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时代下舆情反转新闻的分析与反思

2020-09-10 07:22周雨坤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

摘 要:“后真相”(Post—Truth)在2016年底被选为年度词语。近年来,后真相现象频繁发生,甚至呈现不断增长趋势。随着网络传播时代技术的革新与信息生产传播方式的变革,公众不再单纯地接收信息,导致舆情发展瞬息万变,舆情反转事件接连发生。如何让“真实”在后真相时代成为主角,如何有效消解舆情反转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我们面对的重要难题。

关键词:后真相;舆情反转;新闻报道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7-0052-02

2016年11月,“后真相”(Post—Truth)被《牛津词典》选为2016年度热词之一,并解释为“相比于陈述客观事实,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更能影响舆论的情况”。近年来,虚假新闻频繁出现,事件的真相在话题发酵过程中经历着一次次的重塑,舆情反转次数增多,公众已经不关注谎言和真相的辨别,而更多地去关心某种主张所包含的情感、评价、价值。比如“罗尔”事件、“榆林孕妇跳楼”事件等,在新闻媒体的报道中出现一次甚至多次反转现象,事件的发展扑朔迷离,事件舆情也跌宕起伏。

一、舆情反转事件分析和特征

舆情反转,是一种新闻传播现象,是指随着新闻事件的真相和细节的逐渐披露,公众的态度和意见发生截然相反的反转,公众舆情的矛头指向也随之发生转向。[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真实是一个动态的获取过程,是一个以接近真相为目标的持续不断的过程。在后真相时代,由于部分媒体追求时效性、受众辨识能力不足、新闻发布主体去中心化等原因,新闻事件的真相会呈现碎片化。而在这样多角度碎片化信息的攻击包围中,本就难以触到事件真相的普通受众,更是会将自己的社会情绪与评价夹杂在事件的舆论传播当中。社交媒体的兴盛更是为个体的“非肯定”提供了大量复制与发酵的可能,情感的传播速度与影响范围就会远远超过真相。此时,受众就很难在这种舆情的包裹下作出理性、正确的认知反应。

2018年8月22日,自媒体@德阳爆料王等发微博“疑因妻子游泳时被撞倒,男子竟在游泳池中按着小孩打”。四川德阳常女士将剪辑过的视频发到网上,并称不小心撞了女医生,引导舆论。公众开始在网络上对安医生夫妇口诛笔伐。8月25日,安医生不堪被人肉搜索压力而选择了自杀,最后因抢救无效身亡。同时,更多的事件细节被曝光,是由于小男孩在泳池中对安医生进行多次的猥亵和侮辱,才导致了视频中安医生的丈夫“殴打”小男孩。当初转发片面信息的一些网络媒体和营销号悄悄删除了视频。舆论开始反转,与女医生发生冲突的那一家人也开始遭到人肉搜索。

通过对舆情反转新闻事件的简单分析,不难得出舆情反转新闻的特征:

(一)传播主体复杂化

在新闻反转事件中,舆论涉及主体相对复杂。主流媒体、事件发生当地地方媒体、爆料者、事件发生的当事人、旁观者等,都可以对事件真相进行一定程度的揭露。多信源、多角度、多主体的真相报道不会给普通民众呈现完整的事件真相,而是会增加公众进行理性判断的难度。人们难以判断不同观点真伪,从而致使舆情的多次反转和颠覆。

(二)真相呈现碎片化

在这些新闻事件中,真相并不会首次就完整地呈现给受众,而是通常会随着事件的发展和相关人员持续的信息发布,以碎片化的形式拼接在一起。公众难以了解事件真相,舆论也往往不会往正确的方向发展,每一次的碎片真相的揭露,都会给舆情的发展提供一个分岔路口。从整体来看,舆情便会呈现多次反转的情况。

(三)受众认知反应强烈化

舆情都会随着热点事件的发酵而发展,而热点事件往往都会触及公众利益或社会情绪的某一方面。一些带有标签的群体及现象会受到极大的关注,而受众在事件发生之前就对此有着自己的认知与理解,经过新闻事件的膨胀与发酵,受众带有情绪化的认知反应进一步加强,给舆情反转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舆情反转产生的原因

(一)传播者“把关人”作用缺失

随着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受众不再是单向的信息接收者,而成为具有话语权的独立主体。信息的传统生产模式被打破,UGC(用户生成内容)信息生产模式成为主流。技术赋权使得每一个人都可以拿起麦克风,进行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近年来,许多热点事件的发生和报道都是以普通网民在社交平台上的言论为起点而进一步发展的。碎片信息在追求强时效性的媒体眼中似乎可以替代以前专业准确的信源,这样缺乏真实性的报道让传统媒体远离事件真相,无法掌控真相的披露过程,“把关人”作用的缺失使得虚假消息和谣言会大肆传播。

(二)传播内容以主观、情感为主

新媒体时代,流量为王,点击率至上,饱含情感的信息比冷冰冰的真相更能得到受众的关注。因此,为迎合受众,一些媒体会对生产出来的信息进行煽情化处理,而人们受到情绪的驱使就容易失去理性,从而忽略事件的真实性。

