响

新媒体提供的各类信息价值取向并不统一,不同观点的出现会对大学生党员的思想观念形成冲击。社会舆论的多样化也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凸显大学生党员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党员意识形态教育与引导尤为重要,需要结合大学生党员的性格特点、价值取向和喜好,确保大学生党员意识形态教育引导取得实际成效。

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必须对大学生的实时状态进行调研分析。当前大学生的党员意识形态主要分为5个种类:完美状态、亚健康状态、脱离状态、隐性状态、显性状态,主要是通过大学生党员意识的强烈程度进行划分,强烈程度从强到弱,完美状态的意识最为强烈,显性最微弱。[1]大学生党员意识的内容分为4个方面:执行力、使命感、宗旨性以及榜样意识。此外,大学生的社会特征主要是心智上不够成熟。大学生的年龄大致在20岁左右,正是处于青年时期,思想从不成熟渐渐向成熟发展,整体心智发展很快。他们个性化明显,追求自己的个性,不喜欢雷同,追求时尚、不愿随大流;急于求成,注重效率,但做事过于求成,大部分只注重眼前的利益,缺乏眼界,没有考虑到未来发展;团队意识淡薄,整体上缺乏组织纪律性,团队意识不强;信仰易动摇,由于社会环境复杂,他们在人格形成塑造过程中易感到迷茫,负面的舆论信息也容易让其动摇。

三、新媒体视域下党员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分析

(一)利用新媒体加强引导,注重新媒体平台应用

新媒体时代已经来临,大部分教育活动已转移到当前火爆的新媒体平台上,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载体。[2]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快,其便捷性、丰富性也深受大学生们的喜爱。高校应借由这一契机,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教育改革,创新当代大学生党员受教育的形式和方法,有效满足其日常需求。

新媒体平台已成为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要强化对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应用,整合教学资源,为学生党员查找资源提供便利。同时,将新媒体平台作为大学生党员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据点,通过新媒体平台推送相关的热点信息和动态,对各类信息进行筛选分类,积极引导大学生党员增强党员的身份意识、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鼓励大学生党员们可通过微信和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进行自主学习,以满足其内在的学习需求,有效吸引更多大学生党员进行学习,提高学习参与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教育形式创新,多方法结合进行创新

大学生党员的教育方式基本上以网络视频课程为主,学生党员在参与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且由于学习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手段,学生党员的参与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要利用新媒体的多种表现形式,对学生党员的教育手法和载体进行创新。除了在线网络课程外,还可让学生党员在新媒体平台上以视频、动画等方式分享学习心得,加深学生党员对课程的理解。新媒体教学相比传统教学的优势就是形式和内容的多样性,更加符合大学生对教学形式创新的要求。[3]在意识形态教育中,要充分发挥新媒体这一优势,通过设计知识竞赛、小游戏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教育的趣味性,增加对大学生党员的吸引力。

新媒体视域下,传统教育方式已不适应现在的教学需求,我们应积极尝试新方式。大学生是运用新媒体平台的主要群体,他们利用新媒体开展学习活动以及生活分享,有效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动力。但这也不意味着单纯使用一种方法,单纯使用微信或微博,渠道太过单一,大学生易失去兴趣,应采取多种方式方法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创新,吸引大学生党员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在党建意识传输过程中,也要多方式、多形式展开,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选出优秀典型代表

目前,高校对党性教育的重视度还有待提升,其还一味地强调专业课程的学习,其实这样的操作是本末倒置的。学校重视程度不足,没有配套先进的设备和优质的师资,学习方法和途径过于陈旧。面对新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高校应该对党性建设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建设优质的资源网,为大学生党员提供优质资源,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教育现状,弥补当前不足。

高校应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党员,积极树立优秀榜样;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宣传,让更多大学生见贤思齐,更好地发挥榜样的作用,从而利用党员示范效应增强整体大学生群体的自律能力。

四、结语

意识形态是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重要部分,高校要加强相关研究与探索。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在意识形态教育中,应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技术优势,不断强化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 王新,蒋玲.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党员意识形态教育创新路径研究[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71-76.

[2] 金祖旭.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问题反思与实施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8(34):53-58.

[3] 年艳.加拿大社区教育发展对我国的启迪与借鉴[J].职教论坛,2019(09):121-125.

作者简介:蒋珊珊(1982—),女,浙江寧波人,研究生,硕士,宁波财经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引导作用路径探析大学生党员
基层检察院检委会规范化建设路径探析
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问题的研究
新媒体平台下增强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实效性的研究
新课标下的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路径探析
提高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实效性的方法探析
互联网+背景下的渝东南家庭农场发展路径探析
广播新闻评论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剖析
基于美国纽约与长三角地区比较视阈下的总部经济转型发展路径探析
历史教学中发挥教师引导作用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