舆情反转的产生与发展往往也离不开刻板印象的影响。正如李普曼所说,“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2]被刻板印象标签化了的某一个群体,自身本就带着普通公众饱含情绪的评价和理解。当热点事件和刻板印象交错,真相便不再重要,情感在公众头脑中占据主要地位,对事件中某一个体的评价便上升到对这一社会群体整体的情感宣泄。[3]

(三)群体化传播左右个人思维

如今,微博和微信是傳统媒体、自媒体活跃的主要平台,同时也是社群化群体的主要聚集地。如同勒庞的“群体心理”理论认为,群体的情感和行为是感染特性的。[4]群体中个人的观念、意识会产生“群体同化”,因为“群体模仿”或避免被“边缘化”,个人逐渐放弃自己的声音而向群体靠拢。

群体中的个人处在由群体意识“包围”下的“回声室效应”中,即在一个相对封闭的信息传播环境中,一些观点相近的信息被不断重复,并时常伴随着夸张和扭曲等非正常形式,令处于这个环境中的大部分人认为这些扭曲的信息就是事实的真相。[5]这就使得人们会优先根据信任程度去辨别真伪,而事件的真相就会被隐藏在舆论的高呼声中。[6]

(四)受众缺乏理性

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8.54亿,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而在网民中,年轻群体占比最大,大学以下学历网民人数众多。这一群体由于年龄、阅历、媒介素养等因素的制约,常常缺少理性思考,容易凭借个人情感和直接感觉对事件作出判断。由于网络话语权的开放性和随意性,受众在进行舆论评价时往往更加注重个人情绪的宣泄和态度的表达,只是参与某一阶段的舆情讨论,而不关注舆论事件的后续发展以及真相的揭露。

三、舆情反转现象的反思与启示

从严格角度来理解,后真相时代下的这一种舆情反转现象也是一种新闻失实的表现。事件的碎片化真相需要经过长时间、多次的报道才逐渐拼凑完整,每一次的真相披露都有可能与之前的事件展现情况相背离,从而导致多次的舆情反转现象的发生。新闻报道不再具有高度的公信力,而成为舆情反转的报幕者。这也在警示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真實仍应该是新闻的生命。

(一)传统主流媒体承担权威信源责任

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传统主流媒体更应该掌握主要话语权,承担起权威信源的重要责任。主流媒体拥有优良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具有一大批专业的新闻传播人才、技术、设备,拥有快速高效的新闻报道运作体系。主流媒体更应该紧跟时代变化,发挥自己的优势,掌握好新闻传播以及舆论发展的大方向,做好及时、准确两手抓,牢牢守住新闻真实这条底线。

(二)媒体从业者坚守新闻专业主义

网络传播进入崭新时代,新媒体的发展使话语权下放,每一个个体都能够成为独立的发声平台。在这样的新背景下,媒体从业者不仅应该坚守新闻专业主义,把及时、准确、真实、客观作为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更应该秉持人文关怀理念,做一个有温度的新闻人。[7]

(三)提高媒介素养,培养理性受众

时代赋予我们手拿麦克风的权利,所以我们更应当肩负起拿好麦克风的责任。媒介素养解释为个人身处复杂的信息传播大环境中,对不同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创作能力等。[8]就某一新闻事件而言,普通受众不应该仅根据碎片化信息评判主体的对错,而是应该经过冷静、理性的思考,摒除情感因素的左右,从多角度多方面去客观看待事件的发展,用谨慎的态度处理网络信息。

四、结语

当今时代背景下,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的巨大变革给传播者和受众都带来了挑战,信息的真实性越来越难以辨别,舆情的反转也呈现次数增多的情况。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难题即是如何在后真相时代更加趋近事件的真相,如何更好地平衡准确与真实之间的关系。后真相时代并非对真相的抛弃,只是认知真相的过程变得更为漫长和艰难,并且容易受到情感因素的阻碍。但只要传统主流媒体承担权威信源责任,媒体从业者坚守新闻专业主义,受众提高媒介素养,保持冷静和理性,我们对真相的坚持与探索便能对抗舆情反转带来的负面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相涛.基于传播学的角度看舆论反转的构成因素[J].传播与版权,2015(7):16-17.

[2] 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67.

[3] 袁光锋.公共舆论建构中的“弱势感”——基于“情感结构”的分析[J].新闻记者,2015(4):47-53.

[4]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6-17.

[5] 刘洁吟.浅析“后真相时代”真相敌不过情感的原因[J].新闻研究导刊,2017,8(11):79.

[6] 全燕.“后真相时代”社交网络的信任异化现象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7(7):112-119.

[7] 喻国明.舆情研判不能简单草率[N].中国青年报,2014-04-10.

[8] 袁军.媒介素养教育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29.

作者简介:周雨坤(1996—),女,山西太原人,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媒体。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
浅析引语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
AR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研究
中国时政新闻报道中委婉语的语篇功能
新媒体时代经济新闻报道的发展策略
我国法治新闻报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思路探究
新闻报道中“正能量”的传递方式分析
“欧洲杯”有哪些新闻报道技术创新
新形势下区县级电视台新闻报道的方法探究
新时期农业新闻报道的思考